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紛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紛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時至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昏庸無道,寵信宦官,以至朝政日非,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後有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皇宮;秋七月,有雌雞化雄,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之兆,使天下人心惶惶。時靈帝昏庸,不知所措,乃向群臣請問安世之計。侍郎蔡邕上書曰:“方今天下****,人心難定,以臣觀之,今應廣招天下豪傑於洛陽,詔選一德才兼備,文武雙全之人為我大漢世子,輔佐陛下,上呈天命,下撫黎民,使此子威震四方,用以平定人心。”
帝從其言,遂下詔:凡國內青年才俊,無類種族,皆可參與世子之爭。於是,天下豪俊皆向洛陽進發,一時間,洛陽城一片勃勃生機之狀。
話說沛國譙縣之中有一書院名曰“采德”,共有學生一百零三名,盡是官宦子弟,其勢稍遜於國學院,同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當日,皇帝下詔招選世子之事傳入書院之中,眾學生聞聽大喜,各個摩拳擦掌,皆欲爭得世子之位。可是,在書院學堂的一個角落裏,一個英俊少年卻顯得毫不在意,他看著大家興奮的樣子甚至覺得奇怪,“當官真的有那麼好嗎?”他心裏泛起一絲鄙視之意。“再說這‘大漢世子’是個什麼官啊”。這時候,他們的先生——一位看上去就知道很有學問的老者——緩緩的走了進來,看著學生們的騷動,他不禁皺著眉頭咳了兩聲。眾學生聽見,趕忙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端正的坐好了身子。先生走到他們對麵的案前坐定,滿臉嚴肅的說:“怎麼,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麼?別再想其他的事情了,趕快給我好好讀書!”眾學生聽罷,皆大感失望,而那個角落裏的英俊少年,卻忍不住偷笑了起來。這時,隻聽一個學生小聲嘟囔道:“其他書院的學生都有好多去報名參加競選世子了,為什麼我們不能去。。。”這話被先生聽到,先生不禁歎了口氣,緩緩的說:“如今天下人心思亂,局勢不明,我不讓你們去也是為了你們好。。。”“可是,讀書不就為了一朝成名而飛黃騰達嗎?不然,讀書有什麼用?”那個小聲嘟囔的學生不知哪來的勇氣,大聲說出了他,也是大多數同學的想法。“就是說啊..”眾多學生隨之附和。先生聽罷,麵色凝重,說:“你們當世子之職是個兒戲嗎?世子是要匡扶大漢朝的,你們有誰敢說自己有能力安定萬民?”聽了這話,剛才還一臉神氣的學生們不禁都低下了頭,不作聲了。看到學生們沉默了下去,先生在心中默默念道:“你們之中,就隻有他才有這個可能。。。”想到這,他抬起頭,目光落在了角落裏那個英俊少年的身上,而那少年正滿臉困意的拄著頭,時不時的打著哈欠。“恩?曹生!”先生看到少年的困意後大聲叫他道,“你怎麼又在課堂上犯困?!”“啊?”那少年猛得驚醒,連忙站起了身,“對,對不起,先生,我,,我,,”“好了,別解釋了,罰你抄寫十遍《論語·治國》,下午交給我!”“啊?哎呦。。。”那少年無力的攤倒在案桌上。
卻說此少年姓曹名操,小名阿瞞,年方一十七歲,正值風華正茂之年。他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其父曹嵩,乃當朝大司農,專管專掌國家倉廩、勸課農桑。時曹嵩之妻生操時,嵩於庭院之中見一金色鸞鳥墜於戶內,妻乃生操。曹嵩大喜,認定曹操日後勢必有所作為,於是悉心培養,後將曹操送於采德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