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輕鬆學好化學(2)
七、記憶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和物理數學這兩門學科最大的不同在於化學當中需要更多的記憶。沒有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記憶,再好的其它能力也難以發揮。為了避免大量記憶帶來疲勞感,也為了能更快地掌握需要的知識,使用一些適當的記憶技巧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在這裏就介紹幾個可能會有幫助的小技巧。
甲、簡化。化學方程式和化學理論有時候會顯得冗長,不方便記憶。這時候,學習者可以試著把需要記憶的內容進行簡寫,然後記下簡寫的內容。比如有人用“一點、二通、三加熱”,這一句話概括氫氣還原氧化銅的三個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再比如,用氧氣的實驗室製法中操作步驟每一步的第一個字作為提示點, “檢”、“裝”、“固”、“點”、“收”、“移”、“滅”,七個字就概括了七個步驟。如此一來,就大大減小了記憶量。
乙、圖表。化學知識常常會互相交錯,形成網絡。這種時候,動手製作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圖表來方便記憶就是一件很有幫助的事情了。筆者在學習物理化學的最後,就將經典物理化學的全部內容用兩頁紙的表格來概括,大大方便了複習和記憶。
丙、理解。化學的記憶不應該是死記硬背,而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對於問題的理解會消耗一點時間,但是理解之後記憶所需要的時間會大大減小。同時,沒有理解,單純的死記硬背下來的知識也不能在研究中真正發揮作用。
丁、趣味。對任何人來說,感興趣的東西永遠比不感興趣的東西更容易記憶。因此,記憶化學知識的時候,可以采用任何能夠讓知識變得有趣的方式。比如把知識點編成琅琅上口的歌訣,比如把抽象概念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除了以上這些,幫助記憶的方法還有很多。每個人的思維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也有著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讀者可以在嚐試各種不同記憶技巧的同時,摸索最適合自己的,為你所獨有的記憶技巧。有興趣的還可以把這些技巧進行相互交流,教學相長。不過,任何記憶的方法都離不開反複強化,因此時間和精力永遠是必要的。
八、堅韌
在所有的險峰,登山的人總是遠遠多於登上山顛的成功者,這點在任何領域都一樣,在化學領域當然也不例外。如果在途中因為路途艱辛而放棄,那就永遠失去了登頂的可能。化學家居裏夫人花了七年才提煉出一點點的鐳,這已經成為了科學家堅韌質量的一個代表事例了。作為有誌於化學的同學,當然也需要鍛煉自己堅韌不拔的品格,這樣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其實,即使不研究化學,在哪個領域又會不需要堅韌的品格呢?
不過,看看登山途中賞心悅目的風景,也是很有好處的。這一方麵可以補償攀登的辛勞,即使不能登頂也不至於一無所獲;同時,在視野之中,也有可能忽然出現了別的更適合自己攀爬的通往峰頂的小徑呢。
九、提問
學習、研究化學和學習研究其它自然科學一樣,需要發現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能否發現問題或能否提出好的問題標誌著他的學習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強弱,而研究過程中這更加是標誌了一個研究者的思維能力和研究水平。這種能力是需要訓練培養的。訓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a)逆向思維。對某些事實從反向進行思考,改變某一或某些事實的敘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為逆向敘述,從逆向提出問題。例如,學到了在化學變化中常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我們就可以從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隨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等現象的發生的反應是否一定為化學變化?”。
b)注意異同。比如,我們知道了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氫氣必須“早通遲撤”,而酒精燈加熱卻要“遲到早撤”,這個順序之間的不同是為什麼?再比如,有很多氣體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那麼它們之間是不是存在什麼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