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5 分娩與產後護理(1 / 3)

然地過去,寶寶的出生將為整個孕期畫上圓滿的句號。終於要和,腹中的寶寶見麵了,此時的孕媽媽和準爸爸們真是期待又興奮。但對於分娩的種種擔憂也困擾著孕媽媽,不過一切都將自

選擇生產醫院的QA

對於生孩子應該去哪裏這個問題,許多準父母幾乎從剛一懷孕就開始討論個不休,經常拿不定主意,疑問和擔心一大堆,生怕選擇不當會有什麼閃失。那麼,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醫院呢?

Q:我懷孕後一直在離家較近的一家醫院進行檢查,分娩時有必要換醫院嗎?

A:沒必要到處亂闖。隻要醫院的醫療水平令人滿意,可以從產前檢查,分娩直到產後隨診都堅持定期去一家醫院。這樣,醫生會有你在整個孕期,臨產前及分娩時各個方麵的詳細檢查記錄,對你的情況很熟悉。一旦在分娩時發生什麼情況,能夠很從容地做出處理。

Q:去婦產醫院生孩子好,還是去綜合醫院產科好?

A:兩者各有所長,據自己的情況定奪。婦產醫院或婦幼保健院,無論是醫院設備還是醫生的專業技術能力,都要比綜合性醫院更為全麵。因為這裏的產科麵對著很多的孕婦和分娩人群,整天都在進行產前檢查到分娩這一循環,所以技術非常專業,也非常熟練,還有專門從事新生兒疾病的診治醫生。並且,由於是專科醫院,為產婦提供的飲食和護理服務更為規範、周到,對新生兒護理也較細致,如剛一出生就開始進行撫觸或讓新生兒學習遊泳等。

但婦產醫院或婦幼保健院往往沒有設立內科、外科等科室,如果產婦合並一些內科或外科的嚴重疾病,如妊娠伴有糖尿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心髒病等,在處理上一般很困難。綜合性醫院在這些方麵就有一定的優勢,科室齊全,各科醫生的技術水平高,對於容易出現異常並發症的產婦來說,選擇綜合醫院較為適宜。一旦發生並發症,可以及時得到各個科室的會診和處理。

Q:我想去私立醫院生寶寶,這是個明智選擇嗎?

A:如果經濟條件好是個不錯的選擇。與公立醫院相比私立醫院有很多優越性,首先私立醫院的各種軟性服務非常到位,如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讓產婦感到親切,有助於情緒穩定,還能提供很溫馨舒適的單人產房。在這裏可以使產婦的心理壓力減輕,家人也能很方便地時時守候在身邊,甚至在所提供的廚房裏做點可口的食物。這樣,會對產婦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撫作用,可以幫助克服產痛,穩定情緒。可與醫務人員積極配合,順利分娩,避免不必要的會陰側切或剖宮產手術。並且,近幾年來從國外進入的私立醫院,各種設備和技術力量也很強。

另外,私立醫院的醫生還可將工作持續到晚上,這會使職業女性在產前檢查時十分便利。不過,私立醫院一般收費都很高,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但如果經濟條件好是個不錯的選擇。

Q:我聽說生孩子應該去口碑好的醫院,那麼怎樣了解醫院的口碑好壞呢?

A:向過來人多做一些了解。醫院的專業性如何,醫院的管理和醫生的水平怎樣。

可以先向熟人、朋友或親戚打聽一下,聽聽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曆,或是向在那裏生過孩子的媽媽了解,也可通過其他多種渠道收集一下有關信息,如住院條件如何、床位是否緊張、配餐以及費用、病房是否可以自由選擇,緊急搶救設備或血源是否充足、能否選擇分娩方法、分娩時丈夫能否陪伴、產後有無專人護理、會陰側切率和剖宮產率是否很高,新生兒的檢查製度是否完善、產後有無喂養專家指導等,這些都是評判一個醫院醫療和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Q:如何慎重地選擇一家能夠對孕婦和胎兒負責的醫院?

