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你的名氣價值百萬(3 / 3)

民憤,是激發共鳴的狗皮膏藥。

正常的人不會也不敢把屬於個人的憤怒沒羞沒臊地發泄在公共平台上,公共的憤怒則成了公共的痰盂。往這裏麵吐痰,準沒錯!痰吐得不好,就當自己哼哼兩句;痰要吐得好,便成了微博公知,痰吐得不好的那些哄搶著來圍觀公知吐痰,自己也像撈著了爽快似的。

微博公知們每天如同蒼蠅一樣四處聞尋下一處民憤,越臭的角落越有公知的身影。衣食住行要質問、名人言論要質問、國際局勢要質問、各地發展要質問、政策法規要質問、天災人禍要質問、甚至連人大代表穿什麼都要質問——伊們也不質問自己管不管得著。當然,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最是離不開質問與反思,但你以為公知真心在乎他天天在微博裏質問的一切麼?伊們在微博裏兜售憤怒可不是為了精忠報國啟發民智,他們今天的憤怒是為了努力得到他們憤怒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一旦得到後,你看伊還憤怒個屁,立即轉型在微博裏談靈修談因果談淡泊!

另外,憤怒是不需要原創的。所有的憤怒都會有一個由頭。所以公知們從不擔心有一天憤怒靈感用盡隻能依靠“無名火起”,唯一需用心的,是如何寫出比其他微博公知們更冷嘲熱諷、更一語雙關的憤怒點評。

正所謂:會哭鬧的孩子有奶吃,會起哄的公知有粉絲。

堅持@名人

微博很大,圈子卻很小。

尤其是成名這件事,如何判斷是否成功,要看自己是否已經與名人為伍。

在過去,以草根身份突然打入名人隊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可以洗著名人的衣服奶著名人的孩子按著名人的背捏著名人的腳,但你依然不是名人。身子和名人挨再近,也是下人;隻有心和名人挨一起,才同樣是名人。互聯網剛興起時,有句時髦話叫“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說的是在網絡上眾生平等,沒有人知道另外一方顯示屏後坐著一個怎樣的人。現在微博興起了,原先那句時髦話也有了更深刻的延伸: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如果不加V的話。你可以是條狗,並且同時知道哪些不是狗,而是貨真價實的名人。

在微博上,認識名人甚至和名人直接溝通,異常容易。隻需一個神奇的符號“@”,你便能將你的心意、你的觀點、你的態度,悉數穩妥地送達至任何一位名人。長期主動@、主動轉發那些你渴望成為的名人,就微博而言,你看上去就已經身處名人圈了。如果某天你的某條微博因為抖落了恰到好處的小機靈,又被你@的名人正好看見,伊興致所至回複了你一下甚至轉發了一下,你幾乎就算敲開了微博成名的大門。接下來,你必須打蛇隨棍上,創作每一條微博時都要揣摩一下曾經轉發過你微博的名人喜好,想想這一條能否再次切中伊的心意、觸動伊的G點,讓伊轉發再轉發。再下來,一兩次轉發是隨機,要能連著三四次你的微博都給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伊正式加你關注也是情理中的事。還是那句話: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名人也並不知道這位總給自己帶來歡聲笑語、機靈俏皮話的博主,到底是何方神聖。名人隻想著:難得在人海茫茫中,有一位甚解我心意。隨手關注一下,閑來無事解個悶也挺好。而你,隻要叩開了一個名人的大門,之後再經過微博關聯效應的無限放大,微博成名,指日可待!

堅持@轉發那些活躍的微博名人吧,隻要功夫深,名人磕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