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花季女孩的煩心事(2 / 2)

她的話比以前少多了,一談到吃東西她就顯得特別不開心。每天吃飯的時候我們家餐桌上的氣氛總是很僵、很緊張,大家為此經常弄得很不愉快。她好像根本無法理解我們做父母的心思。

那麼你們了解過她的想法嗎?

要說以前還了解些,但現在真有些不了解了。她總認為她現在書還能讀,對我們要她看病很反感。對現在這麼嚴重的情況她似乎苛不擔心,倒是我和她媽媽急得不得了,她媽媽經常偷偷落淚。

平時你們對她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我們一直都把她放在首位,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記錄了她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曆,為她的每一個變化而欣喜。幼兒園時我們就培養她學鋼琴、學畫畫;上學後經常為她請家教輔導;假期裏讓她學電腦、讀外語,抽空還陪她一起外出旅遊;甚至想過以後送她去歐洲她姨媽那兒讀大學。

她對這些安排如何反應的呢?

她一直是個好學生、乖女兒,我想她應該了解我們對她的希望,她也一直希望在同齡人中做最出色的一個。她以前從來沒提出過什麼反對意見,一直認認真真地讀書。隻是近來她情緒不好時,會說:“你們不要管我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但以她現在的情況,我們怎麼放心呢?醫生,你說我們該怎樣理解像她這種年齡段的孩子呢?

你女兒目前正處於青春期,這時候的她對人、對父母、對世界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變得喜歡自立,喜歡自己嚐試去做事,不喜歡被人教,喜歡有自己的房間,有自己的隱私。一方麵爭取自己練習的機會,一方麵漸漸地與父母疏遠,喜歡和同伴相處。因為軀體和心理方麵快速的發展,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特別是對自己的情感與欲望控製不好,會在心理上表現為幼稚與成熟這兩種較大幅度的徘徊,她希望別人能把她當做一個大人來看待,時時關心自己在與人交往時扮演何種角色,會不會被人接受,等等。假如她不被同輩們歡迎與接受,就會感到苦惱,並懷疑自己,對自己所表現的角色感到混亂,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這就需要家長根據她的特點靈活變通。

那麼我們做家長的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過分的保護和過分的放縱都是不合適的,可以尋找機會與她討論和交換意見,體會她所關心與需要的,要爭取她的信任與親近才能進行有效的幫助,讓她有機會學習獨立處理問題和思考的方式,不著重於矯正過去,而在於督促發展目前的適應能力以麵對將來。另一方麵,對其任性行為及時加以限製,減少她內心因無法自控而產生的擔心與焦慮。那麼是不是因為你們過多的期望和幹預,讓她無法滿足自我成長的要求呢?要是這樣的話就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可能會表現在各方麵,出現如進食、學習等方麵的問題。青春發育是人格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決定未來方向的緊要關頭。

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總希望能讓她少走彎路,可以一帆風順地、無憂無慮地成長。我們這一代經曆了太多的磨難與挫折,也缺少機會。所以,總感覺自己沒有達到的願望能在她身上實現。

應該說出發點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棵橡樹的種子隻要給它適當的溫度、水及陽光就會長成一棵橡樹,這是再自然不過的規律。你們家所擁有的溫馨、和睦、互愛互助的氣氛就如橡樹成長的條件一樣、其他過多的幹預恐怕隻會有拔苗助長之嫌。要知道,缺乏磨難的她永遠無法長成一棵真正的橡樹,隻能是溫室裏的花朵,以為外麵總是春天,麵對生活中的暴風驟雨,就會驚慌失措而偏離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