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

一個重視學習、善於學習、具有學習的優良曆史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什麼如今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義和實質是什麼?實踐中存在哪些突出問題?相應的對策建議是什麼?這些問題需要深度思考和重新解讀。

首先,深刻理解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動因。這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必須解決的一個思想共識問題,也是研究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課題的邏輯起點。我們認為,它著眼於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時代適應性和新的生存狀態。每一個組織都是在一定的環境裏麵生存、發揮作用的。政黨組織作為一個政治組織更是如此。政黨組織和它周邊的環境之間、和它所在的體係之間有一個互動關係。周圍環境變化了、體係變化了,政黨必須適應變化。如今,中國共產黨所處的環境已經發生並且繼續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從國際層麵來看,這種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集中體現出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科技職能化、社會信息化和信息網絡化等發展特征;從國內層麵來看,這種重大而深刻的變化集中體現出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階段性特征。這些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給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帶來的挑戰是全方位的和前所未有的。學習型政黨強調政黨的適應性,客觀上要求政黨具有社會變革的能力,政黨成員的一些觀念要轉變,政黨成員獲得的知識要更新,政黨的組織架構要調整。如果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既不能主動適應這種變化,也不善於學習和有效地應對巨大的挑戰,那麼,中國共產黨的生存必將麵臨挑戰。比如說,整個國家的改革和社會的發展進入了這樣一個階段和層次,如果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社會信息化和信息網絡化時代不提高自己的開放性,不能做出及時的反應,不能同社會組織之間進行及時的信息交換和溝通,不善於運用新興媒體通達社情民意、表達利益訴求、疏導公眾情緒和搞好輿論監督,黨的作用就有可能會下降。可以說,要解決國際國內新形勢下的所有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都不是以往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勝任的。這就是為什麼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全黨要努力學習,善於學習,學習、掌握和運用一切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這是中國共產黨走在時代前列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非常讚同王長江教授的觀點,即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強調的是政黨組織的一種時代適應性和新的生存狀態。

其次,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實質。這是全黨認識和理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義所在。學習型政黨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借鑒學習型組織理論的一個具體體現。學習型組織理論中的“學習型”是有特定內涵的,跟人們在一般層麵上對學習的理解是不同的。它突出強調政黨組織整體的新的學習形態。我們認為所謂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是指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按照黨中央提出和確立的共同願景要求,根據政黨組織所麵臨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不斷地進行政黨的理論創新、組織調整和成員素質提高來適應形勢和環境的變化,提高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對組織願景的認同,持續不斷地提升政黨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核心和實質在於:一是強調政黨通過增強時代的適應性來解決生存性問題。二是強調政黨成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對政黨的政治願景的認同問題。三是強調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性和有效性(實際問題包括兩個方麵:一方麵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另一方麵是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四是強調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持續性。解決實際問題不是一勞永逸的,是一個持續的長期過程。其目標是提升政黨的核心競爭力,保持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社會發展和進步。

再次,重點解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目前,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中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不能回避,需要研究和解決。

1.如何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與黨的其他建設的關係,即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與黨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製度建設、思想建設、廉政建設等其他建設的關係。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這個關係,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不僅達不到既有的目的,而且還會影響到黨的建設的其他方麵,不利於黨的建設的科學化。一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往往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同黨的其他方麵建設簡單地並列起來,僅僅把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作為黨的建設係統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看待,作為單獨的一項工作任務和提出具體的工作要求,形成實踐中的自成體係、相互分割狀態。實際上,無論是從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的精神來看,還是從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層麵來分析,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是以黨的建設科學化為統領的一個事關黨組織建設全局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應當貫通和融入到黨的其他方麵建設之中,黨的其他方麵的建設應當淋漓盡致地體現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本理念和精神,這直接決定和影響著黨的建設的其他方麵的方向、形式和效果。或者說黨的其他方麵的建設不能遊離或偏離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這條主線,相反,要把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基本理念和精神貫穿於黨的建設的其他方麵之中,形成相互呼應、貫通互動的格局。這本身就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需要迫切解決的大問題。

2.如何認識和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與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的關係。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中,有一種現象值得關注,就是把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作為建設馬克思主義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中之重。把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的重要環節和任務是正確的,但是,一些上級黨組織在給基層黨組織部署任務和要求時,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完全看成是基層黨組織的事情,結果造成了一些上級黨組織層層給下級組織提要求,最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任務都壓在了基層黨組織身上,這就出現了偏差。我們認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是全黨的事情,應自上而下,任何一級黨組織都不能例外。相對而言,黨組織的層級越高,任務越艱巨和繁重,因為上級黨組織除了要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外,還應為下級黨組織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和創造新經驗方麵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和幫助。如果上級黨組織不動,隻是指揮和命令下級黨組織去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其結果必然是下級黨組織隻能解決自己能夠解決的那部分問題,而需要上級黨組織領導、支持、統籌和協調才能解決的另一部分問題基層黨組織難以解決或解決不了。因此,我們建議以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為基礎,以創建學習型黨的各級領導機關為重點。在創建學習型黨的各級領導機關方麵,我們提出三點具體建議:一是實踐證明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在基層。上級黨組織應該積極支持、鼓勵、保護基層黨組織的開拓創新,寬容失誤,以保護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動力和活力。二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應建立和完善基層黨組織情況反映工作機製,使基層黨組織能夠及時把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它們不可以解決的問題報告、反饋給上級黨的領導機關,由黨的上級領導機關進行調查研究,給予政策指導和製度供給。三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應對基層黨組織的實踐創新及時進行經驗總結,並決定是否推廣,解決“久試不推”(長期探索嚐試、基層試點而不更大範圍推廣)問題。如果認為不宜推廣,那麼,就應適時要求基層黨組織停止探索。

