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經美容特點 心包又稱心包絡,是心髒的外圍,有保護心髒的作用。對心血、心神具有良好的調治作用。當心血、心神失調時,形神均會出現明顯的變化,比如,麵色、皮膚、精神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所以本經在針灸美容中治療的病症以熱毒熾盛所致的疹癬瘡瘍為主。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曲澤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肌腱的尺側緣。
功用:清心泄熱。
主治:心煩失眠,心悸,口舌生瘡。
刺灸法: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針刺血。可灸。
(2)內關
定位:正坐或仰臥,仰掌。在前臂掌側,曲澤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用:寧心和胃、潤膚益顏。
主治:胸脅痛、神經衰弱、癔症、麵紫暗或紅、手顫、凍瘡。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3)大陵
定位:正坐或仰臥,仰掌。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用:清心涼血。
主治:手皸裂、濕疹、失眠。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4)勞宮
定位:正坐或仰臥仰掌。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處。
功用:安神降逆,清心止癢。
主治:口瘡、凍瘡、疥癬、手汗、手皸裂、口臭。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十)手少陽三焦經
1.經脈循行 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無名指末端,上行小指與環指之間,沿手背,出於前臂尺骨與橈骨之間,向上通過肘尖,沿上臂外側,向上通過肩部,交出膽經後邊,進入缺盆,分布於膻中,散絡於心包,通過膈肌,遍屬於三焦。
(1)胸中支脈: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上向頸旁,聯係耳後,直上出耳上方,彎下向麵頰,至眼下。
(2)耳後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經過上關前,交麵頰,到外眼角,接膽經。
2.本經美容特點 三焦經脈循行過項,入耳中布耳周,行至麵頰,抵眼眶。三焦經主通行元氣,為水液運行的通道。故針刺三焦經穴可治療①水液代謝不暢,肥胖臃滯;糟粕排泄不暢,便秘腹脹,內熱積滯;②頭麵五官病。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外關
定位:正坐或仰臥,俯掌。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功用:疏風清熱。
主治:蕁麻疹、瘙癢症、麵癱、麵肌痙攣、神經性皮炎、單純皰疹、目赤腫痛、手顫、耳鳴、耳聾。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2)支溝
定位:正坐或仰臥,俯掌。在前臂背側,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功用:理氣通絡。
主治:帶狀皰疹、丹毒、濕疹、瘙癢症、疥癬、癤瘡、胸脅痛、便秘。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3)翳風
定位:正坐,側伏或側臥。在耳垂後方,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功用:通竅聰耳,祛風泄熱。
主治:麵癱、麵肌痙攣、脫發、頭麵疥癬、風疹、神經性皮炎、下頜關節炎、痄腮、頸淋巴結核、耳鳴、耳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4)角孫
定位:正坐,側伏或側臥。在頭部,折耳廓向前,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功用:清熱散風,消腫止痛。
主治:脫發、痄腮、耳部紅腫、耳鳴、耳聾。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5)絲竹空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眉梢凹陷處。
功用:祛風明目,除皺美顏。
主治:麵癱、魚尾紋、斜視、目赤腫痛、眼瞼跳動。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十一)足少陽膽經
1.經脈循行 足少陽膽經起於目外眥,上行至額角,下轉至後,沿頸走手少陽經前麵,到肩上交出手少陽經後麵,入於缺盆。耳部的支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眥後方。外眥部的支脈:從目外眥下走大迎,會合手少陽經至眶下方,下行經頰車,下行頸部會合前一支脈於缺盆,然後下行至胸中,穿過橫膈,絡肝屬膽,沿脅肋,經氣街,繞毛際,橫入環跳。缺盆部直行的經脈:從缺盆下腋,沿胸部過季脅,向下與前一支脈會合於環跳,以下沿大腿外側到達膝外緣,下行腓骨前麵,直下到達腓骨下段,下出外踝前,沿足背出第4趾外側端。足背部支脈。從足臨泣分出,沿第1、2蹠骨間出大趾端,返回穿入爪甲,出毫毛部,與足厥陰肝經相接。
2.本經美容特點
(1)疏理肝膽之氣,利於血脈暢通,條達七情。本經可用於治療麵色晦暗,無光澤,皮膚幹燥失去潤澤或皮膚油膩。
(2)清瀉肝膽之熱,益於婦科病、目疾、癢疾、耳疾治療。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瞳子髎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
功用:疏風散熱、明目除皺。
主治:眼角皺紋、口眼斜、麵肌痙攣、目赤腫痛、近視、斜視。
刺灸法:向後平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2)聽會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麵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功用:清熱通絡。
主治:麵癱、麵肌痙攣、耳鳴、耳聾、牙痛、顳下頜關節綜合征。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3)上關
定位:耳前,下關直上,當顴弓上緣凹陷處。
功用:祛風通絡。
主治:麵部保健美容按摩;麵癱、麵肌痙攣、牙痛、麵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完骨
定位: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處。
功用:祛風通絡。
主治:頭麵部保健美容按摩;麵癱、偏頭痛、失眠、咽喉腫痛、牙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陽白
定位:額部,平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
功用:祛風除皺。
主治:額部保健美容按摩;麵癱、麵肌痙攣、眼瞼下垂。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6)風池
定位:平風府(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功用:祛風。
主治:頭部保健按摩;頭痛頭暈、麵癱、麵肌痙攣、皮膚幹燥瘙癢、痤瘡、蕁麻疹。
刺灸法:針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1寸。可灸。
(7)帶脈
定位:章門穴(第11肋端)直下平臍處。
功用:活血調經。
主治:婦女月經不調、帶下病、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原因引起的麵色晦暗、黃褐斑、痤瘡等。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8)風市
定位:在大腿外側部中線上,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功用: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遍身瘙癢,皮膚過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陽陵泉
定位: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用:疏肝利膽。
主治:用於七情不暢、肝氣鬱結或肝膽疾患、膽經鬱熱等引起的一係列損美性改變。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1~1.5寸。可灸。
(10)足臨泣
定位:仰臥。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蹠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功用:化痰清熱。
主治:帶狀皰疹、濕疹、頸淋巴腺結核、頭痛、目痛、乳腺炎。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十二)足厥陰肝經
1.經脈循行 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向上沿足背內側,離內踝1寸,上行至內踝上8寸交出足太陰經後麵,上行膝內側,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環繞陰器,至小腹,夾胃旁,屬於肝,絡於膽。向上通過膈肌,布於脅肋,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鼻咽部,連接目係,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其“目係”的支脈,下行頰裏,環繞唇內。其肝部支脈從肝別出穿過橫膈,注於胸中,與手太陰肺經相接。
2.本經美容特點
(1)肝主疏泄,促進氣血運行,氣滯血瘀可引發許多形神損美性改變,如麵色晦暗、幹燥無光澤、黃褐斑、七情抑鬱等。
(2)肝經環繞陰部,與生殖內分泌係統關係非常密切。婦科病尤其是慢性婦科病是導致女性皮膚、麵色、形體、情緒等損美性變化的常見原因。
(3)肝藏血,開竅於目。麵色紅潤、目光有神與否與肝血的充盈有密切的關係。
3.本經常用美容穴位
(1)行間
定位:正坐或仰臥。在足背側,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用:清肝瀉火。
主治:腳部保健按摩;目赤腫痛、口苦、乳腺炎、月經不調。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