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硬漢普京,鐵骨柔情(3)(1 / 2)

"隨從"是最貼近總統身邊的人,就是通常意義上的"保鏢"。他們總是身穿便服,但總是攜帶兩件東西。一是身藏9毫米手槍,這種手槍不裝子彈時重995克,有效射擊距離是100米,可1分鍾40次連發。在50米距離時,可以擊穿裝甲背心,在100米距離時,可以擊穿汽車。二是他們手中提的"口袋"和"公文包",它們實際上是折疊式防彈護板。遇到危險時,"隨從"將它們輕輕一抖動,就成了普京總統身前的一堵防護牆。無論普京走到哪裏,他們總是圍在他的四周。

蘇聯時期保衛人員總是一身的皮夾克,而現在總統衛隊的穿著是一身的黑衣衫:深色西服、黑色風衣、黑色特種小分隊的戰地服裝、黑色皮鞋、黑色墨鏡。除了"隨從"外,其他的人員都是這種打扮,所以他們被稱為"黑衣人"。他們總是乘坐吉普車,隨身帶有各式武器:ak-47衝鋒槍、狙擊步槍和手槍、自動反坦克火箭筒和"奧薩型"移動式地對空火箭係統。"黑衣人"總是全身"披掛",手指永遠停留在扳機上。

普京出訪時,他的身邊由四層保鏢護衛。內層通常是由身強力壯的小夥子組成,他們戴著耳機,提著文件包,實際上是保護總統免遭攻擊的人體盾牌。次外層是混在人群中的"便衣",即使發現了可疑的麵孔,他們也要做到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暗暗下手"解決問題"。外層的護衛者是要擋住人群,阻止殺手走近普京。最外層的護衛人員由狙擊手組成。

佐洛托夫剛開始負責普京的保衛工作時,俄羅斯聯邦保衛局局長穆羅夫就對他說過:"總統是個充滿自由精神的人。他隻要認準了什麼事情得去幹,就一定去幹。他是個好動的人,你們一定要時刻做好準備。"

普京第一次到上海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時,也是佐洛托夫帶著衛隊來保衛的,普京在上海的頻繁活動使他再一次領教了總統的快速工作頻率,事後他感慨地說:"連鞋底都跑掉了,簡直緊張到家了。"

普京身邊有一位叫安納托利·庫茲涅佐夫的"黑衣人",是普京的貼身警衛。他是俄羅斯有名的大力士。他以前曾當過蘇聯總理雷日科夫的警衛。有一次,雷日科夫在外地訪問,一頭公牛突然向他衝了過來。庫茲涅佐夫一個箭步衝了上去,赤手空拳抓住公牛的牛角,將它摁倒在地,使雷日科夫免受傷害。

黑衣人的存在,早已引起許多國內外媒體的廣泛注意。細心的人會發現,俄總統保鏢們有一項特殊技能:冷天不打戰,熱天不出汗。據披露,總統保鏢之所以有此"特異功能",原因是他們服用一種特殊的藥品,這種藥品還可以使他們聽覺和視覺更加靈敏,甚至可以提高他們的側視視力。但這些"非常待遇"也過早地摧垮了他們的身體:多數超級保鏢35歲就不得不退役。

神秘的"黑匣子"

無論俄總統普京走到哪兒,總有一位身穿海軍服的軍官手提黑色皮箱貼身相隨,這個箱子便是人所共知的"核按鈕"。一般人認為,"核按鈕"就是類似於門鈴一樣的紅色按鈕,總統隻要輕輕一按,核導彈就會發射出去,其實並非如此。"核按鈕"隻是一種能發出核攻擊命令的特殊通訊設備。

當俄總統確定使用戰略核導彈進行攻擊或反擊時,與總統形影不離的軍官會將隨身攜帶的"核按鈕"手提箱交給總統。

俄"核按鈕"手提箱厚10厘米、重10公斤,有防震和抗幹擾功能,並設有自動保護裝置,若開啟時多次輸入錯誤密碼,"核按鈕"就會自動失效。

"核按鈕"手提箱共有3隻,分別由總統、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掌管。發動核攻擊時,並不要求3個按鈕同時按下,一般隻需總統和國防部長兩人操作就夠了。發射程序采取"雙重核按鈕製度",即每一級都有兩組密碼,隻有當兩組密碼準確無誤地拚在一起,逐級傳達命令,核導彈才能最終發射出去。

總統和國防部長取出各自"核按鈕"手提箱內的密碼後,同時發送到總參作戰部,該部特種通訊中心立即將它們混編成一組新密碼,再通過特殊通訊頻率,傳遞給擁有戰略核武器的諸兵種部隊中央指揮所,繼而傳達給承擔戰略值班任務的部隊,最後傳達到每個發射台,包括導彈基地、核潛艇及戰略轟炸機等。

各級指揮官在收到核導彈發射密碼指令後,立即與自己保管的密碼進行核對。每個指揮官及其副手各持密碼的一半,經組合後再與最高統帥部發來的密碼對照,證實無誤後,取出分別存放在兩人身上的鑰匙,啟動發射裝置。

兩個核導彈發射鑰匙孔的位置也是經過特別設計的,距離至少有3米遠,以確保一個人不能同時將兩把鑰匙插入兩個核導彈發射鑰匙孔內。

1999年12月31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辭職,隨即將裝有發射核武器密碼的密碼箱交給普京。從此,無論普京走到哪裏,核密碼箱總是與他形影不離。

根據俄羅斯有關法律規定,動用核武器的決定隻能由總統、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3人聯手作出。核密碼箱當然不需要總統本人親自提著,它們由電子專家代為攜帶、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