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篇 第6章 腧穴與經絡美容2(2)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少澤
定位:俯掌。在手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根角0.1寸(指寸)。
功用:清熱解毒,通乳。
主治:瘙癢症、乳腺炎、乳汁少、口瘡、咽喉腫痛。
刺灸法: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2)後溪
定位:自然半握拳。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末節(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功用:鎮靜安神,清熱解毒。
主治:手部保健按摩;麵癱,眼瞼閉合不全;蕁麻疹、瘙癢症、麵肌痙攣、落枕。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透刺勞宮穴。可灸。
(3)顴髎
定位:正坐,或仰臥位。在麵部,目外眥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
功用:疏經活絡,美顏消皺。
主治:麵部美容保健按摩;麵癱、麵肌痙攣、麵痛、麵腫、牙痛、眼瞼
跳動、口瘡、頰腫、三叉神經痛。還可用於麵部除皺。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4)聽宮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功用:聰耳、消皺。
主治:麵部美容保健按摩;牙齦炎、牙痛、麵部色素沉著、耳鳴、耳聾、下頜關節炎。還可用於麵部除皺。
刺灸法:張口直刺1~1.5寸。可灸。
(七)足太陽膀胱經
1.經脈循行 足太陽膀胱經從目內眥開始,上行額部,交會巔頂,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直行主幹從頭頂入絡於腦,回出項後分開下行3條支脈:
①沿肩胛內側,夾脊柱,到達腰中,進入脊旁筋肉,絡於腎,屬於膀胱;②從腰中分出,夾脊旁,過臀部,膕窩中。小腿後側,外踝後麵;③從肩胛內側分別下行,通過肩胛,經過髖關節部,沿大腿外側後邊下行,會合於膕窩中,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出外踝後方,沿第5蹠骨粗隆,到小趾外側,下接腎經。
2.本經美容特點
(1)膀胱經的背俞穴,與髒腑相對應,可調節全身各髒腑的功能,促進
消化、增強體質、調節內分泌,用於治療痤瘡、黃褐斑、皮膚過敏、肥胖、消瘦等損美疾患及疲勞綜合征。背俞穴是治本的美容穴位。
(2)行於麵部的支脈,調理局部氣血,用於麵部尤其眼睛的美容。
(3)上行於頭部腧穴,善於安神定誌,用於調神。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睛明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功用:明目消皺。
主治:各種目疾、眼部除皺。
刺灸法:直刺,醫者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右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1寸。不提插、不撚轉,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2)攢竹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功用:疏經、活絡、明目。
主治:口眼斜、眼瞼下垂、近視、斜視、眼部除皺。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禁灸。
(3)風門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疏風清熱,除疹潤麵。
主治:蕁麻疹、痤瘡。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肺俞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潤膚美顏,止咳平喘。
主治:皮毛憔悴枯槁、皮膚幹燥、皮膚皸裂、痤瘡、蕁麻疹、濕疹、瘙癢症、酒渣鼻、麵部色素沉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心俞
定位: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活血潤膚。
主治:麵色晦暗、麵色蒼白、麵部黑變病、痤瘡、瘙癢症、蕁麻疹、癤腫、失眠、健忘、神經衰弱。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6)膈俞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活血養血潤膚。
主治:皮膚粗糙、黃褐斑、毛發枯黃、麵色不華、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痤瘡、酒渣鼻、皮膚瘙癢症、帶狀皰疹、貧血。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7)肝俞
定位:正坐或俯臥。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養血榮顏,明目美甲。
主治:麵部色素沉著、蕁麻疹、多毛症、脫發、近視、斜視、視物不清、神經衰弱、貧血。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8)脾俞
定位:俯臥。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美容瘦身。
主治:黃褐斑、顏麵水腫、麵色無華、眼瞼下垂、肥胖、肌肉消瘦鬆弛、脫發、消化不良、神經衰弱。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9)胃俞
定位:俯臥。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健胃美形。
主治:肥胖、消瘦、麵色不華、消化不良。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10)腎俞
定位:俯臥。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用:補腎助陽,駐顏美容。
主治:脫發、少白頭、毛發稀少、水腫、麵部色素沉著、痤瘡、雀斑、蕁麻疹、濕疹、瘙癢症、耳鳴、神經衰弱、失眠。
刺灸法:直刺0.5~l寸。可灸。
(11)八髎
定位:俯臥。在骶部,適對第1、2、3、4骶後孔處(分別稱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功用:補益下焦,清熱利濕。
主治:黃褐斑、月經不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2)膏肓俞
定位:俯臥。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功用:益氣補虛、保健強身。
主治:體質虛弱、貧血、消瘦。
刺灸法: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13)承山
定位:在小腿後麵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出現尖角凹陷處。
功用:清熱理腸療痔。
主治:肥胖症、口臭、便秘、痔瘡。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八)足少陰腎經
1.經脈循行 足少陰腎經從小趾下邊開始,斜向腳心,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之後,分支進入腳跟中;另一支上向小腿內側,出膕窩內側,上大腿內後側,通過脊柱,屬於腎,絡於膀胱。
上行主幹從腎向上,通過肝、膈,進入肺,沿著喉嚨,夾舌根旁。
2.本經美容特點
(1)腎是先天之本,是人體生理性衰老的根本原因。本經可用於中老年人養生保健,抗衰老,乳房的保健美容按摩。
(2)腎為一身陰陽的根本:陰虛則形容失於濡潤,出現幹枯憔悴早衰之貌;內熱則睡眠、情緒不安。陽虛則形神失於溫養而缺乏生機;內寒則代謝滯緩而體內痰瘀積。因腎陰不足、腎陽不足或陰陽不調引起的形神損美性改變。
(3)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齒為骨之餘,發為血之餘,臨床上治療骨骼與牙齒及毛發、耳部疾患等亦多選用腎經。
(4)腎主生殖,與婦女乳房發育月經關係密切。
(5)腎主水,腎的氣化功能正常則水液輸布、排泄正常,反之則引起水液瀦留,而見顏麵及肢體水腫或皮膚幹枯不榮等症。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湧泉
定位:正坐或仰臥,蹺足。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處。
功用:補腎寧心。
主治:神經衰弱、失眠、口瘡、足凍瘡、足皸裂。本穴為保健要穴之一,多用灸法。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2)太溪
定位:坐位平放足底,或仰臥。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用:益腎強身。
主治:麵黑、老年性瘙癢症、腳癬、水腫、凍瘡、視物不清、手足心熱、神經衰弱。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照海
定位:正坐平放足底,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功用:滋陰寧神。
主治:腳癬、失眠、目赤腫痛、喑啞。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4)複溜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功用:養陰斂汗。
主治:盜汗、手足多汗、無汗、下肢水腫、牙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九)手厥陰心包經
1.經脈循行 手厥陰心包經從胸中開始,淺出屬於心包,通過膈肌,經曆胸部、上腹部和下腹部,絡於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脈:沿胸內出脅部,當腋下3寸,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內側,於手太陰、手少陰之間,進入肘中,下向前臂,走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橈側,出於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