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1681.2千焦(402.2千卡)。
【功效】健脾保肝,保腎養陰,除濕排毒、輔肋降壓降血糖降血脂。
【用法】空腹或佐餐時食用,細嚼慢咽,宜經常食用。
【營養成分】茶(樹)菇與香菇的營養成分,功效均相近,與其他食用蘑菇可交換烹用;魔芋、鴨肉詳見“仔鴨燒魔芋”中敘述。富含各種營養素且均衡,尤其硒含量很高。
【適用人群】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患者,亞健康人群、保健食療人群。
丹參薤白粥
【原料】江郵川丹參10克,薤白20個,粳米(小米)100克,豬棒骨1根,鹽2克。
【烹飪】江郵川丹參洗淨,切碎,打成茸泥;薤白洗淨;粳米或小米淘洗幹淨;豬骨洗淨,在沸水中焯一下去腥,剁宰成寸段,共入沙鍋中,加水熬成稠粥即可。
【熱量】2 596千焦(621千卡)。
【功效】活血化瘀,通陽散寒,行氣導滯,和中化痰。
【用法】食前用鹽調味,早晚當主餐熱食。
【營養成分】主料已在前文有介紹。
【適用人群】糖尿病伴心髒病患者。氣虛者可加黨參3~5克。
玄參三七降脂藕
【原料】兩年生鮮藕4節,綠豆200克,胡蘿卜12克、玄參20克,三七粉4克,薏苡仁10克,鹽、雞精各少許。
【烹飪】將綠豆泡漲,淘洗幹淨,瀝幹,胡蘿卜、玄參洗淨切碎;薏苡仁泡漲洗淨,分別打碎成茸泥、調入鹽和雞精,再混勻三七粉;藕洗淨,用刀在靠近藕節的一端切斷,短端作蓋用,將備好的茸泥塞滿藕孔,蓋上藕蓋,用竹簽插牢後,入蒸鍋(籠)蒸熟透(約40分鍾),取出切片,當點心食用。
【熱量】3979千焦(952千卡)。
【功效】清熱養陰,降脂活血,健脾利濕。
【用法】早晚點心或主餐食用,細嚼慢咽。
【營養成分】100克生藕產熱能293千焦(70千卡),含維生素C高達44毫克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適用人群】糖尿病合並動脈粥樣硬化、腦血管血流不暢(栓塞)等患者。
枸菊麥薏糕
【原料】枸杞子30克,菊花10克,麥冬30克,薏苡仁粉100克,糯米粉200克,芡實粉100克,甜菊糖適量;亦可改用鹽加五香粉少許。
【烹飪】將枸杞子、菊花、麥冬洗淨,煎湯(30分鍾)取汁(藥渣另用沸水澤泡當茶飲);將薏苡仁粉、糯米粉、芡實粉與藥汁混合,調成稀濕適度的軟泥狀,鋪在抹了油的屜或平底盤中,蒸熟透,取出切塊即可。
【熱量】6244千焦(1489千卡)。
【功效】滋陰補腎、疏風活血、清肝理氣、健脾除濕。
【用法】日常主食或零食。
【營養成分】各主料詳見前文介紹。
【適用人群】糖尿病伴心髒病、血栓、動脈硬化患者。
杜膝棗骨頭湯
【原料】杜仲30克,懷牛膝15克,桂枝10克,豬脊柱骨500克,大棗4枚,蔥段10克,獨頭蒜5個,料酒5克,鹽2克。
【烹飪】將杜仲、懷牛膝、桂枝洗去浮塵,大棗洗淨,去核;豬骨洗淨,剁宰成寸段,在沸水中焯去血水和腥味,洗後瀝幹;共入鍋內,加料酒、鹽、蔥段與豬骨拌勻5分鍾,加清水淹沒,大火煮沸後,改為小火燉至骨酥肉爛即可。
【熱量】約1635千焦(395千卡)。
【功效】補腎強筋健骨,調氣通脈化瘀。
【用法】飲湯食肉、棗、牛膝,空腹或佐餐時分次熱食。
