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篇 環境與孩子成長3(2 / 3)

細心嗬護孩子的心靈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聰明、活潑可愛,但孩子良好的心理狀態、心理素質的塑造,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細心嗬護,當孩子出現以下異常行為的時候,不要指責孩子不聽話,而應及時帶孩子去專業機構接受心理谘詢。

學校恐怖症兒童對學校過分恐懼,拒絕上學,但無其它違紀行為。在上學前和上學時,表現為心慌、頭痛、腹痛、嘔吐、尿頻等症狀。在家休息時和節假日,上述症狀消失。

多動症是最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有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響學習。

抽動症指局限於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二組肌肉出現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吸鼻、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

學習不能症。指一類在學習能力上有一種或幾種不足的特殊兒童,在聽、讀、講、寫、算等方麵的能力比同年齡的兒童低下。一般智力正常,雖也用功,但成績不好,常留級。

考試綜合症指在考試前或考試時,出現較為嚴重的緊張恐懼,如麵色潮紅、全身出汗、兩手發抖、心悸胸悶、頭暈腦脹、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使原來熟記的內容,一時無法“回憶”,導致考試失敗。

神經性厭食指一種以厭食、消瘦、虛弱為特點的心理疾病。往往與平時愛打扮、追求苗條、盲目節食的不正常做法有關。

神經性尿頻指每天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規正常的一種心理疾病。排尿次數可以從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著以後尿頻消失,睡眠前、吃飯時、上課時尿頻加重。

兒童恐怖症指對一種特定的情景、事物產生強烈的恐懼或緊張感。雖經勸慰,但不能消除,雖知不必要,但在相同的情況下,又要反複出現,難以控製。兒童強迫症指一種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反複呈現的行為或觀念,常伴焦慮和恐懼。

口吃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兒童在5歲前發病,也最易在幼兒期糾正。

兒童癔症這類兒童大多具有自我為中心、富於幻想、易受暗示、情感不穩、易走極端的性格特點。常常在自尊心受挫、人格受辱、家庭不和、同學爭吵的刺激下發病。多數表現為情感暴躁,如躺地打滾、哭鬧不止、四肢舞動,少數表現為癔症性失明、失聰或偏癱。

寶寶為何還不會笑

寶寶為何還不會笑

上次提問:我女兒73天,人工喂養,一直吃多美滋奶粉,現在每次吃120-150ml,每天6-8次,她的大便特別多,每天4-6次,每次量都比較大,為淺黃色,有時為條狀,有時為不成形的糊狀,好象都不是很幹燥,請問專家,吃配方奶的寶寶每天這麼多次大便是否正常,算不算腹瀉,有沒有必要換奶粉,因她肛門周圍潮紅,醫生檢察說還有肛裂,因此每次大便都要哭鬧另外,她現在還不會笑出聲,是否正常?請專家務必幫忙給我這個焦急的媽媽解答,我已經提過一次問了。萬分感謝

嬰兒專家回答:

奶量有些偏多,按孩子的月齡和奶粉說明書上的量適當調整一下,還可加服媽咪愛2-3天觀察一下。如有肛裂可在孩子排便後在肛門處塗一點紅黴素眼藥膏消炎。一般情況孩子56天就應會笑出聲,多與孩子作逗笑遊戲,提供發育環境,如仍不會笑出聲,應去兒保科做發育測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