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運動式的學習在如今中國社會上依然有很大的市場,而且十分嚴重。2008年7月15日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公布了一個調查結果:72.9%的領導幹部認為中國社會上的學習存在著嚴重的形式主義。中國目前社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浪費,其中之一就是學習資源的浪費,大量的圖書、會場、多媒體以及人們寶貴的時間,並沒有真正充分發揮作用。
科學方式:鏈式學習
信息化時代學習的特點是什麼?是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一般的學習型組織如此,學習型政黨更應如此。因為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每天都麵對大量問題的挑戰,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並且領導整個社會來解決問題。如果連學習上都不能針對實際的、具體的問題,那麼我們還怎麼能做到“實事求是”呢?
要研究和解決問題就應該首先找到問題,因此找問題是創建學習型組織的第一個關鍵環節。世界上許多組織的學習都是從找問題開始的,例如搞學習型組織最早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韋爾奇時代就是這樣做的。韋爾奇針對旗下各個企業存在的問題以及管理層的官僚主義冷漠,讓員工組成“研討團”,找出企業存在的問題,整理出問題的清單來,然後讓員工組成“小組”研討。通用電氣的真正的學習型組織是從找問題開始的,IBM等許多企業也有類似的做法。
學習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例如通用電氣公司的學習,大體上有這樣幾個環節:首先讓大家找問題;第二讓大家按照問題自願成立小組來平等地研討(研討小組,韋爾奇稱之為產品創新小組);第三是在研討中有問題需要弄清楚,需要具體學習什麼,每個人自主地去學習;第四是學習之後小組的成員知識共享;第五是大家在知識共享之後深入研討;第六是大家在深入研究基礎上共同解決問題、實現創新。這很像是大學的課題組。因此,真正學習型組織的學習要經過這樣六個環節:找問題—小組研討—自主學習—知識共享—深入研討—實現創新。這六個環節是一環連著一環的,不斷循環的,對此我給它起了個名字,稱之為“鏈式學習”。發達國家不但學校教育、各種組織學習帶有鏈式學習特點,而且居民學習也是如此,例如瑞典的政黨、社團、政府參與推動的“學習圈”活動,搞了100多年,就屬於這種類型,對提高瑞典的居民素質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從中國情況來看,機關和企業創建學習型組織,無論是從傳統的運動式學習開始的,還是從套用“五項修煉”模式開始的,隻要是最後實實在在地搞起學習型組織並且持續開展下去的,無不是從找到組織存在的問題,去圍繞問題學習才真正找到起點的。例如長春市紀委的“項目組”、“案例教學”,萊鋼的“午間漫談室”、“角色講學”,都帶有鏈式學習特點,而且形式上有創新,方式多樣,有聲有色。反之,那些始終沒有找到問題、沒有圍繞問題學習的單位,很難避免把學習搞成形式主義,包括引進西方模式的也是如此。
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我們社會上的運動式學習把這種本來應該是六個環節循環升級的學習簡單化了,首先是簡化為隻有“學習”一個環節,其餘都不要;然後是把學習簡化為讀文件、讀書。這樣的簡化確實方便易做了,但是因此也就遠離了問題及其研討,表麵化成為一種簡單的相互表演。
西方已有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中並沒有“鏈式學習”這個概念,這是我個人對國內外學習型組織問題及其經驗的總結。但我認為這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離開“鏈式學習”就不會有真正的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政黨是一種特殊的政治性的學習型組織,而學習型組織的學習及其管理方式必須科學化,學習型政黨更應該如此。因此,盡管我們不能完全避免已經習慣的常規式學習,但“鏈式學習”是應該成為學習型政黨學習的方向。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這應該從哪裏入手?應該從學習的科學化入手,因為學習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比決策科學化、用人科學化、反腐敗科學化等等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學習上都不能科學化,那麼黨建的科學化還能做到什麼?