【營養成分】詳見前文對豬骨等的介紹。
【適用人群】糖尿病合並心髒病患者。
參歸玉鰍魚湯
【原料】黨參、當歸各15克,玉竹10克,鰍魚(活)500克,料酒、蔥段、薑片各10克,獨頭蒜10個,鹽2克,醬油12克。
【烹飪】將黨參、當歸、玉竹洗去浮塵;鰍魚去內髒和鰓,洗淨,獨頭蒜去皮、洗淨。共入鍋內,加入全部輔料拌勻醃漬10分鍾,加水煮沸後,改為文火燉40分鍾即可。
【熱量】1413千焦(338千卡)。
【功效】益氣活血,通絡生津,除濕祛毒。
【用法】空腹或佐餐時熱食主料,細嚼慢咽,溫湯送服。每2日1劑。
【營養成分】100克鰍魚(泥鰍)供熱96千卡(按60%可食部計算)。優質蛋白17.9克,硒35.30微克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適用人群】糖尿病合並心髒病患者,亞健康人群。
銀丹燴鰍魚
【原料】夏季鮮銀杏葉15克,江郵川丹參10克,鮮活泥鰍500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蔥段、蒜片、薑片各10克,泡椒節15克,雞精1克,鹽2克。魚高湯100克,菜油20克。
【烹飪】銀杏葉、川丹參分別洗淨、切碎,打成茸泥;活泥鮮去鰓、內髒和骨,洗淨、瀝幹,與料酒拌勻,用鹽碼味10分鍾。將菜油在鍋預熱至六成時,下蔥蒜薑椒煸香,放入鰍魚和醬油翻炒幾下,加魚高湯用小火燒熟時,加雞精和茸泥翻勻,稍燜即可。
【功效】理血通絡,養心益腎,除濕祛毒。
【熱量】1442千焦(345千卡)。
【營養成分】詳見前文介紹。
【適用人群】糖尿病伴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
銀丹鯽魚
【原料】夏季鮮銀杏葉15克,川丹參15克,鯽魚500克,料酒15克,醬油、蔥花、蒜泥、薑末、泡椒末各10克,鹽2克,雞精1克。
【烹飪】銀杏葉、川丹參分別洗淨、切碎,打成茸泥;活鯽魚去鱗、鰓、內髒後洗淨,在兩側斜劃3刀;將混勻的全部輔料和茸泥塞滿魚腹,碼味全身而盛於蒸碗中,蓋好後放入蒸鍋(籠),蒸熟透(約20分鍾)即可。空腹或餐時食鯽魚肉,宜常食。
【熱量】1302.5千焦(311.6千卡)。
【功效】理血通絡,健脾養心,利水消腫。
【營養成分】參閱“砂仁鯽魚湯”。
【適用人群】糖尿病伴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
芪芎排骨湯
【原料】黃芪30克,川芎15克,豬排骨200克,薑末、料酒、蒜泥、蔥花各10克,鹽2克,雞精1克。
【烹飪】將黃芪、川芎洗去浮塵,橫切成薄片,裝入紗布袋中;豬排骨洗淨,剁宰成寸段,與薑末、料酒、鹽碼味10分鍾後共入沙鍋中,加入清水約500克,煮沸時撇出浮沫,改為小火燉至骨酥肉爛時即可。
【熱量】1342千焦(321千卡)。
【功效】補氣活血,通絡舒筋。
【用法】空腹或佐餐時將豬排與蒜泥、蔥花、雞精拌勻食用,細嚼慢咽,溫藥汁送服。
【營養成分】100克豬排可食部58.8克,含蛋白質18.3克,脂肪20.4克,可供熱能1104.576千焦(264千卡),尚含有165毫克膽固醇、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