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會讓自然生產的媽媽在產後進行照看寶寶的工作,爸爸可以在旁協助媽媽哺喂母乳。
愛心提示
住院期間準爸爸的工作
產後住院期間是產後婦女生理、心理都較為虛弱的階段,很需要身旁的親友給予協助與鼓勵。這時,爸爸一樣可以繼續提供貼心的協助
●幫妻子按摩子宮
為了增加子宮的收縮使惡露排出,爸爸可以向護理人員學習子宮按摩的技巧。
●準備會陰衝洗瓶
產後的會陰傷口照護與清潔也是重點之一,爸爸可以在衝洗瓶中裝入溫開水,使產後媽媽方便清潔。
關於剖宮產的QA
根據國外一些媒體的報道,發達國家的女性選擇剖宮產的比率在20世紀70年代是5%,現在一些國家已經超過50%。據我國計劃生育部門的統計顯示,我國的剖宮產率也已達到了40%~60%。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很多選擇剖宮產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剖宮產可以避開陣痛的疼痛;剖宮產可以更安全;剖宮產可以減輕骨盆承受的壓力……與自然分娩相比,剖宮產真的有這麼多的優勢嗎?
Q:為什麼剖宮產率提高這麼快?
A:首先,是因為醫療水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有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髒病等)的女性也願意嚐試懷孕和分娩,而這些高危產婦更有可能需要進行剖宮產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媽媽和寶寶都安全。其次,是現代的促排卵藥物導致了多胞胎數量的增加,而多胞胎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分娩的。還有一點,目前醫患關係的緊張,也導致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即使有希望,醫生也不願意幫助產婦進行自然分娩,間接地導致了剖宮產率的上升。
Q:剖宮產會減輕骨盆承受的壓力嗎?
A:隻能略微減輕骨盆的壓力。如果用點數來表示,10個點表示骨盆所承受的所有壓力總和——從懷孕到分娩的整個過程中:在懷孕中要承擔其中的8~9個點,而在分娩時隻是1~2點。也就是說,通過手術隻能減輕很小的一部分壓力。而在剖宮產後,還會有一些後遺症出現,例如小便失禁、子宮和陰道下垂。
Q:通過剖宮產出生的寶寶會更健康嗎?
A:這取決於寶寶自身的情況。對於早產兒來說,他幾乎沒有足夠的力氣通過“漫長”的產道,因此剖宮產是開始生命之旅的相對簡單的方法。對於預產期來臨前發育得非常健康的胎兒,如果通過剖宮產出生還會有一些弊端。與通過產道擠壓出生的寶寶相比,他們發生呼吸障礙的概率會高出兩倍。另外,自然分娩的媽媽身體內會分泌出一種激素,既可以幫助媽媽緩解疼痛,也可以幫助寶寶放鬆。如果是剖宮產,這種激素就會比較缺乏,因此,通過剖宮產出生的寶寶會覺得更疲倦。
Q:剖宮產能減少媽媽和寶寶的危險嗎?
