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山水之城——蘭州;黃河明珠——蘭州。
得山獨厚——蘭州;得水獨秀——蘭州。
滔滔黃河穿城而過,母親河眷戀金城五千年;
巍巍雄關聳峙北岸,金城關風情渲染新紀元。
大河奔流,九州起舞,夢幻山河,絕無僅有,全息數字,國內一流。
遵照市委、市政府領導同誌指示精神和市委宣傳部2010年工作部署 ,編製《夢幻山河(暫名)——全息數字化成像大型實景演出》策劃書
本策劃書分析了在蘭州實施大型實景演出活動的可行性,提出了在蘭州金城關黃河段采用全新高科技手段營造城市文化藝術氛圍、展示蘭州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為蘭州市民和國內外旅遊者奉獻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聽文化藝術盛宴的基本思路。
一、可行性分析
自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先生於2004年創意策劃並成功實施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以來, 全國各著名旅遊景點紛紛打造大型實景演出項目 ,諸如《印象.麗江》《印象.海南島》《印象.西湖》《印象.井岡山》以及《少林禪宗音樂大典》等實景演出 ,都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實現了挖掘本地獨有文化資源,傳播本土文化元素,豐富旅遊文化項目,提高本地旅遊知名度,提升本地文化品位的創意策劃初衷。
打造大型實景演出項目,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引人注目的藝術創造形式。
蘭州地處黃河上遊,是萬裏黃河穿城而過的唯一省會城市,依托黃河打造具有獨特創意的文化產品,策劃創作並生產大型實景演出項目,在文藝理論和文藝實踐方麵,已經具備可行性。
但結合蘭州地理條件、氣候狀況、演出實力、財力物力等實際情況,模仿已有模式,打造類似《印象.劉三姐》類型化的大型實景演出,卻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實際困難。
第一,大型實景演出的先決條件是室外天氣必須適宜較長時間的室外活動,包括觀眾和演員,都需要適宜的季節條件和良好的演出單元氣象條件。蘭州氣候雖然在總體上呈現冬暖夏涼的特色,但可供室外演出的實際時間段卻隻有五月中旬到九月底,事實上隻有四個多月120餘天,全年大部分季節不適宜長時間室外逗留,在冬、春、深秋三季的夜間,尤其不適宜舉行室外活動,坐在黃河邊長時間地觀看文藝節目,也是不適宜的。倘若觀眾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比如穿防寒服觀看演出,但不可能將演員服裝全部設計為冬裝。因此,蘭州不具備類似陽朔、西湖、麗江乃至河南少林寺等地域的溫暖季節氣候和單元天氣條件。
因此,在蘭州打造上演山水實景節目,必須另辟蹊徑。
第二,大型實景演出所需演出力量即前台演員和幕後管理人員動輒上千人,否則難以形成可觀的實景演出陣容和藝術表現場麵,例如:《印象?劉三姐》演員達到700人以上,《印象?麗江》達到500人以上。後台工作人員——舞美、音響、指揮調度、場地管理服務等方麵的人員最少也需要200-300人,參與演出人員總體上達到一千人以上。而此類實景演出活動的演員大多是當地土著居民,日常生產、生活和居住地距離演出場地咫尺之遙。白天在本地生活、從事本職業勞動生產活動,夜晚業餘參加演出活動,演出力量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生不息,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無有窮盡,幾乎不存在任何問題。
但蘭州是省會城市,擬議中的演出場地黃河兩岸的居民主要為本市市民,職業身份千差萬別,並不屬於某一個社會組織和團體係統,根本無法有效組織參加演出活動,與陽朔、麗江由農民參加演出的性質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蘭州幾乎不存在類似性質的演出力量。而蘭州市級專業文藝團體演員目前不足三百人,調動本地專業文藝團體參加每晚的演出活動也幾乎沒有可能性。重新招收並組織上千名演職人員排練節目將是一個浩大的藝術創作工程,也幾乎不存在可操作性。因此,必須另辟蹊徑。
第三,類似《印象》係列的上千人大型實景演出,前期所投入的節目創作和舞美製作費用,對經濟實力尚有所欠缺的蘭州而言,幾乎是天文數字。即便能夠下決心解決數千萬元的前期投入費用,每場演出的必須費用即演出成本,其絕對額度之高,也將是組織者難以承受的。以一千名演職人員每人每場勞務費100元計算,每場演出的演職人員勞務費將達到10萬元,加上其他費用,每場演出成本將在15萬元以上。就蘭州地區的日常旅遊人數和旅遊門票收入而言,顯然也是無法回籠的資金投入額度。可以計算,以入場券每張300元計算,每場演出最少需要售出500張門票,方可保本,卻毫無利潤率可言,因此,必須另辟蹊徑。
綜上所述,在蘭州創編實施類似《印象》係列的大型實景演出,幾乎不具備可操作性。
二、全息數字化成像技術與大型實景演出的結合
但是,隨著影像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飛速發展,卻給我們提供了能夠克服看來無法克服的困難的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