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大腦發育過程不再神秘
日本科學家最近通過核磁共振診斷胎兒大腦發育情況獲得成功,這一成果對將來的新生兒護理和胎兒治療大有裨益。
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大學阿部誠司醫師和日本小川腦機能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加藤俊德等人保存了孕婦妊娠18周以後的核磁共振攝影底片,嬰兒誕生後,又跟蹤調查了109名健康成長的嬰兒大腦圖像。
根據各種圖像,他們把胎兒腦神經細胞和大腦折皺不斷增長的發育過程分為8個時期,18至24周為第一個時期,25周至出生前的第39周為第二至第八個時期,每個時期各兩周。他們研究發現,大腦發育的各個時期均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這些都是到目前為止用超聲顯像所無法清晰觀測到的。
研究人員高木健次郎說,運用這項新成果,如果發現胎兒大腦發育遲緩,就可提前為出生後的檢查和護理做好準備。
猛一按孩子頭可致死
大人“小動作”也會傷孩子
為了保證兒童健康正常地成長,世界衛生組織把意外事故的預防作為特殊的全球性問題加以提出。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采取安全措施,預防兒童意外事故的發生。然而在許多時候,往往因為成人對少兒的許多小動作而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一、亂敲孩子的頭部、頸部。一位母親給女兒洗頭,女兒總是把頭抬起,不耐煩的母親將孩子的頭往下一按,孩子即倒在地上動彈不得了。經醫生檢查,孩子的頭腦清醒,四肢不能自主活動,大小便解不出,吞咽困難,胸悶心慌,診斷為頸椎脊髓損傷,孩子不久就告別了人世。這是因為孩子的頸椎間脊髓非常脆弱,又沒有肥厚的肌肉組織保護,母親這種突如其來的動作,直接破壞頸椎神經。
還有一個孩子,在室內踢皮球,將彩色電視機打碎了。惱怒的父親給孩子頭枕部一巴掌,孩子當即走路搖晃不定。原來,父親這一巴掌正好打在孩子的小腦部位。小腦是主管全身平衡的,所以就出現了步態不穩。
二、提手抓腳與旋轉。有時成人想試一下孩子的重量,不是抱住孩子的腰部來試量,而是雙手夾住孩子的頭頸部或抓住雙手向上提離地麵。這樣很容易造成頸椎損傷或肩關節、肘關節脫位。
剛學站立的嬰幼兒,成人最喜歡逗他們。用手掌抓住(或托起)他們的小腳讓其站在手上。有的孩子嚇得直哭,有的則喜笑顏開。成人也常在這時分散了注意力而失手,結果孩子摔成重傷。
還有的成人將孩子抱在手上旋轉,逗孩子發笑。有時成人都會感覺暈,幼兒身心幼稚,這樣就會引起眩暈、嘔吐。
三、學某種怪叫。由於幼兒大腦發育尚未健全,對外界的刺激沒有防備能力,各種怪叫聲常可使他們受到惡性刺激。有的嬰幼兒被嚇得直哭,有的晚上做噩夢,甚至發生功能性的高燒。這種由驚嚇引起的恐懼症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失,會對嬰兒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幼兒不宜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營養成分比例不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特別是對3歲以下的幼兒更不能食用。
巧克力的蛋白質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在飯前過量吃巧克力會產生飽腹感,從而影響食欲,但飯後很快又感到肚子餓,這使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進餐習慣被打亂,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腸正常蠕動的纖維素,因而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經係統興奮的物質,會使兒童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此外,多吃巧克力還會發生蛀牙,並使腸道氣體增多而導致腹痛。
因此,3歲以下幼兒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點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適量。
嬰幼兒不宜喝酸牛奶
酸牛奶雖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健康飲料,但不可隨意用酸牛奶喂養嬰幼兒,因為酸牛奶中含鈣量少,對於生長發育需要大量鈣元素的嬰幼兒是不利的。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能抑製和消滅很多腸道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消化功能。尤其是嬰幼兒在患胃腸炎時,如果給他們喂酸牛奶,還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胃腸炎。
營養多樣化
孩子誤服藥物怎麼辦?
生活中不時會有一些孩子因誤服藥物而備受痛苦,甚至造成家庭悲劇,家長應該學會一些緊急救治的常識,並努力防患於未然。
小兒容易誤服藥物的原因很多,比如小兒多喜歡糖果,現在的許多藥物包裝新鮮,很像一些糖果食品,小兒缺乏這種識別能力,容易導致誤服。有的小兒把帶有甜味糖衣的藥誤當成糖果吃入,或把顏色鮮豔、有芳香氣味的水劑藥物、化學試劑當成飲料喝而引起中毒。
另外,這一時期的幼兒模仿力極強,他們模仿大人服藥,也可能導致誤服。孩子誤服的藥物常常成倍超過限定劑量,小兒的解毒和排泄能力較差,如不及時發現和處理,會發生嚴重後果。
如果發現孩子誤服了藥物,不要一時隻顧著急就打罵和責怪孩子,免得孩子因害怕而不說實情,導致誤診。要盡快弄清什麼時間,誤服了什麼藥物和大概劑量,並找出藥物的包裝,為就醫時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如果發現早,孩子暫時沒有什麼症狀,可給小兒少量飲溫開水,然後用筷子壓小兒的舌後部,引起嘔吐,排出部分藥物後再送醫院。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一定要就近就醫,切勿舍近求遠奔大醫院,以免錯過治療的時機。去醫院時,不要忘記帶誤服的藥物,供醫生識別,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防止小兒誤服藥物。首先要把家庭常用的藥物管理好。應把藥物放在孩子不易找到的地方。顏色鮮豔的糖衣片劑更應妥善保管,切勿把水劑藥或化學試劑隨便放在孩子能摸到的地方,更不能與飲料同放一處。家庭用於滅蠅、滅蚊、滅鼠、滅蟑螂的藥物更應妥善保管,絕不能讓孩子有接觸的機會。
什麼是寶寶“第一反抗期”
二三歲的孩子一般都要經過一般都要經過一個“反抗期”,叫作“第一反抗期”。本來溫順聽話的孩子,一到這個時期就會變得調皮、不聽話。比如天氣涼了,媽媽讓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來了,媽媽讓他有禮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這些孩子常常固執地堅持自己的主張,這樣一來,成人就會生氣,以致於可能打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