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越來越習慣看人在微博上對我暴跳如雷了。
通常是些學生,或者剛踏入社會的小員工,他們的憤怒格外莫名卻強烈,每天潛伏在我的微博裏,一條不落地對我進行轉發或評論謾罵。盡管他們明知道早已被我拖進黑名單裏,無論如何轉發、如何圈兒我,我亦收不到看不見,卻不影響他們堅定地將自己每天過剩的精力與時間打發一部分給我。
謾罵者們隻攻擊兩個方麵:長相及出身。好像若能廣而告之我長相極醜或者出身寒微,我的生活便會停頓而他們的則會變好一般。滑稽的是:感謝謾罵者持之以恒地轉發我的每一條微博,通過他們充滿視覺刺激的轉述謾罵,許多原本並不知道我的人越來越對我產生好奇,然後關注我認識我,最後買下這一本書。而謾罵者隻是為自己又想出來一句更髒更惡毒的話生出些自豪及歡喜——這是涉世未深的人常有的空虛與錯覺,他們尚未體驗過真正的惡毒。
入行8年,浸淫在表象就是一切的時尚行業裏,我見識過太多表象之下的惡毒行徑:曾經無限獻媚於你的人,在得到需要的幫助後,請不必訝異伊會立即調轉槍頭明裏暗裏對你冷嘲熱諷;積極想要做你密友的人,若你察覺伊時常在你別的朋友麵前毛遂自薦不請自來,那某天當你得知伊背地邀約了你的所有好友聯絡感情——除了你本人以外,也無需大驚小怪;甚至在私人聚會上,一幫人突然開始議論身邊某個公敵,這時有人偷偷撥通公敵的電話開著免提讓公敵聽,這也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段子。比起站在別處遠遠地對你吠兩聲,此類行徑才會令人從腳底生出一股惡寒,那種偽裝過後的善意,才是真正的惡毒。
於是,難免會問自己:這個行業還有什麼值得留戀?
幸好我們還能從剛入行的小朋友身上找到答案。如今選擇做時尚行業的年輕人,往往和革命老前輩年輕時一樣,有一種崇高的情懷。不然,新入行的時尚青年們很難拿心甘情願地拿著保潔的工資、做著快遞的工作、還必須倒貼出高貴的範兒去裝點門麵。但他們不是虛榮,他們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在每家時尚媒體、每個時尚機構,你會輕易見到小編輯和小助理的喜悅:或許是費勁心力窮追不舍最終敲定了一個難搞的采訪對象、或許是參與策劃拍攝的一組大片獲得了客戶及領導的稱讚、或許是中意的設計師首度訪華而自己獲得了采訪資格、或許是在雜誌上看到了一組精美絕倫的照片……小同學的朝氣和易感,會讓已經產生深深懷疑的旁觀者又回想起那一種叫做“小確幸”(微小的確定的幸福)的感覺。
除了小確幸,8年的從業經曆又教會我另外兩件事:漠視與述說。
漠視,是一種拒絕的能力。時尚行業的雞飛狗跳,在於大部分人隻能通過相互比較才能獲取安全感。這種比較,時常靠挖苦、譏諷、貶低、蔑視傳遞,當你有了比較的價值,你會被人或主動或被動地添加到比較坐標係上。選擇任何一種回應,都代表你接受了遊戲規則,從此再無無辜可言。漠視,則是退出別人遊戲的唯一方法。無論對方在領地裏如何敲鑼打鼓四麵嚷嚷,隻要你漠視之,伊就永遠無法確認自己是否打擊到了你——看,急不死丫的!
述說,是更好玩的一種消遣。時尚行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每天都有無數扇新的窗口為你打開,透過其中任意一扇,你又更加了解這圈子、這社會、這世界,甚至,你會了解到有一些人如何成為了如今的他們。自然而然地,你會有述說的欲望,那些目睹過、經曆過的一切,唯美的、熱鬧的、精彩的、滑稽的、功利的、痛苦的……在經過述說後,都將成為自己的人生閱曆,可憑吊、亦可傳閱。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述說我所知道的關於這個行業的一切。有人閱讀後,又憤然道:“你這不是在說我嗎?!”其實,那並不是你的私人故事,而是一個可能碰巧有你參與其中的事件。 在那個事件裏,有人樂在其中,自然也有人冷眼旁觀。
所以,親,如果你在閱讀完這本小書後,又有一種隱隱被冒犯了的感覺,請您務必提醒自己:那是因為您是我們時尚圈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份子啊!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