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影視劇是一組數據,經典的影視劇是一筆談資。
在這個意義上,《步步驚心》無疑是2011年最成功的電視劇。同時,也是正在成為經典的一部。
因為它,女人們在碰麵時,除了詢問“你怎麼瘦下來的?”、“你是什麼星座?”之外,終於又多加了一句——“你是幾爺黨?”
甚至,連財經媒體、時政媒體也開始利用官方微博、名家專欄討論起“四爺”、“八爺”、“十四爺”,分析這幾個活在大清朝的王爺各自代表現實中的哪類男人形象。以期開拓出原本與它們絕緣的女性讀者市場。
不過,自始自終,沒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穿越?
誠然,如果你是《步步驚心》的粉絲,你自然明白:四爺是你愛的那個、八爺是愛你的那個、十爺是你的青梅竹馬、十四爺是你的夢中白馬。一個女人同時遭遇自己一生中數種愛的可能,這樣的題材,放到現實中,早已屢見不鮮。為何我們一定要借助穿越來各自回味一遍情史?
仔細想想,若回到最初,你必不可獲知:你的青梅竹馬長大後一事無成隻愛閑呆逗樂、愛你的那個最後人生慘敗一蹶不振、你愛的那個倒是成就了一番大事業但在成功的路上他以犧牲你做了代價……如果,在所有選擇的開始,你就知道這之後的一切結局,你會怎麼選?
可惜,現實沒有如果。
很多選擇,選了便是選了;很多遺憾,錯過便是過了。在人生路上,每個人都在大霧中且歌且行。或許在你眼前有無數充滿不同風景的岔路,但最終,你依然隻能選擇其中的一條繼續走下去。
因此,當我們對未知的未來太過恐懼,又或者受困於力不從心的現在時,穿越,便成為我們想象中最完美的自我救贖之道。
穿回去,做一切已知的主宰,過最正確的人生——這,難道是現代女性把握完美的唯一途徑麼?
知道答案就能選對嗎?
2012年1月,除夕前的最後兩天,上海微涼有雨。街頭的行人大多拖著行李各奔回家的去向。他們頻繁看著時間,麵帶毫不自知的喜悅與期待。
而在安複路上海話劇中心的頂層排練室,卻仿佛是另一個平行世界——這是話劇版《步步驚心》的排練現場,時間設定在康熙四十三年,一個從此時此刻穿越回去的現代女子,正在和一群古代的男人談情說愛。
即使演員身穿日常便服、即使舞台上的大清宮殿尚是一堆木框,作為旁觀者,比如我,仍可感受到現場有一份被表演與台詞營造出來的奇特曆史感。在這個時空內,你聽不到外麵街頭上關於休假與春運的對話、看不到穿梭在各棟寫字樓間如倦鳥般麵無表情的辦公室男女,你隻能隨著劇中女主角若曦從所謂的“現在”穿越回三百年前,然後和她一起麵對她的問題——到底該選哪個男人才會幸福?
其實,無論穿不穿越,若曦的問題也是每個時代每個女人共同的問題。隻不過在不同的時代,選擇的砝碼各有不同,就像每部曾經熱播過的現實題材電視劇演的那樣——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女人,會用自己的全部去回報任何一個施恩者。因此,那時候女人的選擇,若非“情”則為“義”。《渴望》裏的劉慧芳,選錯一次,便苦情一輩子。她每一次選,全是在為別人的幸福選。麵對那些年,所有這些抱有莫名高尚情操的上一代女性,也隻能祝她們好人一生平安了;進入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女人表麵上似乎不再受那麼多傳統價值觀約束,她們為了讓自己更獨立、更自由,而盲目地選。《北京人在紐約》裏的郭燕,為了更好的生活,放棄丈夫選了外國商人,最後,依然是最初那一位接納了她。《過把癮》裏的杜梅,結婚、離婚、再複婚,選來選去,兜兜轉轉,回到原點。這一代的女性,目的是明確的,但選擇總是盲目的。
我們這一代呢?我們所有活在當下的女人,選擇的砝碼是什麼?情操、傳統觀?在這個16歲的普通女高中生上微博寫兩性段子也能寫得功成名就的時代,那是扯淡!為獨立、為自由?婚戀網站都以用戶實名製為廣告噱頭了,這不是從反麵證明我們早已自由得過頭了嗎?轟轟烈烈的愛情我們要、紮紮實實的保障我們也要。《蝸居》裏,愛得再瘋狂,一看沒房子,對不起,我還是去給人做二奶吧!《裸婚時代》裏,當年的劉慧芳這麼教育她在劇中的女兒:“他愛你有什麼用啊?能當飯吃嗎?能造間房子給你住嗎?”。還有《雙麵膠》、《奮鬥》、《婚姻保衛戰》……諸如此類的當下熱播電視劇,點明了我們這一代女人在選擇男人時的砝碼——什麼都想要,但同時什麼也不願付出。在這樣的砝碼下,該如何選擇,電視劇給不了答案,它隻能歡快地展現我們做了不同選擇後呈現的那一派雞飛狗跳異彩紛呈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