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篇 環境與孩子成長2(1 / 3)

家庭噪音影響孩子的健康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家用電器走進千家萬戶,尤其是耐用電器,如電視、音響等正在向大功率、多功能發展。人們在充分感受這些現代文明的同時,也給自身特別是兒童帶來一定的危害,由這些電器造成的家庭噪音就是其中之一。

據科學家測定,由電視機、錄音機所產生的噪音可達60至80分貝,洗衣機為42至70分貝,電冰箱為34至50分貝,高聲說話為60分貝。而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居民區的環境噪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應低於45分貝,若超過這個標準,便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兒童因身體尚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各組織器官十分嬌嫩和脆弱,因此噪音對他們的危害更為嚴重。

醫學專家研究認為,家庭噪音是造成兒童聾啞的病因之一。據臨床醫學資料統計,若在八十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聾啞者可達50%。另外,經常處於噪音中的兒童,可使眼的屈光度和敏感性降低、瞳孔散大、眼痛、眼花、視力下降等。

由於噪音的惡生刺激,兒童可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乏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症狀和惡心、欲吐、胃痛、腹脹、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症狀。因此,噪音是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的大敵。有關調查和研究發現,在吵鬧環境中生活的兒童,其智力發育要比在安靜環境中低20%以上。

日本科學家曾對1000多餘例初生嬰兒進行體格檢查,發現在吵鬧環境中生活的嬰兒體重普遍比在安靜環境中的嬰兒輕。營養學研究發現,噪音還能使人體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穀氨酸、賴氨酸等必需營養物質的消耗量增加,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

要消除和減輕噪音對兒童健康的危害,就應嚴格控製家用電器和其他能發聲響器具的音量和使用時間。購置家用電器時,要選擇質量好、噪音小的。其次是家電不宜放在臥室時,幾種家電也不宜同時啟用,更不能在故障下啟用。有條件的可安裝在隔音間。三是在庭院內或居室周圍多養花、植樹、種草,這樣既可美化、淨化環境,又可吸收、疏散和消除部分噪音。四是家庭成員之間,要盡量做到不爭吵、不喧嘩、適當控製娛樂時間。

寶寶在家安全嗎?

最近,北京市衛生局婦幼處和北京市婦幼保健院將在全市城八區內的80個幼兒園中聯合開展“強生家長安全健康學校”活動,希望通過對家長的教育來降低兒童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給我們的孩子更好、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來自北京疾病控製中心統計的數字表明,2002年北京有126名兒童因為意外傷害而死亡,其中交通事故、中毒、溺水是前三位。這就意味著去年有126個家庭因為意外傷害而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這對於目前大多數隻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同時,除了死亡的孩子之外,還有更多的孩子因為傷害而致殘。

毫無疑問,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的安全。但是人們通常認為會出意外的地點,比如:上下學的路上或學校的戶外活動場所並不是事故最常發的地區。相反,有資料表明,25%以上的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裏,甚至就在父母的眼皮底下。也就是說因意外而受傷的4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是因為父母的不謹慎或對意外傷害預防的不了解而在家中發生的。所以,讓家長們學會認真看護,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環境,並學習意外發生後的處理辦法是預防和減少兒童意外傷害的當務之急。試試下麵的小測試,幫您找出家庭裏的“安全陷阱”。

1.地麵是否保持幹燥?特別是廚房、洗手間和陽台?

2.藥品或化學品(成人/兒童用藥品、酒精、汽油、清潔劑、農藥以及酒)等有沒有放置在上鎖的抽屜或箱子中?

3.窗台邊有沒有可攀爬的凳子、桌子?

4.窗台上是否安裝了欄杆或窗戶,是不是兒童不易開啟的?

5.家中的點火用具比如:打火機,火柴、煙火等是否放在了上鎖的抽屜中?

6.成人用的帶尖頭的用具和小件物品,比如剪刀、刀具、針、珍珠項鏈、筆帽等有沒有放在上鎖的抽屜中或兒童不易取到之處?

7.電插座是否加蓋?

8.家中的暖瓶或飲水器是否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處?

9.家中低的桌子如茶幾等的四邊是否為圓角?特別是玻璃的桌子。

10.化學製劑如酒精、汽油、清潔劑、農藥等是否避免裝在飲料瓶中?

11.家中是否裝有一氧化碳測量器?

12.是否把急救電話(999/120)以及急用電話號碼放在電話機旁?

13.家長是否讓孩子單獨留在家?(比如孩子睡著時)

14.家長是否會急救措施?

以上的14道測試題中,“是”的答案越多,您的家居環境對孩子就越安全,否則您就需要逐條檢查一下您的周圍,盡量為孩子減少不安全因素,讓他們能健康、安全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