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 ai ①低人一等:我們憑啥子要~人一等嘛?②形容身材短小:“~是~,經得踩;高是高,當柴燒。”語出成都童謠,後接:“瘦是瘦,有肌肉;凶是凶,臨時工。”③少:我的工資比別人~一節。④低下去,跪下:咋整來~起說了喃?
矮冬瓜 aidonggua ①指個子矮小的人:看壩壩戲,~些掽不上潮。②巴蜀笑星林小東的綽號:~演的“滾燈兒”那才叫絕!
矮一篾塊兒 aiyimikuair 就差那麼一點:鄭浩考大學,就矮那麼一篾塊兒沒拈到“夥食”。篾塊兒:竹篾條,喻指厚度。又為“矮一篾筷”。
從《成都方言》中,隨手摘錄幾條以“矮”字打頭的方言,真是讓人忍俊不禁,愛不釋手。這些寶石一樣的方言,不應該沉埋於曆史的泥沙之中。正如作者在“說明”中所言:“從非遺文化的角度上講,口口傳授的東西更應該加以保護傳承;從語言活性上看,成都的這些方言詞語,皆有可能有朝一日待漢字重新修訂時被納入正式版本。”作為老友,我十分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今夜,當我和馬驥的《成都方言》相見甚歡,並在書中一條條鮮活的方言的引領下,回到陌生而詩意的故鄉,請允許我同樣彬彬有禮地說:“普通話,請繞道!”在現實生活中,強大的普通話蠶食了我們太多的語言空間,而一個文化多元的社會理應容納那些弱勢的方言。在此,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秘密,那就是,在夢中我永遠隻講方言,在夢中我隻用方言思想,那是一個既容納普通話,更堅守方言的自由王國。
2012年初夏,於錦城西
(甄先堯,文化學者)
說明
一、本書詞彙量達萬餘條,采用漢字拚音標注方式進行排序,查找時隻需按頁碼旁A—Z的字母順序尋找即可。內容裏有川劇類、兒化音、棋牌俗語、子字及美食烹飪詞彙等類別,並在附錄裏列有歇後語,供讀者方便閱讀。
二、鑒於成都話與普通話在讀音上的差異,本書詞彙均以方言讀音為準。例:“角逆”的“角”字,成都人讀“過”,所以按拚音“jiao”就無從查找到,應在“guo”裏尋找;“鞋”字讀“孩”,故以“hai”音進行標注。
三、對於讀音不相通的,均取其意,采用代替字,如“扁”字,音讀“bia”;有音無字的則采取兩字加橫底線表示反切進行拚讀,如“扁”字,“比啊”拚讀。
四、鑒於成都人曆來有認半邊字(多屬別字)的習慣,像“吸xi”這類字便要在“及ji”的讀音裏才能查找到;“齦”,隻有查拚音“gen”。就新造字而言,也大多按此法進行拚湊,如:“”或“”等。
五、對於並非屬於標準漢字的一類新造字(詞),如“”或“”,在有關字典中無從查到,但仍屬成都民間流行的慣用詞彙,即被列入新添字(詞)中。從非遺文化的角度上講,口口傳授的東西更應該加以保護傳承;從語言活性上看,成都的這些方言詞語,皆有可能有朝一日待漢字重新修訂時被納入正式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