A:一般來說,助產院、母子健康中心:持有助產士資格的人所開設。適合希望在家中生產的孕婦。

醫院、診療所:容易和醫生建立強烈的信賴關係。但對突發狀況的應對能力可能不是。

婦產科、私人醫院:能和醫生建立強烈信任關係。如患有並發症的孕婦,必須和醫院協商。

綜合醫院:易和其他科醫生聯係,故發生並發症或有異常生產情況時都能應對,有十足的安全感。

醫學中心:醫學水準很高,故高危孕婦可放心。但無法指定同一醫生,且看診人數多,候診時間長。

Q:我是否能自主選擇分娩方法?

A:正常的分娩方法中有不用任何藥物的自然分娩和進行麻醉的無痛分娩。一般來說,選擇生產醫院的時候,也會同時選擇分娩方法。當孕婦來到產科待產時,要進行一次綜合檢查,然後決定分娩方式。值得提醒的是,選擇自然分娩的媽媽無法控製寶寶出生的時間,寶寶可能在夜間出生。而有的醫院在夜間不提供麻醉服務,所以選擇自然分娩的媽媽應該在分娩前仔細谘詢清楚相關規定。還有醫院是否提供助產分娩(由助產士一對一陪伴孕婦),是否可以由親人陪伴分娩,自己是否介意外陰切開術等,都要事先考慮到。

愛心提示

選擇分娩醫院

●無論是綜合性醫院還是婦幼保健院,最好選擇三級以及三級以上的醫院。

●需要多了解所選擇的醫院相關情況,如硬件設施、醫生的技術水平等。

●選擇醫院還應考慮居住位置。懷孕4個月後要經常去做產前檢查,如果路途太遠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負擔。

●即使醫院口碑再好,但如果太遠還是最好選擇附近的醫院,這樣不僅方便定期檢查,如果有什麼緊急情況還可隨時去醫院。

●高危孕婦要盡量選擇醫療條件較好、醫生醫療水平較高的醫院,這是產婦和胎兒健康安全的保證。

入院分娩,你準備好了嗎

選擇好了要生產的醫院,就該做好入院的準備工作了。

了解入院準備常識

○及早確定分娩醫院,最好選擇一直做產前檢查的醫院,盡量不要在臨產時臨時改變分娩醫院。了解清楚從家到醫院的交通狀況和路線,包括做好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夜間等特殊時間段怎樣及時到達醫院的準備,並且能正確估計出路上需要的時間。

○出現分娩先兆不要驚慌,隻有破水需立即臥床並及時去醫院;出現陣痛和見紅不必急於上醫院,可以從容準備所需物品,並洗一個澡,一旦入院最少也要一周不能洗澡。

○提前了解分娩醫院的住院流程,包括病房情況、床位價格、入院所需手續及押金多少等,這樣就可以做到心裏有數。

○醫院一般都會給產婦和寶寶準備一些物品,可各個醫院又不相同,最好提前打聽清楚需要準備的物品。

○最重要的物品千萬要放在一起,包括掛號證、就診卡、圍產手冊、現金或者銀行卡。

○住院後一般不允許陪護,所以不要忘記隨身帶好手機,並且充好電,這樣可以方便和家人通報情況。

○出現臨產征兆去住院時,產後用品和寶寶的物品可以先不帶到醫院,等到分娩後再讓家人送來。

○去醫院前盡可能多吃些東西.即便陣痛已經很強烈,也不能不吃東西,因為分娩的過程是很耗費體力的,必須有充足的體力做後盾。

○臨產征兆隨時都可能來臨,所以要做好看急診的準備。事先要熟悉醫院的布局,知道急診室在哪裏.怎樣進行急診掛號,以免到時候因為不熟悉情況而耽誤時間,白跑冤枉路。

分娩關,準爸爸與孕媽媽一同度過

雖說分娩是痛並快樂的事情,但在這時產婦往往會不知所措,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的情緒,使分娩變得不順利。怎樣放鬆身心輕鬆度過分娩關?如果在生寶寶之前對整個分娩過程有所了解,將會有助於你順利生出寶寶。

