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20個爛版詞渾解時裝周(3 / 3)

夢幻

“夢幻”多用來形容大秀。基本上,大秀沒有不夢幻的。凡是能激發看秀嘉賓生出“啊,我仿佛身在19世紀的歐洲上流社會沙龍,享用著甜點香檳與詩歌”、“啊,我是管理著這片盛產香料與珠寶殖民地的公爵夫人”、“啊,我是流連在秘密花園中的精靈,吸收著月桂薔薇茉莉的精華”、“啊,我是生活在別處的流浪女子,在每一站相愛然後再出發”等等念頭的時裝秀,就是夢幻的;反之,若激發看秀嘉賓產生“嘿,這件衣服挺適合上班穿的”、“嘿,這包不錯誒”等等念頭的時裝秀,則不夢幻。

致敬

時裝點評人為表現專業水準時常用以總結某係列時裝的時裝周詞彙。“XXX這一季的設計采用了改良後的傳統胸衣及裙撐,麵料則以糕點般輕盈色彩的塔夫綢為主,飾以繁複花朵刺繡,完全在向法國一代豔後致敬。”——我熟知世界時裝史這事兒我能隨便說麼?!當然,若扯不出這季時裝與任何具體人物的關聯,則可以把“致敬”一詞換為靈感——“在XXX這一季的設計中出現了大量的黑色,麵料多采用厚重的天鵝絨,模特以金發紅唇複古妝容出場,靈感定是來源於三十年代的芝加哥黑色電影女郎。”

回潮

近年來,各路時裝編輯在總結時裝周趨勢時越用越猛完全欲罷不能的心水詞彙。出現絲質刺繡長裙及皮草,30年代回潮;出現墊肩翻領外套及毛呢筒裙兩件套職業女裝,40年代回潮;出現蜂腰外套及傘裙,50年代回潮;出現H型裙及迷你裙,60年代回潮;出現薄紗印花長裙喇叭褲,70年代回潮;出現金屬麵料超大墊肩高腰褲珠光寶氣,80年代回潮;出現更加強調修身剪裁的商務女裝,90年代回潮。總之,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100年內,回潮勢必成為時裝周的非官方點評傳統被時裝編輯們繼承下去。

之風

時裝周的時裝趨勢想必都是大風刮來的吧?不然為何每一年的時裝周報道中,必不可少的二字便是“本季T台盛行、猛吹、大走、刮起XX之風”!“XX”幾乎可以替代為你能想象到的一切形容詞及指代名詞。仿佛不用“之風”二字,便不足以說明此趨勢之強烈換季之明顯。一個不能讓看秀嘉賓迎麵感受到“之風”的時裝設計師,一定會被評價為“風格”不明顯……

廓形

又一個時常被時裝評論人用來自證專業的時裝周秀場點評詞彙。與“致敬”不同的是:“致敬”考驗評論人的考據能力,需要準確說出此設計的曆史出處。如同大師級美食家在吃到一塊烤肉後必須引經據典說出烤肉第一次被記載在哪冊史書裏;“廓形”考驗評論人的捏造能力,如何在觀賞一件時裝後準確造出信達雅的首創“XX廓形”剪裁描述,是知名時裝評論人必備的造詞能力。“鍾形廓形”、“鬱金香廓形”、“繭形廓形”、“沙漏廓形”……都是極好的示範。如果實在造不出來,直接使用“廓形”也是相當洋氣的。比如:5款鉛筆裙打造辦公室金領新廓形……

華麗

入門級時裝編輯、時裝評論人最愛用來描述時裝周某季設計的詞彙。泛指剪裁曼妙的晚禮服、龐大繁複的婚紗、任何采用鯨骨裙撐、刺繡、釘珠、鑲寶石亮片工藝的時裝、任何閃光反光透視的麵料、任何看起來是從吸血鬼、茜茜公主、搖滾老炮、軍樂儀仗隊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是的,總而言之,就是所有能讓時裝周亮相女明星看起來“很女神”的衣服!

極簡

入門級時裝編輯、時裝評論人筆下除了“華麗”以外的所有其他衣服。泛指剪裁簡單的、純色的、不做裝飾的時裝、任何吸光啞光的麵料、任何看起來是從局裏夫人、亦舒女郎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是的,總而言之,就是大部分能讓時裝周亮相女明星產生“女王氣場”的衣服!對了,極簡還能作為一種風格,獨立於年代之外,經常回潮……

老佛爺

巴黎時裝周常年吉祥物。某種意義上,他就是時裝周。相較於虛無縹緲的神佛,在全世界時尚行業內,被老佛爺的佛光加持對個人的時尚事業幾乎是立竿見影的靈驗。因此,凡是出席過老佛爺主理品牌時裝秀的明星、編輯、時尚博主,無不擠破腦袋找機會與老佛爺合影。證明自己是接到欽點的、受過麵見的、從此便是時尚圈有頭有臉的。正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和老佛爺合影真遺憾。

勢力

俗話說:三人成虎。在時裝周期間,如果任何事物、現象反複出現超過三次,那它一定會被我國的時尚媒體在總結時冠上“勢力”二字——此次時裝周有超過三個華裔設計師開秀,恩,華裔設計師新勢力!此次時裝有超過三個中國籍模特走秀,恩,中國超模新勢力!此處時裝周有超過三個內地女明星看秀,恩,內地女星新勢力!此次時裝周有超過三個小眾設計師品牌獲得好評,恩,獨立設計新勢力……總之,隻在各大時裝周上發現哪兒哪兒都是同胞,均可以總結成:中國時尚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