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種降臨
糖塊兒含在嘴裏是甜的,辣椒含在嘴裏是辣的。這種眾所周知的廢話說起來也是真理,掰開揉碎,仍然離不開老掉牙的常識。糖塊兒和辣椒的滋味不一樣,雖然說到甜辣,甘蔗不是糖塊兒,白酒也不是辣椒,甜辣之中有區別,味道隻有去品嚐。
且不說食品,人生的一世借用酸甜苦辣。“憶苦思甜”變為社會倡導,大行其道。我並不樂觀,也不悲觀,暫且說說自己的經曆,畢竟那是經驗教訓。
生於舊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社會主義的大道上有所作為,前途無限,我心中充滿了希望。曾當過少年先鋒隊員,那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屬於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歲月滄桑,不是少年了,摘下了紅領巾。到了初中時節,本想申請加入共青團,填了誌願書。
灣子中學團委書記對我說:“經過外調,你的祖父身份有問題,入團不能批準啊!”
無疑這是當頭一棒,在前進道路上遇到了坎坷。
所謂我的爺爺身份有問題,在於舊社會中他曾經當過偽保長。有樹之根,有水之源,有了根源,便是人生的基礎。為此,前途受到了牽連。課文裏中有“株連九族”的話,我曾向老師問“九族”指什麼?老師說,“九族”就是往上推到父親、祖父、曾祖和高祖四代,往下推到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四代,連同自己。哦,血緣相關,延續了幾千年的脈絡。
新中國不是舊社會,雖然不株連九族,卻聯係到兩族。指祖父、父親,在社會關係上,還有外祖父、舅父、姨夫和姑父,甚至聯係到嶽父和小舅子。
這種關係涉及到政治的審查,決定前途。
我回鄉務農,年齡大了,入團過時了。農村與學校不同,入黨也許還有轉機。瞻望前景,我鼓起勇氣寫了入黨申請書。大隊黨支部書記吳天明看了,竟然搖了搖頭:“永文啊,你的申請書白寫了。”
我問:“怎麼是白寫?”
吳天明說:“因為你的社會關係不合格,入黨絕對要擋在門外。”
如此說來,我要經過三個門檻。第一個門檻是少先隊,第二個門檻是共青團,第三個門檻是共產黨。我邁過了第一個門檻,第二個門檻邁不進去,第三個門檻又太高,白眼熱。
太陽在白天移動,月亮在夜裏移動,馬蹄表的秒針也沒有停止。我的命運如何運轉?前途如何?總比“地富反壞右”的子女強得多啊!正可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母親說:“你到20歲了,要搞對象了。”
我並不著急,應付說:“等幾年再說吧。”
母親說:“成家立業是規矩。昨天,我委托你貴福二嬸張羅張羅。你爸爸幾年前就去世了,我不操心誰操心?”
母親既然這樣說,我也不便拒絕,就說:“我也得選擇選擇,不能放在碗裏就是菜。”
“白菜、韭菜都是菜,別挑三揀四的。”母親說。
母親的心意我理解,也不能頂撞,隻好隨遇而安,說:“聽由媽來說了算吧。”
《三字經》說“昔孟母,擇鄰處”,我隻能改為“今吳母,要做主”,意思是幾天之內,就有了行動。
第一次對象,對方是趙家坨的人,叫趙彩鳳。
我們見麵了,知道她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不低。尤其她長得俊俏,苗苗條條細身材,忽閃忽閃大眼睛,正如評劇《花為媒》中張五可所唱“她的鼻梁骨兒高,相稱著櫻桃小口,牙似玉,唇如珠,它不薄又不厚。”以此說來,趙彩鳳應該是美人,可謂風姿卓然。
我問了關鍵的因素:“你家的成分呢?”
趙彩鳳咬了咬嘴唇,低著頭說:“是富農。”
哦,原來是富農啊!莫說是農村姑娘,即便是天上的七仙女也不成。我必須拒絕,婉轉地說:“先考慮考慮,以後再說吧。”
第二次對象,對方是疙瘩村的人,叫楊秀麗。
我們也見麵了。她上了三年小學,為了幫母親照看小弟弟,隻好退學了。
說到模樣,她長相一般,是窩瓜臉,臉上還有雀斑。性格雖然樸實敦厚,沒有特色,算是一般化。
我也問了一句話:“你家的成分呢?”
楊秀麗說:“貧農。我爸爸還是村裏的貧協主席呢。”
憑著她的一句話,政治第一,決定著終身大事。我大為讚賞,表態同意了。
我為什麼不娶趙彩鳳,娶了楊秀麗,道理很明顯,在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環境裏,家庭成分是試金石。從階級覺悟說,起碼要首先分清敵我,立場堅定。趙彩鳳的父親是富農分子,楊秀麗的父親是大隊貧協主席。階級觀念是連結婚姻的關節,乃是婚姻的出發點。
從長計議,這不僅對個人,對後代也有影響。孩子茁壯成長,環境決定命運。眾所周知,如果他們想入團和入黨,必須填寫社會關係。假如娶了趙彩鳳,孩子的姥爺是富農分子,她的舅舅也是“可以教育好子女”,能有什麼前途?正如評劇《花為媒》裏的媒婆阮媽說過,拿著煤球當元宵,爛柿子愣說大蜜桃,拿著鳳凰當燕雀,拿著棒子麵的餑餑當做棗切糕,坐井觀天他的見識小,桌子底下放風箏出手就不高。假如娶了楊秀麗,家紅根正,生了的孩子本質好,姥家是貧下中農,姥爺還是貧協主席,正如《紅燈記》所唱:
“裏裏外外一把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
正因為戲劇的熏陶,我終於成家了。
結婚典禮上,我和楊秀麗手拿《毛主席語錄》,說了最高指示:“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是“文革”期間的典禮程序,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