順產的分娩過程,是指順利地從陰道自然娩出胎兒的過程,一共包括三個產程。

第一產程

第一產程是指從腹部開始出現規律性陣痛,宮口逐漸擴張,直至擴展到10厘米,即宮口開全的過程。對於第一次分娩的產婦,這一階段大約經曆10~12個小時,經產婦大約經曆8個小時。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第一產程曆時最長,也以越來越頻繁的腹部陣痛而最為痛苦。

產程解讀

在前8個小時裏,子宮頸口開大的速度較慢,隻開到3厘米左右。一般來講,規律性宮縮表現為產婦每隔六七分鍾出現一次宮縮痛,每次持續30秒以上,產婦常有腰酸及腹部下墜感。隨著產程進展,子宮收縮越來越強烈,即陣痛間隔越來越短,持續時間卻越來越長、疼痛越來越厲害,導致子宮頸口開大速度迅速加快,大約4小時左右子宮頸口完全開全,胎兒就能夠從這裏通過了。

應該怎樣做

肛門檢查

為了了解產程,醫生每隔2~4個小時會給產婦做次肛門檢查。通過肛門檢查,可以間接了解子宮頸口擴張的大小及胎兒先露部下降的程度,是十分必要的檢查。

一般來講,產婦要接受3~5次這樣的檢查,如果有特殊情況還要增加檢查次數,但頻繁的肛門檢查可能會使產婦的肛門充血、水腫,出現疼痛等不適,因此有些產婦不願意配合醫生。但這些不適對胎兒沒有影響,產後會很快消失。為了順利分娩還是應積極與醫生配合。注意羊水狀況並報告給醫生

通常胎膜大多在第一產程破裂。一旦胎膜破裂,淡黃色或白色的羊水就會從陰道流出,產婦需要立即臥床並要馬上告訴醫生,使醫生可以及時進行記錄,並聽取胎心。

學習深呼吸

第一產程是產婦最為痛苦難熬的時期,產婦要聽從醫生的指導,在宮縮開始時做平時所練習的腹式呼吸,以減輕腹痛,不至於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使疼痛感加重,影響子宮有效地收縮,使產程延長或發生難產。方法為采取側臥位,在陣痛開始時均勻地張大嘴,大口地吸氣和呼氣,並隨著宮縮加強加深呼吸,在陣痛間隔時停止這樣的呼吸,換成最舒適的姿勢做普通方式呼吸,並盡量多休息。

放鬆心情

妻子應放鬆心情,不要總想著自己還得忍受多久這討厭的疼痛。對待疼痛要有積極心態,不必害怕、焦慮,要進行自我暗示和自我安慰,反複對自己說:“我不感到痛,我很順利,我每痛一次就是向目的地前進了一步”。

產婦要善於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與人交談、聽音樂、唱歌或看電視節目等。

第一產程引起陣痛的3要素

要素1:子宮收縮的疼痛

子宮由肌肉組成,在陣痛間歇的過程中會變得鬆弛,當一波波的陣痛來臨時,子宮會變得緊繃。

要素2:胎兒壓迫骨盆神經和骨骼的疼痛

胎兒降到產道時,腰、臀以及大腿等部位會開始逐一產生疼痛感。

要素3:胎兒通過產道時的牽引性疼痛

子宮口、產道以及會陰等處的柔軟度都有其伸展的極限,當其組織與皮膚受到胎兒下降的牽引時,會格外疼痛。

準爸爸可做的事

在產程第一階段,準媽媽大部分都還處於待產的狀態,準爸爸在這時可以進行以下幾項工作,給予待產的準媽媽一些心理支持。

補充水分

準爸爸隨時詢問準媽媽是否需要補充水分,最好在水杯中附上支吸管,讓準媽媽可以輕鬆地攝取水分。觀察子宮收縮與胎兒的心跳

觀察床邊的胎音以及陣痛監測器,來了解母體與胎兒的狀況。

找機會給妻子補充能量

在宮縮陣痛間歇,丈夫要注意勸導妻子吃一些熱量高並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雞蛋、麵湯等。同時,讓妻子注意多喝一些水,抓緊時間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繼續“戰鬥”。

