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強入美人懷,兩行胭脂淚(1 / 1)

公元976年十月二十一日,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兩日之後,趙光義登基,成為宋朝第二代君王,是為宋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趙光義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侄趙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趙德芳也封為節度使。宋太祖和趙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宋太祖的三個女兒為國公主。宋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都加官晉爵,武將潘美重新啟用,潘美進武德節度使,統領西北、嶺南事務。

話說公元977年的元宵佳節,受封的女子都需進宮恭賀,被封為“鄭國夫人“的小周後也不例外,她配環插釵,穿戴齊整,來到皇宮。

小周後隨各命婦向皇後恭賀佳節,事後命婦們各自回歸。

小周後離開皇後所住宮殿,正打算回去,一名宮女跑來,說:“鄭國夫人,皇後有請!”

周薇問道:“皇後娘娘,找我可有何事?”

宮女說道:“娘娘聽說夫人,您女紅甚妙,欲向夫人請教一番。”

就這樣小周後在宮女的帶領下來到一處偏殿,宮女讓她進內等候。

小周後坐在屋中,隻等皇後到來。一時無趣,突然想起李煜在被押解到開封的路上悄悄吟誦的那首《破陣子》,不禁低聲吟道: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巨虜,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唱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小周後翻來覆去的低詠這首《破陣子》,茫不知時光流逝,夜幕已垂,哪裏來皇後的影子?正焦急無奈,宮女們送來酒菜,安置在桌上,她本想問皇後為何還沒來,又怕禁宮之中,言多有失,便暗自納悶。

宮女們也是一言不發,放下酒菜,便即退去。

過不多時,隻見一人跨進門來。小周後嚇得一跳,忙站起身來。

小周後尚未開口,隻聽來人說道:“夫人一向可好啊?”

小周後不禁端詳來人,但見他高威體胖,正要問來曆,卻又聽那人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誰見了朕都要下跪,夫人卻可免此禮。”

小周後本是聰慧之人,聽他這麼一說,當即道:“陛下聖安!”

此人正是當今皇帝趙光義。

小周後心中不由惶恐,暗忖:“明明是說皇後要來,怎麼卻是皇上來了。”

趙光義見她麵有憂色,安慰道:“夫人不必拘謹,同朕一道飲酒便是!”說罷,當先落座。

小周後隻得戰戰兢兢地走到桌旁,在下席位坐了,一時不敢動作。

趙光義也不說話,連飲下三杯酒,方才說道:“夫人不飲酒,是要違抗聖旨嗎?”

小周後忙舉杯喝了。

趙匡胤笑道:“夫人傾城傾國,實乃天下難見的佳人兒!”

小周後心知不妙,忙起身道:“陛下,奴婢該回去了。”

趙光義緩緩說道:“朕就是要留你在宮中!”

小周後聞言,退了兩步,險些摔倒。趙光義霍然起身,撲了上去。

那邊李煜正等小周後回去,眼見天色已晚,始終不見她回歸,心急如焚,走到府外觀望。一直等到深夜,也沒見到小周後回來。

眼見正月將盡,李煜日夜擔心小周後安危,這日大早又在門外等候,遠遠見一頂轎子朝府邸抬來,到了近處,轎中人下來,才知果然是小周後回來了,喜不自勝,忙迎上前拉住小周後的手,問長問短。小周後滿臉憔悴,緘口不答,當先進門。

直到夜裏,行將就寢,小周後才將在宮中所有遭遇簡略地向李煜說了。李煜無奈之下,借詞抒懷,當即填下《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小周後看了李煜所填的詞,亦是悲從中來,黯然垂淚,卻在心中暗暗發誓,要報此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