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可還不能呼風喚雨呢,這如今真正接過祖宗打下的江山,才感覺這肩膀上沉甸甸的。”康熙說著就坐到了炕上。
“你如今也親政了,皇祖母今兒個來也不是要幹政的,隻是想問一問皇帝,今後有什麼打算?”孝莊接過赫舍裏遞過來的茶碗問道。
“那裏有什麼打算?雖然如今天下也算是太平了,可是這朝廷國庫入不敷出,孫兒正想辦法來如何擴大朝廷收入呢,還有孤懸海外的台灣島上的南明鄭氏未曾降服,孫兒也當不成太平皇帝咯。”
“嗯,看你今天親政也算清醒,沒有得意自滿,哀家這心裏啊也算是放下了。”孝莊送了口氣。
“原來皇祖母是怕孫兒驕傲啊,我說怎麼孫兒還沒來得及去給您老人家請安,您就先過來看孫兒了呢。您就放心吧,孫兒啊還是很謙虛的,你說對吧,皇後?”康熙轉過頭問赫舍裏。
“皇上自然是知道的,臣妾可不懂這些朝政的問題。”赫舍裏謹慎的答道。
“哀家也不是不放心,就是想來恭喜你親政了。哀家聽說你不僅沒有撤了輔政大臣,還給了他們封了一等公,加太師銜。哀家這心裏啊就放下很多咯。”孝莊誇獎道。
“皇祖母多慮了,朕又不是刻薄的人,這索尼他們這幾年也辛苦了,幫著朕處理了那麼多政務,沒出什麼大亂子,朕怎麼能不重重的封賞他們?”康熙笑著說道。
“嗯,如此哀家就放心了,你和皇後呀還是要早點給我老太婆生個重孫兒,讓哀家在這宮裏也有個盼頭。這死了啊也能給列祖列宗們報個喜。”孝莊盯著康熙說道。
“皇祖母怎麼能這麼說?您老人家可是能長命百歲的,到時候就怕您忙不過來。”康熙笑著說道。
赫舍裏臉也是紅的不行,她跪在地上向太皇太後請求道:“皇祖母,臣妾有件事想向皇祖母求個恩典。”
“哎喲,有什麼事坐著說就行了,都是一家人,何必這麼多禮?皇帝快把人扶起來啊。”孝莊催促著康熙。
“臣妾想請皇祖母下旨,立吉蘭泰姐姐為妃,吉蘭泰姐姐服侍皇上八年,功勞卓著。如今孫媳婦已經進宮,求皇祖母賞她個恩典。”赫舍裏伏地不起。
吉蘭泰一聽趕緊跪下,不敢說話。康熙看了看情形,也不拉赫舍裏了,就安心坐在炕上等孝莊說話。
孝莊看看皇後,又看看康熙,最後看著吉蘭泰。全部人都掃了一眼才讓康熙把人都扶起來。
“難為你這麼大度,剛進宮就為皇上的子嗣著想,哀家也不是小氣的人,當年哀家當著皇上和吉蘭泰的麵說讓吉蘭泰不準對皇上起別的心思。這幾年她盡心盡力的伺候皇上,沒讓皇上生過病,更沒有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近過皇上,這都是她的功勞,哀家也看在眼裏,今兒個就是你不和我請求,哀家日後也會給她個名分。
不過既然今天皇後說了這話,哀家也就答應了。傳旨冊封吉蘭泰為瑛妃。這下皇後滿意了?”孝莊笑著問赫舍裏。
兩人連忙跪下謝恩,吉蘭泰更是激動不已,肩膀一直不停地顫抖。
孝莊讓康熙將兩人扶起來,轉頭對吉蘭泰說道:“丫頭,這些年辛苦你了。”
“太皇太後,奴婢不辛苦,伺候皇上是奴婢心甘情願的。”吉蘭泰說道。
“姐姐怎麼還奴婢奴婢的,你如今該說臣妾啦。”赫舍裏拉著吉蘭泰的手打趣兒。孝莊也不責怪吉蘭泰,起身說道:“今兒個這事啊,哀家也算是辦完了,就不打擾你們了,先回慈寧宮去了。”說著就往外走,拒絕了康熙要送的想法。
等孝莊走遠,康熙才開口,“今兒個的事情多謝皇後了。”
“皇上跟臣妾還這麼客氣,你我夫妻一體,你有什麼難處,我還不該幫你?”赫舍裏笑著說道。“好了,臣妾也該走了,不打擾皇上處理政務了。”說著便走了。
走遠了赫舍裏旁邊的小丫鬟鳴翠才不解的問道:“皇後怎麼能這樣把那個奴婢就推上了妃位?這不是威脅到主子的地位嗎?”
“你懂什麼?這吉蘭泰伺候皇上這麼多年,要是有什麼想法早就表現出來了,可是上次本宮和皇上說這事兒的時候皇上卻一臉的不解,這說明吉蘭泰根本沒有給皇上說過什麼。她也是個可憐的,今兒個本宮這麼為她說話,等以後皇上的後宮人多了,她就會站在我這邊的。”赫舍裏得意的說道。
“主子英明。”鳴翠恭維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