提醒妻子排尿

產婦應該每2~4小時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和胎兒先露部下降。如果產婦感到排尿困難,要及早告訴醫生,以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協助如廁

由於在待產的過程中會因為陣痛使如廁較為困難,準爸爸可以陪同準媽媽如廁,減輕準媽媽的困難。

協助更換產墊

在待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會在媽媽的臀部下方墊上一層產墊保持被褥的清潔,準爸爸可以在旁隨時觀察產墊的狀況,提醒護理人員前來更換。

輕按腰部減痛

準爸爸可以握拳,以手指背麵輕壓產婦的背部,可以有效地舒緩疼痛感。

愛心提示

水中分娩的優勢

許多產婦喜歡並選擇“水中分娩”是有原因的,因為泡在溫水裏人的身心一般會比較鎮靜放鬆,由於陣痛,體內產生的引起血壓升高、產程延長的應激激素分泌就會減少。而水的浮力讓人肌肉鬆弛,可以把更多的能量用於子宮收縮,這些都可加速產程,縮短生寶寶的時間。在水中活動也比在產床上自如,采取一些不同的姿勢幫助骨盆鬆弛,盆底肌肉放鬆,促進宮頸擴張,讓胎兒更容易通過產道。對於新生兒來說,水中的狀態與在母體內泡在羊水裏的感覺很類似,可以形成感覺的過渡。另外水中分娩的時間較短,能減少對母親的傷害和嬰兒缺氧的危險。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也稱娩出期,是指胎兒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為止。對於初產婦來講,這個階段大約需要1~2小時,經產婦大約需要數十分鍾至1小時,產婦是在產床上度過這一階段的。第二產程雖然比第一產程時間短了很多,但卻是整個產程中最關鍵的時期。

產程解讀

這時,子宮大約每隔1~2分鍾收縮一次,每次大約持續時間長達50秒至1分鍾,宮縮間歇大約僅1~2分鍾。雖然宮口已經開全,但由於產道的外側被骨盆的骨頭包圍,寬度隻能讓胎兒勉強通過,所以產婦必須有效地用力,才能使胎兒順利通過。陰道、外陰已做好了充分伸展的準備,借著產婦用力,胎兒的頭一邊在產道裏回旋,一邊隨著子宮收縮從子宮口向陰道下降,然後沿著陰道逐漸接近外陰出口。這時,狹窄的陰道口由於具備充分的伸展性而擴大,可以協助胎兒一口氣滑出。胎兒娩出後,產婦馬上感到輕鬆。

應該怎樣做

配合宮縮用力

一次宮縮時大約要用力3次,產婦要遵照醫生的指導,在宮縮時務必配合用力,不要在意自己的樣子有多難看,這樣才能使用力達到最佳的效果。

憋氣以增加腹壓

強烈的宮縮陣痛,迫使產婦不由自主地向下用力。這時,產婦要雙手抓住產床邊上的扶手或丈夫的手,隻管放心地像平時解大便那樣向下憋氣,憋氣時間越長越好,以增加腹壓,協助胎兒娩出。

注意休息

在宮縮停止時產婦要立即全身放鬆休息,不要用力。這時用力不僅沒有作用,反而會使產婦精疲力盡,影響順利分娩。應該趁機做2~3次腹式深呼吸,為下一次宮縮時的用力做準備。

不必收縮肛門

胎兒的頭在產道裏回旋,並隨著子宮收縮向產道出口前進,使產婦不自主地使勁憋氣,產生想排大便的感覺,甚至會有憋不住的感覺。這是胎頭向下壓迫所致,不必因擔心而收縮肛門,這樣會影響胎頭下降。

改用力憋氣為反複哈氣

當胎先露部出來,即產婦感到下邊有東西堵著時,聽到醫生的指示後立即把雙手交叉在胸前,改用力憋氣為反複短促的哈氣。

提醒一點,此時絕對不可用力,也不要隨意扭動臀部,要靠子宮本身的收縮使胎兒自然娩出。這時,即便輕微地用力或發出聲音,都會使胎頭飛速地從陰道口滑出,造成意想不到的會陰裂傷,甚至撕裂肛門。