3.如何認識和處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與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在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中,關於這個問題存在著定位不明的狀況。特別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中,往往片麵強調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個人的學習能力,或者幹脆把提高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個人的學習能力當做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全部內容和任務。我們認為這樣的認識和做法存在著偏頗。強調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提升學習能力,是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一個重要的層麵,但不應是全部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學習型組織非常強調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形成團隊的學習能力。提高團隊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深度彙談,其精髓是使信息在團隊內充分流通,通過信息的充分流通使團隊在探討中對問題認識達到新的層麵,碰撞形成新的思想觀點,從而為解決問題打開新的思路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特別需要在每個黨組織內部形成寬鬆、平和的思想交流、探討問題的良好氛圍和經驗分享的製度保障,其實質是以發揮黨組織功能為目標進行組織管理創新,使黨組織內部成員的黨員個人行為轉化為一種集體行動,黨員個人的能力轉化為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張曉燕)

(來源:《學習時報》2012年3月19日)

“學習型”的核心模式:鏈式學習

什麼是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黨隻是意味著更加重視學習,還是要有新的學習方式?這是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確定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問題”之後,人們在思考的問題。與此密切相關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學習型組織,或者說真正的學習型組織應該怎樣學習?不弄清楚這樣的問題,我們這方麵的創建或建設就會流於形式。

正視背景:信息化帶來學習大轉型

信息化帶來的學習重大轉型學習型組織是一個新的理念。從1960年代起,西方許多有識之士就對組織學習進行研究,在這一基礎上,1990年美國學者彼得·聖吉出版了《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集這方麵研究之大成,此書的暢銷使得學習型組織理念在世界上廣泛傳播。

學習型組織的研究和傳播同信息化發展是同步的,這一理念其實是信息化的產物。因為信息化一方麵使得知識更新加快,另一方麵信息化及其推動的全球化使得每個組織每天都麵臨新的問題挑戰,這兩個因素促使人類的學習發生全麵的轉型。轉型之一是以書本為中心的學習轉向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因為學習必須是為解決問題而進行的;轉型之二是以提高素質為目標的學習轉向以提高能力為目標的學習,因為要解決問題僅僅有高素質是不夠的,還要轉化為高能力;轉型之三是人生的一個階段的學習轉向終生學習,因為僅僅一個階段的學習已經不夠了;轉型之四是灌輸式學習轉向研討式學習,因為灌輸式學習無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轉型之五是單科學習轉向兼容式的學習,因為單一學科的知識已經無法應對時代的變化;轉型之六是個人孤立式學習轉向組織化學習,因為整個組織麵臨的問題需要大家的群體智慧來解決。所以,代表這種轉型趨勢的學習型組織理念應信息化之運而生。

離開信息化帶來的學習大轉型,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學習型組織這一新理念的實質,因此也就無法準確理解學習型政黨這一理念的新意,因為後者是中國共產黨以開放的胸懷接受信息化背景下的世界先進理念,運用到黨的建設上提出的。也就是說,學習型政黨是學習型組織的一種,盡管它具有很強的政治特性,但是我們不要因為政治的特性而忽視或否認其一般的學習型組織實質。如果建設學習型政黨名不副實,不是真正的學習型組織,那麼對於中國整個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負麵影響將是巨大的。

必須拋棄:運動式的學習管理方式

在學習發生新的重大轉型的背景下,傳統的運動式的學習管理方式已經徹底失效。從曆史上看,運動的學習方式曾經有過很好的效果,例如1950年代,中國曾經搞過大規模的掃盲運動,對於提高全民識字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了1980年代,當“四個現代化”號角吹響的時候,發現國人的素質距離太大,於是新一輪全民學習掀起高潮,而且也帶有一定的運動色彩,確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到了我們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搞市場經濟的時代,每個人、每個組織每天都麵對新的、具體而複雜的問題挑戰的時候,我們必須要為解決這些問題去具體學習,為提高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去具體學習的時候,學習還能脫離具體的問題去大搞運動嗎?當然不能,而且絕對不能,因為整齊劃一的、籠統的學習會讓我們貽誤時代提供的機遇,會使我們在問題的挑戰麵前更加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