A:今天的剖宮產手術已經不像以往那樣複雜,但是它畢竟是一項大手術,手術後仍然會留下傷口和疼痛。雖然發生並發症的風險並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常見的並發症有對麻藥過敏、失血過多、術後感染、疼痛等等。另外,剖宮產後通常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恢複過來,而自然分娩幾乎一兩天內就能感覺良好。
產後3種分娩情況自我護理法
因為分娩方式的不同,產後新媽媽的情況也各不相同,隻有悉心護理才能使身體迅速複原。如果孕媽媽能在孕期提前學習產後不同情況下如何進行自我護理,將對產後恢複十分有利。
自然分娩自我護理
及時排尿
新媽媽在產後6~8小時要及時排尿,這是產後恢複期的一件大事。一旦發生尿瀦留,膨脹的膀胱可能會影響子宮收縮,不利於產後恢複。排不出尿時打開衝水器,以流水聲刺激膀胱排尿。若是這樣還不行,就要告之醫生導尿。
采取科學的臥姿
為了防止子宮向一側或向後傾倒,新媽媽要經常變換躺臥姿勢。正確的做法是,仰臥與側臥交替,從產後第2天開始俯臥,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鍾。產後2周,可采取胸膝臥位,促進子宮盡快複位。
讓身體保持清爽衛生
會陰部無傷口,疲勞基本恢複,產後3天可開始洗浴。衛生間要溫暖,水溫以34℃~36℃為宜,時間不可過長,以淋浴為宜。浴後丈夫應趕快幫助擦幹身體,頭發未幹時不可結辮,也不可立即就睡,否則易引起頭痛,可用熱風吹幹頭發。
居室幹爽舒服
居室裏的陽光要充足,任何人都不可以在這裏吸煙。無論春夏秋冬,每天都要定時開窗換氣,使居室裏總是保持新鮮的空氣。天氣過於炎熱時,為了避免新媽媽中暑,可用電風扇或空調來降室溫。但不可把溫度降得過低,以免新媽媽和小寶寶受涼,患上傷風感冒。
充足的休息
新媽媽在分娩時消耗了很大的體力,加之出血、出汗,產後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除了晚上要保證8~9小時的睡眠,日間也應安排2個小時的午睡。這樣有助於體力恢複,並可提高食欲,促進乳汁的分泌。
著裝薄厚適中
產後身體大量出汗,內衣宜穿吸水性較強的棉製品,外衣要柔軟透氣。炎熱季節不一定非得穿長衣、長褲,這樣容易生熱痱或引起中暑。穿布鞋,鞋底不要硬,跟鞋不要高,否則易引起新媽媽的足底、足跟或下腹發生酸痛。
切忌身體受風受涼
新媽媽在產後分解代謝旺盛,出汗多,毛孔經常打開,加之氣血兩虛,如果身體受風寒侵襲,如被電風扇、空調或穿堂風吹著,或是用較涼的水洗手、洗東西,就會使風寒滯留於肌肉和關節中,日後常引起酸痛或月經不調。另外,不要光著腳或穿過薄的絲襪,著涼後也很容易感冒。
內衣內褲天天換洗
產後頭幾天新媽媽的汗液和乳汁常常沾濕衣服,血性惡露也較多,常把內衣內褲弄髒。因此,在產後的10天內,內褲、內衣要天天換,天天洗,以防引起皮膚和生殖器官感染。每次如廁後用溫清水洗外陰,勤換衛生護墊。
留意觀察惡露變化
惡露一般持續3周,初期是咖啡色,進而逐漸顏色變淡。流量減少。如果惡露中有血塊、出血量增多或有不好的氣味,排出時間過短或超過3周,表明子宮收縮不良或有感染,應該及時看醫生。
盡早下床多走動
新媽媽會陰部無裂傷、疲勞已消除、身體沒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產後12小時便可坐起進餐、進水,24小時後可站起來為小寶寶換尿布。起床第一天,早晚先在床邊坐半小時,第二天起在房間裏慢慢地走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鍾,以後逐漸增加活動次數和時間,半個月後開始做些輕微的家務。
會陰側切術自我護理
保持會陰部清潔
不論是自然撕裂,還是切開的傷口,一般都可在3~5天愈合,每天要用溫開水衝洗2次:為防止傷口汙染,每次便後用新潔爾滅消毒棉擦拭衝洗外陰,大便後切忌由後向前擦,應該由前向後,還須再次衝洗;注意勤換衛生護墊,避免濕透。
防止會陰切口裂開
不宜在拆線當日出院,傷口裂開多發生在傷口拆線的當天,回家後傷口裂開會給處理帶來麻煩。
