正文 第12章 育人為本 德育為先——記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柳鈞正(3 / 3)

在他的全程參與下,建立了寧夏職業院校第一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麵積近400平方米,現有4名專兼職老師,添置了心理沙盤、音樂心理放鬆沙發、團體輔導活動產品、情緒宣泄器材等價值11萬元的教育教學用具,設施設備配備較為標準、齊全,有效地保證了德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除個例輔導外,心理健康教育走進課堂,成立心理健康社團,使心理健康教育麵向全體學生,“用愛心照亮每個學生”。逐漸形成了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谘詢與互助自助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和體係。近三年來,學校心理健康谘詢室老師接受以上三種方式谘詢的教師和學生達2310人次,有效解決了師生工作生活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心理疾病。為加強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創建“平安校園”,每學期組織2-3次應急疏散演練,開展普法和各種知識講座4-5次,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環境,對學校安全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堅持以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滿足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願望為出發點,積極促進學校培養機製改革的貫徹和落實。以學生獎助為切入,協調各方,進一步完善了“獎、助、減、免、補”為主體的全麵的學生獎助體係。促成了貧困家庭、單親學生和孤兒學生生活費、獎學金的改革發放,大幅減免了一批貧困學生學雜費,解決了貧困家庭、單親學生和孤兒學生學習的後顧之憂。以成才為導向,以就業為平台,加強個性化就業指導,大力推行工學交替、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形成了以學校為主體,學校與企業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育模式,拓寬了學生實踐實習渠道。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麵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任務和新要求,柳鈞正提出“修德強技,進取自立”的校訓精神;確立“育人為本,技能至上,質量立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辦學模式,努力推進學校走“質量高、效益好、品牌響亮、特色鮮明”的內涵發展之路,形成了校風正、校紀嚴的辦學態勢,使有34年辦學曆史的寧夏水利電力工程學校的麵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籌建占地440畝的新校區已投入使用,在校生人數逐年上升,達到3656人,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達到95%以上。目前正在落實國家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項目,是寧夏成為國家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最早、硬件基礎設施較好、服務功能齊全、專業特色顯著、就業率較高的中等職業學校之一。

學校2006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百所半工半讀、工學結合試點院校之一,2008年12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8-2009年連續兩年榮獲“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實驗學校”榮譽稱號。柳鈞正於2008、2009年連續兩年榮獲“中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科研校長”稱號,2010年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9年被中國人才研究會教育人才專業委員會評為中國職業教育十大傑出人物,2008、2009、2010年三年連續被中國教育專家委員會教育實驗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科研校長,2009年被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評為第二屆中國職業教育傑出校長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