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結束語(1 / 1)

後記結束語

hold住精彩,hold住成長,hold住人生,務必重視親職教育,因為教育的基礎在家庭,家庭的教育又是提升個體素養的重要環節。總之,在我的視野裏,親職教育既是社會單元建設的必修課,也是強化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更是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基礎工程。因此親職教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我對親職教育產生濃厚興趣的重要原由。

有人問過我,什麼叫親職教育,我說通俗地講,就是親子教育的職業化專業化科學化。為找到親職教育的規律,準確把握其時代內涵,通過9年時間對眾多家長教育活動的認真觀察、深入調研和科學梳理,形成育兒隨筆300餘篇,有的被報刊選載,有的得到讀者認同,如《登上山頂去》一文,發表在新華網閱讀點擊量達兩萬多人。於是從中遴選了166篇,形成了《與孩子一起成長——親職教育手劄》一書,以此奉獻給廣大年輕的父母們。

書稿成型後,一個人靜下心來思考,才真正領略到創作的真諦,感覺寫書就像藝術家捏泥人一樣,你不僅要去知識的海洋裏,努力找尋自己想要的“泥”,而且還要根據大腦裏所想的形象去塑造。而這個過程,既是艱辛的,又是充滿智慧的,否則就不可能開花結果,正如專家所言,用功不到位,往往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與》一書,像一尊熔爐,又似一部大典,更是一套方法,絕非一般書稿的育兒經驗,更不是在講述一個孩子的成功故事,他既有眾多父母教育實踐的做法,更多的是作者理性思考的光芒,因為育兒需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沒有成功的模式可鑒,隻是教育方法可以共享,這需要父母用心去學習與消化,或許這就是教育的基本原則,你付出多少才能收獲多少。同時不必在個體上去深究,重要的是掌握育兒思想,這是閱讀本書的要領所在。因此,我寄希望父母們抽出時間,多讀點育兒書籍,對教育孩子是無一害而百利的,而且要堅信:好孩子一定是從科學的教育中走出來!

從認識上講,父母們想要讓孩子智慧起來,成為眾人認同的好孩子,一定要克服功利主義的心態,真正認識到好孩子不是乖乖虎,而是身體健康、敢於創新、追求正義的人。當然,那種既能讀名校又能服務社會的孩子,自然是優秀中的優秀、精品中的精品。總而言之,所謂的好孩子,不僅有較強的創新思想和生存能力,而且有較高的綜合素養和現代品質,他們無一例外地秉持公民意識,是一代有理想、重行動、護正義的青年。客觀上講,好孩子是社會化評判標準,且隻要樂於付出和努力,人人都能成為好孩子,而考高分、讀名校是精英化評價體係,因為他們無不受人為因素和客觀條件製約,所以我們不能用高標準來扭曲“好孩子”,使教育偏離正常軌道!

還有,要真誠地感謝桂建梅主席的關心和幫助,為我營造了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同時,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學周小龍、天津市南開區政協主席許景勝、成都市樹德中學郭子琪等學界親友的支持,尤其是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書林恩師,於百忙之中親自為我的書稿作序,並給予我熱情的鼓勵和關懷,在此一並表示衷心地感謝和誠摯地敬意!

最後,由於時間倉促,加之業務不精,難免存在謬誤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郭子久

2014年春書於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