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終曲(下)(2 / 3)

“回姑太太的話,這後一個消息街上都傳遍了,姑老爺是帶隊去盛京是為了接九殿下,九殿下好好的,還活著,皇上派姑老爺接九殿下回來,還要立九殿下為太子呢。”

眾人吃驚不已。

伍誌勤、梅一楠反應及快,向如花望去,但見如花笑著點了點頭。

“九殿下吉人自有天相,有驚無險,已在回京的路上。”

九殿下宇文卿出使高句麗,路上起初平靜無波,到得遼東邊境時,卻是遭遇了三次刺殺。

最險的一次,若不是神兵天降,宇文卿怕還真的是要命喪遼東,順了韓王宇文翌的意,成為刀下亡魂,被剔除在爭皇位的皇子隊伍外。

隻是,宇文卿的運氣簡真好的不是一般。這一次,不僅被救了性命,還見識了傳說中的那支神秘的隊伍,外帶順手得了個別人爭破頭都沒能得到的“禦龍令”。

此番回到京城,宇文卿的禦龍令隻要交到慶宣帝的手中,宇文卿的太子位便可輕鬆到手,而那支神秘的隊伍,也在宇文卿的見證下,自禦龍令交出之日,便消失在茫茫海洋。

那位領頭的禦龍隊首領說,禦龍令出世百年有餘,此番是禦龍令最後一次麵世,今後,天下由誰當,皇家的子孫自己承繼,世上再無禦龍令可操作之人。

人間四月,草木芳菲。四時節序,依時轉換,從不會因人的心境而改變。而漫漫流去的光陰,究竟是無情還是多情,世人計算也計算不清。

晚了一月有餘的春闈,終是結束在學子們的奮筆疾書中。

隻十日,春闈的皇榜就下來了,皇榜放下來,有人歡喜有人憂。考中的,留京等著派官,畢竟這幾年的事情有點多,許多官位都空了出來。沒有中的,則返鄉回家,誰知道再多呆幾天,京城還會發生什麼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伍誌勤不負眾望,得中二甲第十名,雖不如前科妹夫梅一楠的名次,不能入翰林院,但這個名次在伍家父子中,已是極好的,伍誌勤也做好了外放的準備。

畢竟至親之中,先有父親伍立文從嶺南被召回京城,前幾日又得吏部通知,皇上親點,伍立文被派了個司農局四品右侍郎的職務,領了往南方推廣梯田種稻的差事。伍立文將來會常往南方公幹,但他的身份仍是京官。朝廷的規矩,父子至親,不可同為京官。

況且,京城裏還有翰林院裏熬資曆的妹夫梅一楠,馬上就要迎娶二妹如花進門的睿親王習墨桓,憑捉捕淳親王王妃、淳親王世子宇文清得到升職的表哥關大東,以及杏兒的夫婿陶威,不仔細算還不覺得什麼,這一細想,這京城裏的王爺、官員,和他伍誌勤有關係的還不少。所以啊,伍誌勤外放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他根本就沒有考庶吉士入翰林院的可能。

春闈結束後,朝廷除了重新擬定了睿親王和穎惠縣主的婚期日外,還處理了幾件大事。

一是淳親王王妃是北戎細作,借失蹤之名,實是出逃城外。其子宇文清曾助力韓王謀逆,後捕獲將軍府齊家一眾人等時,齊夫人與淳親王王妃互相攀扯,淳親王王妃道出真相,宇文清實乃齊夫人之子。

十幾年前,齊夫人因暗戀淳親王不得,後嫁齊虎,於生第二個孩子時,使人將自己所生兒子換了淳親王王妃之女,當時,另有一婦人也在水月庵生育一女,就是伍立文之妻柳氏。淳親王王妃故做不知齊夫人之舉,實則是派人將抱換到齊夫人身邊的親女又換給了柳氏,以至八年後,有齊雪萱與伍如花身份曝光,兩人換回之事。

此事一出,如花方才明白二嬸樓氏為何對自己親近有加,原是她以為自己是淳親王王妃之親生女兒,不想樓氏的親姐姐淳親王王妃根本一直瞞著樓氏,未曾言明如花實是柳氏之女,齊府的齊雪萱才是淳親王王妃的親生女兒。

古代什麼罪最重?通敵賣國和謀反。一旦犯了這兩樣罪的任一樣,都是要誅族的,至於誅滅三族還是九族,那要看當時皇帝的心情和人。

先不論淳親王王妃和齊家,韓王宇文翌是慶宣帝的親兒子,不但謀反,還與虎為皮,和北戎的細作成了同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慶宣帝都不能寬恕了韓王,可他也不能誅族啊,他是韓王的親爹,不能誅自己的族吧。

實在是前太子、齊王、趙王一個個的沒帶好頭,讓誰說起來,都說他這個皇帝昏庸,連親兒子們都忍無可忍,才一個個的造反。為了粉飾太平,就不能殺了這個兒子,最終,留了宇文翌一命,打發去守皇陵了。隻是,宇文翌能活多久,這個便不是隻看天意的事了。

其他人,北戎的細作,曾經的淳親王王妃必是要死的,一條白綾結果了。對外絕不提其是北戎的細作之事,否則皇室的麵子太難看。以被亂軍劫持失蹤後被殺害而收葬,自然沒有陪葬在淳親王墓。

宇文清雖是齊家的骨血,但還是跑不了一個謀逆的死罪,也因皇家臉麵,隻說與其母妃一起遭了亂軍的毒手身亡。

齊家的女眷,齊老夫人撤了誥命的封號,禁閉府中,非死不可出。鑒於齊夫人的種種,本該也是一條白綾賜死,穎惠縣主卻向皇上求情,發至掖庭為奴。其小女兒齊雪妍亦同齊老夫人一起禁閉。

韓王妃齊雪萱,實為淳親王親女,雖牽扯在韓王謀逆之中,但慶宣帝顧念淳親王骨血隻此一脈,便從輕發落,送到皇陵,陪宇文翌一起守皇陵了。

對齊老將軍和齊紅英、齊元凱三人的處罰,則是慶宣帝有意網開一麵,齊老將軍交出虎符,降三級,留至北疆戍邊。齊紅英亦同,降至百戶一職,留至北疆戍邊。齊元凱撤職歸家,親眼見證將軍府的牌匾從門頭拆下。

還有一個人,也是白綾一條結束了生命,此人便是宮中的陳美人。宮中一個小太監告密,慶宣帝才發現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的真正原因。於是,受韓王指使的陳美人便落入了法網,待韓王被俘之日,陳美人就知道自己投毒的事情藏不住了,為了自己出生沒多久的兒子,陳美人自己結束了自己的命。

對於還在繈褓中的小皇子,慶宣帝稱不上喜愛或厭惡,思之再三,將其記在淳親王名下,送出皇宮,著人看護撫養長大。

二是官員補缺。

自宇文成憲謀反,稅務之案各省官員抄家、罷官,以及太子、齊王、趙王、韓王的種種,朝中及各省府縣官員職務空缺者竟有三分之一。這是今年多事之年為何春闈拖延著,最終還是舉行的原因。

官員調動、補缺,吏部的人忙的熱火朝天。而隨著皇子們一個個的或傷或死或禁,朝中少了官員站隊,功勳、世家往各部職位暗塞親信人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