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過年(1 / 2)

在三叔家和三叔討論交流學習了沒幾天,過兩天就要過年了,在中國人的所以傳統節日裏,這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了。在這個節日裏,無論是在異國他鄉還是就在自己家鄉工作的,都會在這個節日回家和家裏人一起過節,而在外地工作的,幾乎都會提前幾天回家。在過年這個時間段的前後幾日,是交通最擁堵的,特別是鐵路這一塊,那可是一票難求啊。如果不提前幾日買票,後麵根本就買不了票了,有些票是剛出來沒幾分鍾就沒了也是有的事兒。因為你除了和黃牛黨搶票,還要拚手速和網絡速度等等,總之,在這節日的前後幾日,全國的運輸和次數加起來超過世界人口總數也不為過。

今天下午,小文和他老爸馬上就要回來,下午四點左右到達的飛機,小文打電話給我叫我過去接他,說帶了許多東西,也給我帶了禮物,我也沒問他都帶了些什麼,他爸也就是我姑爹是經商的,錢是不差的,每次回來都帶很多東西,都已經習慣了,我給小文說然他下了飛機就打電話給我,我會提前去接他的。

在三叔家和三叔一直在討論《道德經》,可是三叔說這本書他也不是能夠完全理解通透,全書也就五千多字,分上下兩冊,這麼少的字數,卻是中國最頂級的古典哲學著作。三叔說這本書他也給我講不明白,因為這本書無論前人和和後來者再怎麼注釋,都是他們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算現在有人把自己理解的道德經注釋出書了,而且大部分人也認可,但也不能說他說的就是標準的、全對的,而且馬王堆也出土了道德經,和後世流傳的相差甚遠,版本太多,也不知誰真誰假。像《道德經》開篇所說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就有不同的道。莎士比亞(shakespeare)名言:“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每個立場不同的人可以在〈hamlets〉哈姆雷特-這本書裏看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同理,《道德經》也一樣,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三叔說他給我講的《道德經》隻是他的看法,讓我要自己去感悟《道德經》,通過對古文的學習,能大致理解字麵上的意思,再去感悟道德經,形成自己的道。三叔說的我還是認同的,也準備按照他說的去做,時光匆匆過去,和三叔在一起交流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我和三叔討論了許久,看了下牆上的時鍾,都下午三點了,四點下午小文就要回來了,所以現在我沒時間和三叔討論了,現在我馬上就要過去去接小文他們,和三叔告了別,打車去了機場,到了機場,看了看手機,三點半過點,我去了等候區等他們。

在我等了二十分鍾後,小文的電話打來了,他說他們剛下飛機,現在正在拿行李,馬上就出來了,我說好的,我馬上去出口等你們。我到了機場出口等了五分鍾左右看見了小文父子,馬上揮手喊他們,他們也看見了我,馬上向我走過來,小文穿著黑色西服走在前麵,手上拉著兩個行李箱,小姑爹也是穿著黑色西服拉著兩個行李箱跟在後麵,到了我麵前,我才看見小文拉著行李箱的手抖個不停,腳也不停的跺地,我過去給了他一個擁抱,並把我穿的羽絨服脫下來給他穿,並說他:“你來的時候不知道多穿點,看現在哆嗦成這樣。”

小文緊了緊我給他的羽絨服,吸著鼻子說:“致遠表哥,你不知道沒上飛機前我老爸說有個飯局,讓我跟著去,還說有點正式讓我穿西服,時間耽擱了衣服沒來得及換就上飛機了”

後麵的小姑爹也接著說:“這事是我沒注意,經常在廣州那邊呆著,習慣那邊天氣了,這個季節在那邊穿少點沒什麼,哪知道到了這裏這麼冷”

“小姑爹,沿海城市能跟我們這兒比麼,哎,你們行李沒帶禦寒的衣服嗎?”我看著小姑爹說

小文接了話:“致遠表哥,這不為了給你們多帶點東西,我們都沒帶衣服”

我拍了拍額頭說:“看來我們要先去購物商場去給你們買點衣服了”。

我們出來後打了個車,叫司機到附近的購物商場去,我們到了地方小文父子倆買了幾件衣服後我們才打車回家,回到小文家後,我問小文:“小姑還沒放假嗎?”

小文說:“我打電話給我老媽也問了,她說還有一個項目收尾沒做好,估計明天就可以回來了。”

我說:“好吧,現在家裏沒人做飯,要不先去大伯家將就一下?”

“先別麻煩你大伯了,走,我們下館子去,我好久沒吃家鄉菜了,怪想念的”大伯在收拾行李頭也不抬說著

我說:“那行,收拾完我們就去,我知道附近哪兒的飯菜好吃,我帶你們去。”

…………………………

至從小文回來後,這兩天一直是我陪著他,不知道他從他老爸哪兒弄了多少錢,我們叫上幾個都認識的同學還有他女友,在這兩天都是出去胡吃海喝玩了個痛快,家裏人也都沒怎麼管,他們知道這是我們兩最後的狂歡了,下學期開始就是拚命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