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乳腺癌最好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治療,女性可以通過自我檢查來發現乳腺癌的蛛絲馬跡。乳腺癌最常見的症狀是乳房裏有無痛性腫塊,需要注意的是檢查時用手平摸,而不是抓。乳腺癌後期不僅有腫塊,乳房上還有凹陷,乳頭位置歪斜或內陷。女性也不必談“癌”色變,發現乳房疼痛就以為是乳腺癌,其實大多數乳房疼痛是生理性改變而不是病理性改變。平時,女性應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管乳房有無症狀,最好每年找專業醫生給乳房做一次檢查。要求如下:一是18歲以上的女性要學會對乳腺進行自我檢查,這種自查最好每月進行一次;二是20~39歲的女性應每3年去醫院請專業醫生進行一次乳房觸診檢查;三是35歲以上的女性,每年最少應到醫院請專業醫生進行一次乳房觸診檢查;四是50~60歲是乳腺癌發病率上升得最快的年齡段,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每半年就應到醫院檢查一次。
結腸癌的早期信號和預防
結腸癌(包括直腸癌)是大腸的腺癌,為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病因尚未明確,但本病的發生與多脂肪少纖維的飲食有關。腺瘤狀息肉、結腸血吸蟲、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等亦與本病發生密切相關。約40%的結腸癌分布於直腸及直腸乙狀結腸曲,其餘分布於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及肝、脾曲等處。結腸癌主要為腺癌,其餘為黏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體形態可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結腸癌可沿腸壁環形發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可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麵擴散。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變者,發病年齡較輕。結腸癌是一種早期症狀隱蔽的惡性腫瘤,容易與多種疾病相混淆,早期發現可手術根治。那麼,結腸癌早期信號主要有哪些呢?
結腸癌早期病變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便血,血色多暗淡,黏附於大便表麵。對有便血者,應首先考慮到有大腸腫瘤的可能,最好去做結腸鏡檢查,這是目前早期診斷大腸癌的有效手段。有的結腸癌患者早期還會出現大便習慣的改變,有的人會出現腹瀉、便秘交替,腹痛、腹脹和貧血消瘦等情況。大腸癌早期信號:大便習慣改變,如次數增加或便秘,大便帶血,大便變細,大便後仍想再便。遇到此類情況應速去醫院檢查。而預防結腸癌則要加強對腸炎和腸息肉的及時治療;少吃鹽醃、熏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加粗糧比例;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秘;減少脂肪和加工處理的各種肉製品攝入;不酗酒;適當體育鍛煉。
腎癌的早期信號及預防
腎癌占人類全部癌症的2%~3%。常見的腎良性瘤有腎腺瘤、結構瘤、腎血管瘤、近球裝置細胞瘤和腎囊腫等。而腎髒惡性癌,則以腎細胞癌、腎盂癌、腎母細胞瘤較多見。據統計,近90%的腎癌是惡性的。腎癌的早期發現,對患者的治療及康複都至關重要,以下症狀有可能是腎癌的早期信號。
(1)血壓升高。腎癌約40%患者有高血壓,通常血壓在200/120千帕(150/90毫米汞柱)以上。而目前能夠肯定的自主分泌腎素的癌有三種:近球裝置細胞瘤、腎母細胞瘤和腎細胞癌。有時高血壓可為腎癌的唯一表現。短期內出現血壓升高的患者,還應特別警惕是否由腎癌導致的。
(2)血尿。腎癌早期最常見的信號是血尿,通常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不伴疼痛感;腎癌晚期才出現肉眼看得見的血尿。早期會有無痛性全程血尿,為間歇性。血尿常突然發作,它沒有明顯的外界因素。當癌侵入腎周圍神經組織時,才發生腰部疼痛。診斷腎癌的最佳方法是X線檢查,如腹部平片、腹膜後充氣造影、尿路靜脈或逆行造影、腎動脈造影等。
(3)發熱。在腎癌早期症狀中,發熱是不容忽視的早期信號。中老年人如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熱,尤其在發熱時又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4)精索靜脈曲張。有的早期腎癌患者會出現左側精索靜脈曲張現象,且患者平臥後曲張的靜脈不會消失,因此被稱為“左腎癌的特異性體征”。其原因是癌阻塞左腎靜脈或壓迫左精索內靜脈,導致血流淤阻而成。此外,貧血、白細胞顯著增多、血鈣增高、低血糖等,都可能是腎癌的早期症狀。
