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篇 健康與孩子成長5(1 / 3)

寶寶的“三圍”是多少

頭圍

頭圍是反映頭部生長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測量頭圍時應以卷尺取自眉弓上方最突出處經頭後麵最凸起處(枕後隆起處)繞頭一周的長度。頭部的發育與體重、身高相似,年齡越小,發育越快。出生時頭圍約34厘米,前半年增長較快,約8~10厘米,後半年約增加3厘米。到1歲時頭圍一般46厘米,2歲時48厘米,5歲時可達50厘米,15歲時可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平均54~58厘米。頭圍可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頭圍過小見於大腦發育不全及頭小畸形。而頭圍過大則見於腦積水。

胸圍

新生兒的胸部呈圓筒狀,前後徑與橫徑相差無幾,隨著年齡的增長,橫徑增長較快,前後徑增長較慢,逐漸形成成人的胸部。胸圍是反映肺、胸廓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發育程度的重要指標。測量胸圍時以卷尺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平均為32.4厘米,1歲以後胸圍超過頭圍,肥胖小兒由於胸部皮下脂肪厚,在生後3~4個月時其胸圍可超過頭圍。營養不良、佝僂病患兒其胸圍超過頭圍的時間可推遲到1歲半以後。

有些疾病可引起胸部畸形,如佝僂病可形成雞胸或漏鬥形,有些嚴重的先天性心髒病可使左側胸骨隆起。

腹圍

新生兒期由於腸管相對較長,且腹壁肌肉薄弱,腹部常較飽滿,以後逐漸變平。醫務人員常根據腹圍來衡量腹部發育情況。但腹圍測量數值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正常範圍伸縮性很大,因此一般不測量腹圍。患腹部疾病如腹水、巨結腸時應及時測量。測量時以卷尺取平臍水平繞腹一周。2歲前腹圍與胸圍相等,2歲後則腹圍小於胸圍。

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衡量兒童營養狀況的常用指標。測量方法為在腹部臍旁乳頭線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處,將皮膚捏起,測量其上沿厚度。正常小兒多在0.8.厘米以上,如果低於0.8厘米則說明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孩子近視,你了解多少?

臨近寒假,深圳各大醫院眼科電話量倍增,來電者多是孩子家長,他們向醫生谘詢各種各樣有關眼睛方麵的問題,希望利用假期給孩子解決越來越嚴重的視力問題。

記者了解到,不少家長對孩子近視眼的形成和防治存在誤區。深圳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張莉指出,兒童近視的成因主要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造成的。她說,如果父母雙方都是近視,那麼子女近視的概率幾乎接近100%,如果一方是近視,遺傳的機率接近50%。而且,由於環境因素的影響,現在子女的近視發病年齡通常較父母提前,有些學齡前兒童都發現有近視。另外過早過長時間地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用眼時間、距離、光線、姿勢等不正確都會造成近視。

怎樣發現孩子有近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觀察和檢查。觀察即在日常生活中看孩子有無斜視,是否眯眼看東西,看電視往前湊,頻繁眨眼揉眼等,有上述情況之一即應帶孩子去正規醫院檢查,以明確診斷。因近視是發育性疾病,在各年齡段都可能發生,因此3歲以上的孩子要定期檢查視力,一般每半年一次,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兒童患了近視如何治療?至目前為止,全世界無論中醫或西醫都在尋找良方。張莉醫生提醒家長不要相信某些非正規機構的宣傳,企圖通過各種治療來取代眼鏡。其結果隻會適得其反,進一步加深近視的度數。她認為目前兒童近視的治療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戴眶架眼鏡。當然,配鏡前一定要檢影驗光。

許多家長不願給孩子配眼鏡主要是認為眼鏡一旦戴上就不能摘掉,而且度數會越來越深。確實,兒童戴上近視眼鏡後不可能再摘掉了,但醫生指出,眼鏡度數的加深絕不是因為戴眼鏡造成,無論是否戴鏡,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的前後徑增長,近視度數也相應加深,如果配戴合適的眼鏡,用眼時沒有太大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阻止近視度數的加深。相反近視眼不戴眼鏡,眼睛容易疲勞,那麼近視的加深速度會更快。鑒於近視度數的加深與年齡有一定的關係,醫生建議患兒每學期檢查一次矯正視力,如矯正視力低於0.8應及時調整鏡片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