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後,趙光義常以皇後要與眾封賞的女眷磋商女紅或賞花為名,強召小周後及眾命婦一起入宮。聞名於天下的絕色美人小周後入宮“參拜皇後”之後,趙光義都要將她多“挽留”在宮中好幾日。
這一回小周應詔入宮,仍是被安排在一座偏殿。
夜幕初降,趙光義急匆匆而來。
小周後便即上前,笑臉相迎。
趙光義心道:“以前她都是滿腹委屈,今日卻怎地大變了?”不禁狐疑滿肚。
入座以後。
“陛下,近日朝事繁忙,婢子為皇上斟酒!”說著小周後,拿起酒壺,走向趙光義。
趙光義看著妖嬈的周薇,聽著酒水注入杯中的聲音,心一下在酥了,趙匡義端起酒杯,說道:“鄭國夫人,今日如此善解人意,朕心甚慰。”說著就一飲而盡了。
酒過三巡,趙光義看著眼前的美人,多媚驕恣,便亟不可待,毛手毛腳起來。一把摟住周薇的小蠻腰說道:“夫人,酒到這裏便可以了,我等不要耽擱了這等千金良辰啊!”
“聖上,奴家乃有婦之夫!如此不是長久之計啊!”說著,周薇推開了趙光義,身姿搖曳,綠裙飄飄,正如生機勃勃,一次次嬌嗔的動作,已經使得趙光義迷失在妖嬈中了。
看著如醉如癡的趙光義,周薇一麵婉拒嬌嗔,成功的分散了趙光義的注意,一麵悄悄從袖中抽出匕首,盡管她已然小心得不能再小心,卻因過度緊張,把持不穩,“咣當”一聲脆響,手中匕首掉落到地上。
周薇嚇得花容失色,連連後退,倒在了地上。看著地上的匕首,趙光義的酒到時醒了幾分,要是別人,趙光義早就大卸八塊了,可是看著軟綿綿癱倒在地的周薇,趙光義動了惻隱之心。
趙光義拿起酒壺往杯子裏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了一飲而盡,不溫不怒地說道:“酒美,人美,但人心也要美!”
說完,趙光義失落地走出了宮閣。
隔了幾日,趙光義仍放小周後回去了。
……
話說,趙光義每次召周薇人宮,李煜就失魂落魄,坐臥不寧,徹夜難眠,望眼欲穿。
原本李煜就是個性情中人,他絲毫不懂得掩飾自己內心的感情,每每借詞抒情,任情感流露,殺身之禍悄然來臨。
又是一個七夕之夜,這天恰好是李煜的四十二歲誕辰,夫妻二人幾杯就過後,詩情惆悵的李煜因淪落在異國,尊嚴和情感受盡淩辱,勾起了心中無盡的憂憤。
李煜回憶起以前在金陵,自己的壽辰必定大擺筵席,群臣祝賀,歌舞歡飲。而如今孤零零的夫妻二人,好生傷感,不由觸動愁腸,胸中的悲憤,一起傾瀉出來,那些痛苦的、快樂的記憶彙到一起,決定再填一闋感舊詞,終於用這首詞道出了自己無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緒,由此也誕生了中國詩詞史上最感人,流傳久遠的作品《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周薇看了李煜所書的這首詞,心中的委屈迸然而出,不禁感慨萬千,當即低鬟斂袂,輕啟朱唇唱了起來,淚珠頻頻滴落,敲打七巧的悲哀。李煜看著淚光泛濫的周薇輕聲吟唱,便乘著酒興親自吹著玉笛相和,哪管他人間悲涼。這一吹一唱,相和迭奏倒也宛轉抑揚,音韻淒楚,動人心魄。
然而,監視者窺伺在四周,早已聽得明白,便即飛奔到皇宮,報告給了趙光義。
李煜這邊又是牢騷又是情緒激昂的填詞,夫妻二人,兩情款款,一唱一和,消息傳到了趙光義的耳中,令趙光義勃然大怒,頓起殺機。
趙光義立即命令秦王趙廷美帶上皇賜禦酒,前去給李煜祝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