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大結局)(1 / 3)

熙熙攘攘的有時候不一定非要是街道,現在的皇宮就是這個樣。沒辦法,誰讓今天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秋呢。

秋也稱“仲秋”,一般定在農曆的八月十五。秋之說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葡萄等祭品,其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至於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而在這個時空混亂的年代,沒想到也是有秋的。而且這還是怡晴來到這個時空第一次過秋,讓她不禁也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感慨。隻希望老媽和便宜小爹在鳳月一切順利,也希望遠在鳳月家裏安心養胎的風能夠平安,更希望和自己僅有幾條街相隔的雪雪,淩,竹雅三人能夠安心,最最最希望的就是自己這次能平安救出楚思,幫助寒飛雪重奪南詔大權。

“皇上駕到,梅侍人駕到。”宮人尖細的嗓音剛剛喊出這樣的話,剛才還熱鬧非凡的大廳一瞬間就陷入了安靜。

等了一會,就見林若初(金若軒一直用林若初這個身份呆在南詔皇宮,而梅若也自信金若軒是自己人,為了幫助自己才留下的)帶頭,高呼“萬歲,帝業千秋萬代”,而聽了這話的楚思卻向梅若看去,直到梅若笑眯眯的點了點頭,那個楚思才轉過頭,這才喊了“平身”。

光是那小心翼翼的樣怡晴就知道,那不是楚思,那隻是易容了的懦弱男人,一個被梅若控製的傀儡。雷說了,他已經被邪術完全控製,淪為梅若的禁臠了。這句話一次又一次的響起在耳邊,每想一次就覺得痛徹心扉。楚思,我的哥哥呀,林浩楓,多美的名字,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俊秀少年,如陽光一般,溫暖卻不炙熱,讓人願意躲在你的懷抱裏安穩一生,讓自己想要托付終身的人呀。

等怡晴回過神來,就隻看到一個個觥籌交錯的酒杯,一個個推杯換盞的手臂,一張張喜笑顏開的麵容,即使很虛假,可是至少表麵平和,而怡晴今天就要做打破這表麵平和的人物!

“臣願我朝永世長存,願我帝永遠安康。”林若初說著已經端著酒杯來到了楚思近前,雖然挨不到楚思,可是光金若軒那份氣度已經震撼了那個裝模作樣的男人,很明顯男人有些微的閃躲,倒是梅若笑著舉起酒杯,“願我朝永世長存,願我帝永遠安康。”然後帶動了一群大臣隨聲附和。

就在這時,突然,“淨王爺到!”此聲一出,全場死寂,對的,就是死寂,比安靜更加安靜的場景。

雖然楚思稱帝,但是為了顯示自己的仁慈,雖然暗地裏追殺寒飛雪,但是表麵上還是保留了寒飛雪“淨王爺”的稱號,而且害怕她自立造反,更是賜她府第於都城,讓她也常年養病去了。

所以多少年都從未出現在大家麵前,大家私底下都以為已經被楚思殺害了的淨王爺寒飛雪居然在十年後出現在眾人麵前,這不能不讓有心人多想。就連梅若也沒想到這麼一出戲,有點呆愣了。而那個假扮楚思的男人此時更是害怕的不行,身形已經有些晃蕩了,畢竟假扮楚思也就算了,還有梅若撐場麵;可是麵對所謂正統的寒家孫,更是寒家這支現在唯一女寒飛雪,哪有不害怕之理。古人就是這樣。

直到寒飛雪跪倒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喚醒了眾人,但是還是沒有有一個人敢出聲,周遭比死寂更讓人難受。

知道指望那個傀儡男人是沒用的,於是梅若也就不再假裝,直接笑了笑,“皇姑平身。來呀,給皇姑添盤賜坐。”然後就見嚇傻了的宮人們急忙回神,開始忙活。

“嗬嗬,這大概就是眾人口的梅侍人了吧,果然是寵冠後宮呀,沒想到這樣的大日都能叫皇上帶在身邊呀。”寒飛雪上來就言辭不善,不過梅若也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