擺好姿勢

由於胎兒就要從產道娩出,即使再不舒適也要注意保持仰臥、雙腳盡量張開、膝蓋彎曲的姿勢,以方便醫生協助分娩。

愛心提示

產婦在開始用力後,由於呼吸加快特別容易感到口渴喉幹。最好通過吸飲的方法,喝一些紅茶、果汁等飲料潤潤喉嚨,以免產生煩躁感,不利於分娩。

第二產程期正確用力3重點

重點1:臉部

收縮下巴,盡量放鬆臉部的肌肉。陣痛開始時,應睜開眼睛看著肚臍,收縮下巴將嘴巴閉緊。由於臉部用力無法有效幫助胎兒娩出,因此要盡量避免咬緊牙根或皺眉頭。

重點2:背部

背部與腰部要緊靠著分娩台,用力時手要緊握著扶手或握杆,手臂和肩膀盡量放鬆,將力量傳到下半身。

重點3:腳部

腳底應緊貼著腳踏台,腳跟用力踩,就能順利使出力量。兩腳盡量張開,對於胎兒娩出有很大的幫助。

準爸爸可做的事

寶寶就要出來了,準爸爸的心情一定是非常激動而緊張的,但作為男人,一定要保持冷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陪伴產婦的左後方

準爸爸在陪產的過程中,可站在產婦的左側方,給予支持、鼓勵。

補充水分

在娩出期的過程中,產婦耗費相當大的體力,準爸爸可以用棉花棒蘸上開水,擦拭在產婦的雙唇上,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協助用力(握手)

準爸爸可以緊握產婦的手,讓產婦更容易使力。由於產婦看不見胎兒娩出的狀況,準爸爸可以隨時告訴產婦目前的生產狀況。

照相或錄像留念

對許多準爸媽而言,生產是一次讓人難忘的回憶,準爸爸可拍下或錄下生產的過程,作為日後珍藏的回憶。

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也稱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為止,一般經曆10~15分鍾。一般不超過30分鍾。

產程解讀

胎兒娩出後,產婦頓覺腹內空空,產道也如釋重負。宮縮暫時停止,子宮逐漸縮小,羊水全部流出。沒不久,胎盤自動地從子宮壁上剝離、娩出,此時已沒有劇烈的腹痛。胎盤娩出後,由於整個過程消耗了極大的精力和體力,產婦就像跑完了一程馬拉鬆,身心疲憊不堪,但內心充滿了幸福與喜悅。

此時,產婦可以放鬆休息了,醫生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產道有無裂傷,並進行相應的處理,陰道分娩的全過程就此完成。產後要暫時留在產房,觀察子宮有無大量出血,測量血壓和脈搏。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產婦才會被送回房間休息。

應該怎樣做

不要用手去碰下腹部

在胎盤尚未娩出之前,產婦不要用手去碰觸下腹部,以免刺激下腹造成子宮頸口反射性地收縮,阻礙胎盤順利娩出。

盡量地張開雙腿,利於醫生處理

胎盤娩出之後,在外陰部消毒前,產婦要盡量將雙腿張開,以方便醫生進行處理。

積極配合醫生縫合傷口

胎盤娩出後,如果產婦會陰部有傷,醫生要馬上進行縫合。為了更好地讓醫生處理,雖然非常疲累,但要繼續忍耐,並采取醫生要求的姿勢,堅強地與醫生充分進行配合。這樣才能方便醫生縫合陰道壁及陰道入口的傷口,不至於使日後的性生活受到影響。由於會陰在分娩時受到極大壓迫,所以不會感到太疼痛。

準爸爸可做的事

產程進入第三階段時,胎兒已順利娩出,胎盤也趁著微弱的陣痛一同娩出。此時的陣痛感變得較為緩和,產婦可稍作休息。

觀察媽媽產後的狀況

產後需到觀察室休養並觀察約30分鍾,以防產後大出血或其他的意外狀況,爸爸可隨時協助觀察媽媽產後的狀況。

協助哺喂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