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4年(開寶七年)十月,趙匡胤發兵十多萬,三路分進,趨攻南唐。上路:曹彬率侍衛馬軍都虞候李漢瓊、判四方館事田欽祚領荊湖水軍自江陵沿江順流東進,攻取池州以東長江南岸各要地,直指南唐都城金陵;中路:潘美率侍衛步軍都虞候劉遇、東上閤門使梁迥領馬步各軍向和州一帶集結,直抵江邊,然後待命,其它的什麼都不用管;下路:以宋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王錢俶為升州東南麵行菪招撫製置使,率吳越軍數萬自杭州北上,先攻擊南唐的常州,然後迎接開封水師,挺進金陵。
十月十八日,中路軍順利通過湖口,潘美率軍發動突襲,迅速占領“峽口寨”,一鼓作氣,相繼攻克蕪湖、當塗,抵達當塗以北的“采石磯”,迅速搶占了兩處要隘。
上路軍戰線上,十一月十五日,曹彬率軍攻克鄂州。
下路軍也傳來勝利的消息,已攻下“利城寨”。
三路大軍挺進南唐,潘美覺得攻時機成熟,立刻派人聯係三路統帥,同時潘美派兵架設浮架。在早已建造好的大量大型船塢的基礎上,被南唐人視為天方夜譚的長江浮橋很快架通,宋朝大軍開始渡江。
……
南唐大將馬承俊看著浩浩蕩蕩的宋軍打算橫渡長江,立刻派人請求迎擊作戰。
“報…馬將軍來吧!”侍衛急忙跑上還沒退朝的大殿。
“速速報來!”李煜正坐大寶說道。
“啟稟陛下,馬將軍來報,大宋已抵達長江北岸,不日將橫渡長江,馬將軍請求迎敵出擊!”侍衛說道。
“亂鬧,真是胡鬧!自古長江是天險,宋軍不可能貿然橫渡,我軍隻要堅守南岸,宋軍不可能過來!”李煜生氣地說道,“回去,告訴馬承俊,他要是敢貿然出擊,朕定斬不饒!”
……
三路大軍一路高唱凱歌,離江寧城越來越近。
公元975年(開寶八年)六月初二,潘美所率中路軍於江寧城下大敗南唐軍兩萬餘人,繳獲數千艘戰艦。
得知潘美率軍大敗江南兩萬餘人,李煜決定阻斷宋軍糧道,李煜派大將朱令斌用大型戰艦衝斷“采石磯浮橋”。
朱令斌得到李煜的聖旨後,便親率數十艘可乘坐千人的大艦駛出湖口,順流東進。但是天不遂人願啊!這是要亡南唐啊!此時逢江水淺,航道變窄,大船無法並行,朱令斌隻得孤軍乘巨艦繼續東進。
朱令斌所率巨艦行至皖口,遭宋軍行營都指揮使潘寧所率部阻截。眼見宋軍戰艦密布,風向正從已方吹下敵方,朱令斌當即命令從巨艦上放下小船,發動火攻。
眼見十多艘小船堆積著幹草,點上了火,順著風向駛往宋軍戰艦,朱令斌大喜,暗想宋軍戰艦插翅難逃。
就在朱令斌滿心歡喜之時,著了火的小船競改變了方向,向已方戰艦駛來。
真是天有不測風月,人有旦夕禍福啊!
就這樣,火勢反燒,南唐軍不戰自潰,朱令斌也在混亂中被大火燒死。
下路軍戰線,吳越軍已攻占江寧以東的潤州,江寧局勢越發危急。
江寧陷入孤城境地,李煜忙派出使者前往開封,向趙匡胤請求和談,遭到趙匡胤一口回絕。
十一月十二日,宋軍三路合攻江寧。李煜派五千軍隊夜襲宋軍北寨,不料宋軍早有預測,反被殲滅。二十七日,江寧城破,宋軍大舉進城。
守城將領咼彥、馬誠信、馬承俊分別率兵與宋軍巷戰,先後身亡。
李煜看著宋軍衝進城中,心中悲痛欲絕,暗道:“再負隅頑抗,也是無濟於事,何必苦了我南唐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