由於腎髒惡性癌轉移早,且症狀多不典型,不易得到早期診斷,所以,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是必要的。做腎髒B超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腎癌。早期手術切除癌,預後良好。
警惕老年女性的“老來紅”現象
一般更年期女性,月經停止來潮12個月後就稱為絕經。女性在絕經後又出現陰道流血,則稱“老來紅”。有人以為“老來紅”是月經再度來潮,誤以為是返老還童,其實,這種陰道流血,不是生理性的月經,而是病理性的出血。這種出血無明顯的周期性,出血量多少不一,和正常月經有明顯區別。出血原因是多方麵的,可為良性疾病,也可能是惡性腫瘤。常見的病因有炎症(如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子宮內膜在內分泌改變下發生病理性改變(包括子宮內膜萎縮性變化、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等)、惡性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癌等)。應當提醒的是,卵巢顆粒細胞癌的返老還童現象較為“多樣”,它除了出現“老來紅”外,還會出現萎縮的乳房漸漸飽滿,枯黃稀疏的頭發再現光澤,且逐漸長出新發,極易使人誤以為“青春再現”。
宮頸癌——可早發現的婦科病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宮頸癌的發生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是生長在宮頸部位的癌。最常見的兩種類型:一種為鱗癌,較多見,占80%~90%,它起源於宮頸的鱗形上皮;另一種為腺癌,占10%~20%。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手段的提高,手術和放射治療的應用,宮頸癌不再是不治之症,早期宮頸癌患者長期生存率為75%~90%,早期病例治療效果較好。女性如能每年接受一次普查,對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對防治宮頸癌,都起著重要作用,那麼,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1)兩次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或婦科檢查時陰道少量出血。
(2)絕經後無痛性陰道不規則出血,常有帶血絲的陰道分泌物出現。
(3)白帶增多,呈稀水樣或淡洗肉水樣,有時有腥臭味,但無外陰瘙癢不適。
(4)泌尿道症狀如尿急,尿頻,排尿不暢。
(5)下腹隱痛,提示宮頸癌可能性大,不要猶豫,應立即到醫院婦科進行相關檢查。
由於宮頸的癌變不能完全用肉眼觀察到,根據最新醫學研究顯示,凡18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都需要做一次宮頸塗片細胞學檢查,這是健康女性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最理想辦法。40歲以後是子宮和卵巢惡性腫瘤的高發期,因此女性每年應該做一次全麵的婦科體檢,才能保證及早發現惡性腫瘤的跡象,年輕女孩也不能例外。專家們發現卵巢和子宮的惡性腫瘤發病年齡正在不斷地年輕化,所以婦科體檢對各年齡階段的女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護身符。
警惕無痛性血尿的膀胱癌
偶爾出現一次血尿,而且不痛不癢,很多人都會將這種現象忽略。然而,無痛並且間歇出現的血尿往往是膀胱癌的早期信號,一旦忽略,可能就會延誤寶貴的治療時機。一年前,唐女士小便時就發現有血尿的情況,不過,並不頻繁,大概二三個月才出現一次,她也為此看過醫生,但醫生診斷為尿路感染,給她開了一些清熱消炎的藥。吃了醫生的藥,症狀似乎有了改善。可是幾個月以後,血尿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而且下腹部很痛,於是,她再次就醫,經過B超檢查,發現已經是膀胱癌的晚期。
40歲以上的男性易患膀胱腫瘤,主要症狀是血尿。其特點是無痛性和間歇性,出血量有多有少,後期可出現膀胱刺激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用膀胱鏡檢查可明確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以及浸潤情況,必要時可做活檢進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