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七)相親(1 / 2)

離家五年終於要回去了,我就把□□簽名改成“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暗示當年南下今日回歸,時光如水物是人非——文華看見就上網跟我打招呼,問我有什麼好事?聽說我即將回京讀書也很高興,讓我確定好哪天的飛機一定要告訴她,她好到機場來接我。

這幾年我們倆一南一北相隔千裏,卻一直保持□□上聯係,我早聽她說過顧儼,深知她這幾年和顧儼合租的種種糾結——春節她結婚時我正好參加完研究生全國統考,本來打算好趁著年假去參加她的婚禮,文華還讓我給她當伴娘,結果我媽突然住院,我隻好回家盡孝心了——幸好文華人緣好認識的人多,臨時換伴娘總算沒有出岔子。

我把項目做完後就定了機票,然後收拾東西退房子搬家——文華的婚紗照早傳給我了,所以雖然五六年沒見,我們倆還是在機場一眼就看到了對方,文華相貌沒怎麼變,不過氣色可比以前好得多了,人也胖了不少——我這才知道她已經懷孕三個月了。

文華不由分說拉上我先去她家——我知道她現在所嫁得人搬進了大房子,所以也不跟她客氣。一路上文華幸福滿溢,就問我有朋友了沒有——我這幾年獨在異鄉為異客,幾乎是嫁給了公司,天天加班拚命,還真沒顧上找朋友——其實也不是不找,碰不到合適的而已——每天接觸的就那麼幾個同事;看著不錯的都結婚了,沒結婚的我又看不上,所以就一直單著。

文華就嘮叨我:“27了,該提到日程上來了啊。”我一邊罵她跟我媽似的,一邊聽她八卦,然後很快被她套出我心目中的男人標準,文華一邊開車一邊感慨:“學曆別太低,經濟別太差,長得別太難看,人別太無聊——你這標準跟沒標準一樣啊。”

北上廣的大齡未婚青年都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知道哪個缺德的發明了許多詞來糟蹋我們——我不過27,四舍五入就成了“奔三”的人了;文華還說我這種“白骨精”最容易被剩下,一不留神就會從“剩女”變成“剩鬥士”!

回到家也一樣——當初上中學時我媽唯恐我談戀愛,現在我也算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而且這幾年我寄回來的工資我媽給我買了個房子,咱也算有房一族了,可我媽看著自家女兒卻跟嫁不出去的一樣——我統共在家呆了十來天,她托人介紹給我安排了三次相親。

我被我媽天天念咒一樣念得頭大,趕緊找借口說在社會上找不如到北大找——北大MBA十幾萬的學費,來這裏的同學自然非富即貴,我在那裏麵挑一個,素質不是更有保障?我媽和文華終於被我說服,我總算可以清淨了。

研究生公寓是兩人間,我室友是北京人很少過來住,所以基本上就跟我一個人的屋子一樣——北大是我從小的夢想,未名湖,博雅塔,還有那麼多的飽學宿儒,都讓重新回到校園的我興奮不已。

我媽催我趕緊在同學裏找個年貌相當的對象,結果開學兩個月讓我好生失望——這些同學裏固然不乏億萬富豪,卻都是三四十歲已有家庭的成功人士;沒結婚的絕大多數都是女生,有數的幾位單身男士也基本沒法看——想想也是,男人不像女人總要找個比自己強的才肯嫁,年薪二十萬以下隻怕讀不起北大的MBA,這麼有錢有勢的成功男士要是年過三十還沒找到老婆,那顯然不是產品有問題就是定位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