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變化主要還表現在價格的變動上。企業的戰術決策要隨時機動靈活,根據價格變動趨勢作出決策變動。在這裏,關鍵是要準確地掌握市場價格變動的信息,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把握價格變動的未來趨勢。從而在此基礎上作出決策。再舉一例子以說明:河北省衡水酒廠釀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1985年,高粱穩定在0.17元一斤。1986年初,陡漲至0.21元一斤。原料價格的變動,引起了廠家的高度重視。他們從各有關省份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發現了高粱漲價的原因是由於玉米的大量出口。五米出口,引起飼料緊張,而高粱除了工業需要外,也主要作為飼料用,因此,高粱隨著玉米的大量出口而緊張。他們分析,在秋糧上市前,需要高粱600萬斤,按現價每斤0.21元收購,要126萬元,貸款需付利息5.3萬元,但如果現在不收購,價格再上漲,多支出的成本比付利息要多得多,於是,他們下決心收購了600萬斤。不久,高粱價格果然上浮,每斤0.27元,結果他們節約原料支出30多萬元。
企業的戰術決策要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作出調整和新的決策。不僅如此,而且還要考慮國家的產業政策的變化,不斷地根據這些變化,快速作出反應。踐墨隨“敵”,“敵”變我變,機動靈活,隨機決斷,這樣就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不敗之地。機動靈活、隨機決斷的決策藝術的核心就在於“變”。
隨機而動把握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
“風緊,扯呼!”
舊社會的江湖上流行一句黑話“風緊,扯呼!”。意思即為發現勢頭不對,馬上主動撤離。爾今將這句話應用在白領族中卻也同樣有著重要作用。假如你發覺老板對你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都不順眼,而這份工作也不是你所理想中的工作單位,那就趕緊采取主動措施——請老板吃魷魚。這樣——“扯呼!”即同樣完成了你“跳槽”,或是脫離該單位的一套程序,更重要的是你的麵子問題得到了大大的光揚,至少別的同事會想:“那個人挺有能耐的,毫不客氣地將老板給炒了,真牛!”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跳槽,說得文雅一點,就是“轉工”。
在白領人士之中,有許多人患上精神病(這包括:神經過敏、神經衰弱等),成因主要是工作壓力太大,引致人們精神緊張,心緒不寧,你的工作是否也令你感到很疲憊?如果你無法好好駕馭身旁的事物,越是希望把工作做好,越會把事情弄至一團糟,你便要特別留神,專家認為如你無法改變現狀,又不想讓工作壓垮,不妨考慮轉工。如果你在工作上時常遇到下列所述的困境,唯一解決的方法,便是另謀高就。
(1)除了要服侍老板之外,你需要幫忙其他同事及部門處理事務,事無大小都要你操心,有時在同一時間之內,你要一口氣處理不同的工作;
(2)你時常感到身體不適,精神疲倦,全身乏術,你沒有心情兼顧其他事情,頭痛、胃痛、心跳加快等症狀,差不多每天都發生在你的身上;
(3)你需要耗掉不少心神於人事問題上,同事之間分了不少黨派,彼此傾軋;
(4)你無法控製工作的進度,因此老板時常加給你許多額外的工作,加上其他同事采取不合作的態度,令你無所適從,事倍功半。
跳槽不是什麼難堪事,所謂“君不賢,則臣投別國”,棄暗投明是你的權利。
過去有句話,叫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賣豆腐。”後來這句話的後半段改了,改成“處處不留爺,爺去投八路。”再後來,又有人改成:“處處不留爺,爺當個體戶。”再後來,又有人把它改成:“處處不留爺,爺去當散戶。”散戶,就是以少量資金去炒作股票的人。從這句話的演變,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不要在乎老板逼你轉工甚至炒魷魚,畢竟人生有360行,隻要你肯去麵對並注入努力,肯定會中“狀元”。無論你怎樣脫離原工作單位,這都並不可怕,天下那麼大,哪棵樹上吊不死人?所以,為了自己的前途,每一位辦公室人士都可以而且應該為自己多謀幾條出路。
箭欲遠發必彎強弓
隋煬帝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淵出任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奉命討捕群盜。對於一般的盜寇。如毋端兒、敬盤陀等,都能手到擒來,毫不費力;但對於北領突厥,因恃有鐵騎,民眾又善於騎射,卻是大傷腦筋,多次交戰,敗多勝少。突厥兵肆無忌憚,李淵視之為不共戴天之敵。
公元616年,李淵被詔封為太原留守,突厥竟用數萬兵馬反複衝擊太原城池,李淵遣部將王康達率千餘人出戰,幾乎全軍覆沒。後來巧使疑兵之計,才勉強嚇跑了突厥兵。還有更可惡的是,盜寇劉武周,突然進據歸李淵專管的汾陽宮(隋煬帝的行宮之一),掠取宮中婦女,獻給突厥。突厥即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另外,在突厥的支持或庇護下,郭子和、恭舉等紛紛起兵鬧事,李淵防不勝防,隨時都有被隋煬帝以失責為借口殺頭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