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工作在一線的員工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他也不例外。工作這些年來他才體會到“忠孝不能兩全”這句話的真正意義。“任務就是命令,對待工作全心全意,盡心盡責,哪裏有需要就在哪裏出現”,這句座右銘已經流進了他的血液中,他說我們雖然不能跟偉人相比,但是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豈會沒有自己的情感,不明白“孝順”二字的道理?誰無妻兒老小?誰不想好好在家照顧家人?誰不想在假期生活中好好休養?然而工作任務就是命令,每次都是還未重溫到家的溫暖就急匆匆投入新的任務中去,能補償母親和妻兒的也隻有通過電話讓她們感受到一點他的關心。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如今他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每次回家,幾乎都把所有空閑的時間都用於在家中陪母親、妻兒,盡量多的幫助她們做家務活,隻有通過這種方式多點補償他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人們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啊,平凡的你我,隻要紮紮實實、愛崗敬業、甘於吃苦、樂於奉獻,抱著對工作崗位高度負責的態度,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幹好每一天的工作,也一定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人生的輝煌。
經過多年的施工現場學習,使其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總結了不少的現場施工經驗,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施工技術,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經驗實現了完美的結合。他知道技術工作是一項嚴謹、科學、準確的工作,沒有技術工作的順利運轉,施工企業就無法從工程建設中獲得利潤。為把技術工作做得細而再細,他往往從工程初期的圖紙會審、彙總、申報材料、現場實際測量、方案及作業指導書的編製、不可預見問題的提出、解決,從施工前的技術準備到施工中的技術創新,他都注重每一個細節,環環相扣。同事們稱他是一個“愛事業,能幹事,可信賴的好同事”;業主讚揚他是一個“認真責任,會管理,能創新的好技術員”。
十多年來,他懷著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經過多個工作崗位的實踐鍛煉,豐富了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培養了多方麵的能力,帶動了一批青工共同學習進步。同時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刻理解鄧小平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熱愛水利事業,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
不管條件多麼艱苦,無論挑戰多麼艱巨,他始終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從測水員、調度員、技術員、技術負責人一步步成長起來,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生產工作一線,默默的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作風端正,嚴於律己,實事求是,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尊重領導,團結同誌,堅持個人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摒棄感性認識,以理性和正確的分析對待具體工作任務,遇到難題時敢於挑戰實踐,快捷實效的解決問題,在工作中圓滿地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信奉誠實待人、嚴於律己的處世之道,不斷加強個人修養,以“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為信條,嚴格要求,不畏懼困難和挫折,使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鞏固和豐富了水利業務知識和政治理論水平,為單位的水利事業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在2009年被授予第五屆自治區“水利廳十傑青年”光榮稱號;2009年7月榮獲“第六屆全國水利技術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