抓住關鍵:自主學習
筆者研究學習型組織多年,得出一個結論,非常簡單:學習不要“大力推動”。這如同家長對於孩子,如果家長大力推動孩子學習,那麼孩子就會反感,就會厭學。怎樣讓孩子有效學習?要給他問題,然後激勵他,推動要適度。一個組織的學習也是這樣,讓大家找出問題,然後自己去圍繞問題組成各種課題組式的小組去研討,通過研討帶動學習,這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這樣的學習不能靠行政化手段,也主要不靠行政化團隊進行,更不是靠強製來推動,而是自我組建團隊,自己做主、自我管理,因此其特點是自主學習。企業、機關可以這樣學習,其實基層黨組織也可以,對於黨員如何發揮模範作用、黨組織如何提高影響力、如何活躍組織生活等問題,也可以采取這樣的研討式的自主學習方式。
唯有自主學習,能夠讓一個組織、一個國家的學習真正生生不息,真正激發每個人的學習潛力和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才會有創新精神,一個國家才會成為真正的創新型國家。(鍾國興)
(來源:《學習時報》2010年3月15日)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需強化六種理念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作為一家上市央企,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在確立正確的學習理念上下了真工夫。
強化領導帶頭學習的理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領導幹部是關鍵。各級領導幹部在認真抓好本單位黨組織建設的同時,更要做學習的模範。當前,領導幹部需要學習掌握的內容很多,要讀一點馬列經典著作,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理論體係,同時也要學習好經濟、科學、法律、哲學、曆史、文學等各方麵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自覺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提高思想境界。每一名領導幹部都要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政治責任和生活方式,盡可能地比一般幹部多學一點、深學一點。為此,各級領導按照企業倡導的“人格、勇氣、能力”三位一體人才理念,積極參加集體學習,搞好中心組學習;堅持業餘自學,養成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用於讀書的良好習慣;緊密聯係思想和工作實際,努力提高人品素養和推動本單位科學發展的能力。通過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引領企業全體職工深入學習,建成學習型團隊,為企業的長盛不衰提供永久動力。
強化崗位學習的理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保持持久的動力,克服形式化、表麵化的問題,就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中心任務,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企業職工立足本職做貢獻,把自身的崗位作為學習成才的平台。一個人的學習多是在崗位工作中實現的,因此集團公司廣泛深入開展讀《職工崗位精神》一書的活動。通過活動廣大職工紛紛表示“要把職業當事業,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麵對工作中遇到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廣大黨員幹部和企業職工以學習的態度對待工作,以學習的方式開展工作,以學習的成果促進工作,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堅持帶著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習,在學中幹、幹中學,做到工作學習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堅持以正在幹的事情為重點,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切實把學理論、學知識、學技能、學業務結合起來,自覺以工作為載體,形成“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循環。
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建立學習型黨組織,要求每個黨員幹部必須增強學習的緊迫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21世紀的文盲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現在,我們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知識以幾何級數增長,建築施工是企業的主營業務,建築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的開發運用周期加快,需要學習的內容相當豐富和繁雜。企業黨員幹部原有的知識和本領麵臨嚴峻挑戰,出現“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是常有的事,這就增強了我們一天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要被淘汰,就會被邊緣化的危機感,使廣大黨員幹部對各種知識需求充滿饑渴感,自覺克服“不學”“厭學”“淺學”“空學”等現象,從而把學習作為人生的第一需要,作為黨員幹部的第一位政治責任,成為終身學習理念的追隨者。
強化全員學習的理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是黨對每一個黨組織和黨員的共同要求,學習型的政黨由無數個學習型黨組織構成,而建設學習型的黨組織需要每一名黨員幹部勤奮刻苦地學習。為此,我們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延伸為學習型組織建設,一方麵大力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開展“大講堂”活動,基層項目部的每一名職工都備課、講課,激發廣大職工學習熱情,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另一方麵,我們組織現場觀摩、專家培訓等多種形式,用有效的組織、科學的指導、規範的管理、機製的創新,不斷增強黨員幹部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形成人人是學習之人、處處是學習之所、時時是學習之機的生動局麵。學習型組織建設成為全員參與、全員互動的知識更新過程,成為全員提升品德修養、能力素質的磨礪過程。我們每個人成為刻苦學習之人,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創新學習的理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著眼於時代的發展變化,著眼於黨員幹部所處的環境,著眼於每一名黨員幹部擔負的任務、工作性質以及素質狀況,突出重點,區分層次,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改變過去學習教育中存在的“你說我聽”的狀況,走出去交流,拓寬新的學習途徑;將“沒有虧損的項目,隻有虧損的管理”、“管理是一種實踐,管理注重結果”等現代管理文化理念作為新的學習內容;建立網上、網下學習平台,創新學習方式方法,特別是突出黨員幹部的主體地位,提倡獨立思考,使黨員幹部養成帶著課題學習,圍繞學習開展調研、在濃厚的學習探討中尋求對策的良好習慣。根據領導幹部經曆、知識結構的不同,采取自主選擇、互動式和研究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方法組織學習,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創新考學機製,製定切實可行的考學、述學和評學製度,激勵和約束幹部的學習行為,科學衡量其學習效果。強化分類指導,對學習內容、學習形式、學習成效、考核標準等各有側重,不搞“一鍋煮”,使我們的學習更具針對性、規範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