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發放補貼銀(中)(1 / 2)

周二拐最後一句話讓在座的各位地主聽傻了眼,個個瞪大眼睛似乎有些不太相信。因為這個補貼銀不是發給他們而是發給種田的佃戶。一個高個子地主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這樣似乎不妥,因為我們有地契、田契,我們是田產的擁有者,他們是經營者,這個錢應該發給我們才是。”

有錢人心更黑,更貪,這好像是一個定律,因為不貪不黑就不會兼並農戶手中田地,明朝嘉慶年間首輔徐階田產達24萬畝地,整整相當於一個中等縣的田地,許多五田地的農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賣兒賣女處處皆是,他們被壓迫、被剝削,生活艱難超出想象。可這些地主貪心不足。文怡勉強一笑,耐心解釋道:“各位賢達之士,個個已小康生活,佃戶們生活常常無角落,且國家鼓勵農耕,鼓勵種糧食,這些工作都需要他們的勞動,他們是勞動的創造者,理應享受這個政策。”

裏正寧有田把這麼多兄弟招來,等到的是這個結果,多少有些失落,似乎有些不平,因為子啊他們心裏那些泥腿子農民天生就是那麼賤,低聲說道:“大人,曆來曆朝都是農民繳納官糧、官銀,沒聽說過那個朝代農民倒是享有政府補貼,今年基本算是風調雨順,無澇無災,大人此舉豈不助長了他們不勞而獲的習性了嗎?鄙人生性駑鈍,還望大人明示。”

文怡當然知道,他們不過是做無畏的掙紮罷了,說道:“這些年,糧食雖然升了一點價,可國家還是缺糧,大夥每年種植煙草,雖然利潤要高些,可我們的農民們生活困苦,吃不上糧食,積怨甚多,如癡以往,勢必會官逼民反,大夥均遭殃。為了不至於出現這個結果,政府拿出誠意安撫他們的情緒,從長遠看受益的還是大家,還是你們這些富紳。”

聽了文怡這番言語眾地主對文怡的政策及文怡本人不免有吹噓一番,寧有田站起來抱拳說道:“大人體恤民情,真不愧是我們的父母官,大人這個政策我舉雙手讚成…”

“我也支持大人。”

“大人英明,我等毫無異議。”

寧有田接著繼續說道:“大人就不必下鄉了,這項工作本就是我裏正做的,若這種小事還要大人勞心,我這個裏正那就不稱職了…”說罷自己哈哈大笑。

“下馬渡山高路陡,近日有下了雨,一路泥濘,把大人摔傷了,我們可罪莫大焉。”

“大人就在咱下馬渡,吃好睡好,等我們吧工作做好後,報告大人就是。”

眾人皆附和寧有田的話,雖然他們不知道寧有田話中之意,但他們明白寧有田一定為大夥著相,因為唯寧有田馬首是瞻多年了。

他們聒噪得有些令人煩心,不過他們的話也有道理,本來文怡救想打算就這麼做了,今日見他在發放芸薹種子上未執行文怡的指示著實讓文怡惱火,但若自己一戶一戶去發下去,不知發到何年何月去了,因此這工作還是寧有田做合適,但工作要做得細致,完畢後,自己再派人去抽查,補償銀落實情況就是。

想到這裏,文怡站起來對大夥說道:“寧裏正說得沒錯,這工作需要他,但是工作要做到位,每村多少農戶,每個農戶種多少地,願不願意種植稻子,種植稻子的發放補貼銀,並簽個合約,違約者不僅三錢銀子收回,而且還有罰銀一錢。”說到這裏文怡突然嚴肅起來,說到:“請寧裏正務必選好差人,咱們醜話所在前頭,我等回頭核實若發銀不到位,或中飽私囊者別怪我無情。”

文怡明說的是差人,暗地裏確實敲打寧裏正在內的地主們,給他們一個提醒,要他對這批銀子不存知心妄想。

地主們聽了這句話心裏咯噔一下,心想這縣令是否與往屆不一樣,寧有田哈哈大笑道:“怎麼會呢,我等嚴格按照大人指示執行,絕不貪樁枉法,來、來菜涼了,喝酒。”說罷笑盈盈地舉起酒杯,一幹到底。

晚上,寧有田安排文怡在豪華套間睡覺,可文怡因心裏係著事情,翻來覆去一隻睡不覺,這些補償銀會不會到農戶手裏,一直是困擾他的一個心頭大患,他突然想起龍秀才那日所說的話,龍秀才應該知道內情。文怡直到三更後才睡覺,一早起來,喚醒周二拐,告別寧有田邊出門忘大村甸方向來,龍秀才新家在山腳下,時百草凋零,野菊花遍地,龍秀才家是三間茅房,家境相當清貧,當年聽說他是一個大戶人家,如今也落得這個下場,心中著實多了幾分憐憫,隻見家門關閉,文怡在門外等了很久,沒有看見龍秀才影子,於是貼著門從門縫往裏望去,床上掛著一幅粗麻蚊帳,裏麵似乎有人,突然從裏麵傳來重重地歎息聲,想必這人病了,文怡端開門進去,果然見龍秀才病在床上,文怡扶起龍先生,隻覺他額頭發燙,口內說著胡話,舌質絳紅,脈息洪數,以文怡以往的經驗一定是熱度攻心,於是開好兩劑方子,叫周二拐上街抓藥。抓完藥後,立即煎了給龍秀才服下,服完藥後安排龍秀才睡下,自己與周二拐帶了幹糧,中午隨便吃了一些幹糧。等到下午申時初,龍秀才醒來,文怡服侍他喝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