發生便秘時,可用開塞露或液體石蠟潤滑,尤其是拆線後頭2~3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動作;解便時宜先收斂會陰部和臀部,然後坐在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會陰傷口裂開。
坐立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既可減輕傷口受壓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表皮錯開;避免摔倒或大腿過度外展而使傷口裂開。
避免傷口發生血腫
產後最初幾天,新媽媽宜采取右側臥位,促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不致內積而形成血腫,影響愈合,也可防止惡露中的子宮內膜碎片流入傷口,日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待4~5天後傷口長得較為牢固,並惡露難以流入時,便可采取左右輪換臥位。
剖腹產術後自我護理
剖腹產手術對產婦身體會有一些損傷,所以產婦應懂得一些自我保健常識,以利早日康複。
手術24小時後下床活動
產婦術後24小時就可下床走動,能增加腸蠕動,早排氣,防止腸粘連及血栓形成。經過活動,血循環加快,促使子宮收縮,也有利於傷口早日愈合。
注意飲食
合理飲食是產婦康複的一個重要保障,術後產婦要擔負喂養嬰兒的重任,更應注意飲食,遵醫囑進食。開始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麵條湯、雞蛋湯、粥等。在腹脹排氣前不能吃產氣多的食物,如甜食、牛奶、黃豆及豆製品;排氣之後可以和一般正常產婦一樣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另外,手術後不要吃魚,因魚類含有一種EPA的有機酸物質,有抑製血小板凝集作用,阻礙術後止血和刀口愈合,剖腹產後也不要吃人參,人參會使傷口長時間滲血,不利於傷口愈合。
注意刀口有無感染
保持傷口部位周圍的清潔,癢時不要搔抓,以防傷口感染化濃。如傷口疼痛並局部發硬,用手摸有波動感,說明刀口感染化膿,應及時診治。
注意衛生
產婦剖腹產後機體抵抗力低,如不注意衛生易引起感染。產婦除照常刷牙、洗臉、洗手外,衣服也應勤洗勤換,衛生用品則要經常消毒、及時換。
不要過早地將刀口部位形成的痂皮揭去。在傷口拆線前用溫水擦洗全身,拆線後即可洗澡,以淋浴為好。
不同體質新媽媽康複小秘方
產後是新媽媽重塑身心的關鍵時期,內分泌係統會因懷孕、分娩而麵臨新的大調整,這時可塑性最強。因此,要根據新媽媽不同體質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調整方案進行調理,才能事半功倍。
巧妙識別新媽媽不同體質
血液循環不良型
在經期前會出現小腹脹,一到經期就會便秘。經血顏色暗沉、黏稠,經血量多,經期會達7天以上。
遇寒怕冷型
平時一到經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覺;經痛嚴重,受寒感會更嚴重,但保暖後會覺得舒服一些;經期通常都推遲,常會持續7天以上;經血暗紅色,會夾雜像豬肝色般的血塊流出;特別怕冷,並發虛弱型的概率很高。
壓力過大型
經期前精神不安定,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不停地重複著,老是排氣或打嗝,容易長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在經期前會腹脹或腹痛,但月經一來以上症狀就會消失。
體質虛弱型
經期前腳會浮腫,且易疲勞,腰酸背痛,食欲不佳,容易感冒或拉肚子;經血淺紅色,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呈兩極化;經期短,若是並發貧血,月經就容易推遲;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更顯肥胖。
產後貧血型
