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的: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容易產生不平等的。如何讓不容易平等的個體真正地平等起來,是我們做父母的人應該去反思和主動做到的。在家長麵前,孩子要求平等是一種要求,但在孩子麵前,家長要求平等可以是一種行動。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中,家長是主動的,而孩子相對來說是被動的。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還等什麼呢?
慈愛的:慈愛是一種胸懷。是一種關愛所有生命的慈悲情懷。隻有這種情懷,可以讓我們忘記得失、忘記榮辱、忘記高低、忘記貴賤、忘記貧富。不管我們的孩子聰明與否,不管我們的孩子成績好壞,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否出人頭地,不管我們的孩子是否能夠揚名立傳,我們都用一樣的目光去注視他們,站在他們的身邊給予支持。隻要他們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和諧、快樂、幸福地度過他們的人生,沒有什麼是一定要的或者一定不要的,不是嗎?
理解的: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追求。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都是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價值的。你的價值觀是建立在你的世界上的,而孩子的價值觀也是建立在孩子的世界上的。如果你愛孩子,也要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如果你要幫助孩子,也要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來幫助他。每個人眼裏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選擇了和你不一樣的道路,我們也一定要理解他。
寬容的:當孩子蹣跚學步的時候,我們是允許他跌倒重來的,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孩子要經過很多次的跌跤才能學會走路,我們有這個信心;當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是允許他含糊不清地叫我們“大大和那那”的,因為我們的經驗同樣告訴我們,孩子要經過很多次的練習才能學會說話的,我們有這個耐心。可是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我們卻常常忘記了這個最起碼的規律。
我們不再允許孩子犯錯,我們也沒有耐心再給孩子一次機會。對孩子最好的鼓勵是:“沒有關係,再來一次!”對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孩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多麼希望,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一直有這樣的兩句話陪伴著我們!
正麵的:我們的潛意識是聽不懂“不”字的。如果我現在跟你說:“請你別想一隻藍色的蝴蝶”,結果會是怎樣的呢?你想的偏偏就是一隻藍色的蝴蝶。所以如果你想要讓孩子獲得一些積極正麵的行為,那麼請記得要用正麵的字眼來描述。“不要緊張”記得要說成“要放鬆”,“不要拖拖拉拉”記得要說成“要抓緊時間”;“不要亂扔東西”記得要說成“要保持整潔”等等。
所以我也建議每一條高速公路上的那些提醒標語也要改成正麵的提示語。而當孩子出現不理想的行為時,如果你加以負麵的強化,那麼這個行為出現的頻率也就會越高,這就叫負麵強化。而正確的做法是正麵強化,當他出現好的行為時,你才需要對他進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