容易頭暈,精神不集中,總是健忘,經期腹部不舒服,還會腰酸背痛以及並發各種不適;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很稀,經期很短,月經推遲的現象很嚴重,經常會拖到40天以上。
新媽媽不同體質康複法
血液循環不良型
運動法
產後1個月左右開始增加活動量,多走動一下,避免長時間坐臥,有意識地練習呼吸運動,並配合提肛動作,促進骨盆的血液循環。
飲食法
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如黑豆、木耳、黑棗、紅棗、紅小豆、紅糖水、紫米粥、紫菜湯等,益母草煮雞蛋也應經常吃,蔬菜最好加熱處理。可以喝些薑黃茶或玫瑰花、紅花、山楂茶等。
其他生活方法
○生活中洗衣做飯要用熱水,避免接觸涼水,尤其是行經前。
○少穿緊身牛仔褲,最好穿有彈性的褲子。
○養成睡前用溫熱水泡腳的習慣。
遇寒怕冷型
運動法
產後一個月就可以練習有氧運動了,比如快走、慢跑、做操、練習瑜伽等,都能起到緩慢溫和熱身的作用,同時提高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提高自身抗寒力。
飲食法
多吃溫性食物,如蘋果、桂圓、紅棗、紅糖、艾葉、生薑蛋;飯菜裏經常放些薑,養成晨起喝薑母茶與肉桂茶的習慣,如能持之以恒可以幫助扭轉寒性體質。
其他生活方法
○要做好日常保暖,可以穿厚內衣或厚襪。
○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腳來驅寒氣。
壓力過大型
運動法
產後一個月適當增加運動的量和力度,同時加上柔韌性的練習,最好配合平靜而愉快的曲調更能舒展身心,通過身體的運動釋放內心潛在的壓力和緊張。瑜伽功的練習和散步等運動,最適合這類體質的新媽媽。飲食法
多吃橘子、香蕉、西紅柿,喝茉莉茶、玫瑰茶、薰衣草茶。
其他生活方法
○房間裏多放些綠色植物。既能提高房間的含氧度,又增加了色彩,給人清爽的感覺。
○多聽些輕音樂。
體質虛弱型
運動法
產後1個月開始練習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散步、瑜伽功。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量,靈活掌握,如果感到疲勞就要適當減量,不適合做劇烈運動。
飲食法
三餐不能少,多吃易消化、營養均衡的食物。早餐一定要吃,因腸胃不好,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建議喝杜仲茶、高麗參茶和黃芪茶。
其他生活方法
○晨起和睡前練習深呼吸和叩齒運動,強化腎髒功能。
○睡前用幹毛巾摩擦全身,尤其是四肢、手足、腹部,能夠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感覺體力提高了,精力更加充沛。
產後貧血型
運動法
產後適宜采用散步、做操等運動量小的運動。
飲食法
多吃紅棗、紅糖、木耳、紅小豆、桂圓、動物肝髒等,平時可以喝大棗茶、枸杞茶,都會起到補血的作用。其他生活方法
○平常不要用眼或用腦過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飲食生活要注意補血。
○每晚應在12點以前上床,若是睡不著可以喝杯熱牛奶。
產後護發QQAA
從懷孕到生產,激素變得有些瘋狂,頭發也跟著受影響。頭發幹枯、掉頭發、頭皮屑、沒有光澤,又或者油油的。你是否也遇到了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呢?我們一起來解決!Q:我如何讓頭發恢複光澤?
A:分娩後,隨著雌性激素的下降,會導致頭發中的水分減少,因此頭發看上去幹枯、無光。另外,頻繁或溫度過高的電吹風、幹燥的大風、溫度的起伏變化都會從外部傷害頭發和頭皮。使得頭發看上去黯然失色。
泛醇、麥芽蛋白是幫助頭發恢複光澤的有效物質。但首先需要將頭發用香波徹底清潔,並且用清水漂洗幹淨。然後用1/4升礦泉水配上一小匙果醋或是半個檸檬榨成的汁,再清洗一遍頭發,以去除頭發上殘留的水垢(石灰殘留),讓頭發潤滑。最後,用含有泛醇、麥芽蛋白的護發素滋養頭發,再清洗掉,它們能使頭發變得蓬鬆、容易梳理。時間非常緊張的媽媽,可以選用那些不用清洗的護發產品。
Q:產後,我覺得我的頭發掉得很多,這正常嗎?
A:這在分娩後是很正常的,在皮膚學中被稱為分娩後脫發。其中的原因是,在分娩後,媽媽身體內的激素恢複到正常的水平,那些在孕期內因為雌性激素升高而長出來的頭發就會紛紛掉落。一般來說,如果每天掉100根頭發是不用擔心的,而在分娩後脫發期間則可能每天落下150根到400根頭發。此外,哺乳的媽媽也比不哺乳的媽媽要掉更多的頭發。這是因為與乳汁生成有關的泌乳刺激素縮短了頭發的生長周期。因而在停止哺乳後,掉頭發的數量也會因激素分泌的逐漸恢複而正常。
Q:怎樣能讓頭發顯得濃密呢?
A:用一些特別的產品。洗頭發的時候使用增發香波,可以在頭發周圍形成一層薄膜,從而使頭發顯得密實。將氨基酸、B族維生素、植物精華素調製在一起,每周做一次頭發護理,也能促進發根部位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刺激頭發更快地生長。還要避免使用含有蠟、油脂的發膠產品,因為它們將給頭發生長造成負擔。
Q:清洗頭發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A:每天采用正確的方法洗頭和選用合適的洗發水。
塗抹護發素的時候,最好塗在頭發的中部或尾部,而不要大量直接塗抹在頭皮上,以免造成毛囊堵塞,引發毛囊發炎。這樣不但不會洗壞發質,還可以及時清除油脂和汙垢,保持頭發整潔秀麗,令頭發更健康亮澤。
如何保存母乳
產假過後,媽媽們又要重新上班了,這時候就要麵臨儲存母乳的問題。擠出的乳汁究竟可以保存多久?冷凍後的母乳又該如何加熱呢?跟著我們的節奏,教你正確的保存和加熱母乳的知識。
母乳的保存期限
國際母乳會據多年的研究成果,列出以下時間表:
室溫保存
初乳(產後6天之內擠出的奶)
○27~32℃室溫內可保存12個小時成熟母乳(產後6天以後擠出的奶)
○15℃室溫內可保存24小時
○19~22℃室溫內可保存10小時
○25℃室溫內可保存6小時
冰箱冷藏室保存
○0~4℃冷藏可保存8天
冷凍保存
○如果是冰箱冷藏室裏邊帶有的小冷凍盒,保存期為兩周;
○如果是和冷藏室分開的冷凍室,但是經常開關門拿取物品,保存期為3~4個月;
○如果是深度冷凍室,溫度保持在0℃以下,並不經常開門,則保存期長達6個月以上。
為母乳解凍加溫
○冷凍保存的母乳需先將奶瓶放在冰水中解凍,再逐次加八成熱水,直到母乳溶解到適當溫度,再給寶寶吃。
○經過冷凍的母乳分層而不均勻,看上去有點發藍、發黃或者發棕色,這都是正常的。解凍後需輕輕搖動,再給寶寶吃。
○在冷藏室解凍但未加熱的母乳,放在室溫4小時內可以使用,放於冷藏室24小時內仍可使用,但取出後就不能再冰凍。
○母乳加溫時,放進熱水隔水加熱或用流動的溫水加熱最好,但是不可以放在微波爐或火爐上直接加熱,以避免過熱把母乳中的營養成分破壞。
○溫過的母乳30分鍾內不吃就要丟棄。
保存母乳時可能用到的工具和注意事項
○擠出的母乳存放在幹淨的容器中,冷凍時最好使用適宜冷凍的、密封良好的塑料製品,其次為玻璃製品,最好不用金屬製品。冷凍前需要將母乳在冷藏室內降溫。
○每次擠奶需另用一個消過毒的容器。但儲存的時候,幾次擠出來的母乳可以放在一起。冷藏奶可以與冷凍奶加在一起,切記新加的要比原來已冷凍的奶水少,以免已冷凍的被新加入的母乳解凍。
○將母乳分成小份冷凍,約60~120毫升為一份。這樣方便家裏人根據寶寶的食量給他喂奶,還避免了浪費。○在每一小份母乳上貼上標簽並記上日期。這樣你就不會遺忘這些長相相同的母乳都是哪天儲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