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不愛聽讚美話的人。這是由於人類內心深處的弱點所致。人活在世上,需要同情關心,愛護和尊重,沒有這些,人類的心靈就會像沙漠一樣幹枯寂寞。
讚美別人,就是給予別人同情、關心和愛,就是對別人勞動和創造的尊重,因此,讚美對於人類心靈的重要性,猶如陽光和生命。
學會讚美別人,會使你成為處處受歡迎的人,甚至能幫助你逢凶化吉。深諳讚道,能使你順利地消除與他人的隔閡,鏟平顧忌和疑慮,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秦國有位能言善辯之士名叫中期。有一天他應召入宮,和秦王討論政事,結果秦王被駁得體無完膚。
秦王大怒,心想:你怎能一點不顧我這一國之君的臉麵!
而中期卻不理不睬,緩緩走出宮去。秦王狠狠地說:
“不殺你這賊子我誓不甘心!”
中期回去後,明白秦王不會為此事而放過自己,便托一位朋友進宮對秦王說:
“中期真是個粗人!剛才他是遇到聖明的君主了,大王您沒有責怪他。假如換了夏桀或商紂那樣的暴君,早把他殺了。我要向人們宣傳此事,讓大家都知道大王的豁達大度,禮賢下士。”
秦王頓覺飄飄然:
“先生過獎了。中期的話是很有道理的,我還要獎賞他呢!”
中期的高明在於:原則上毫不讓步,但懂得在危險關頭如何想方設法,運用讚美之辭使自己逃避災禍。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需要別人的稱譽和讚美。因為身居高位,難免產生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心理,同時,由於屬下的敬而遠之,也會使身居高位者感到寂寞孤獨。
因此,學會對那些居於高位的人,予以讚美,分擔他們那份沉重的孤獨,用你的愛心關心去溫暖他那包裹著冰雪的心靈,他就會對你另眼看待,倍加重視。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做過放牛郎,結交了一幫窮朋友。做了皇帝後,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便漸漸襲來了,於是他很懷念過去的一幫窮朋友,總想找機會與他們敞心敘談。
有一天,一個人從鄉下趕來,一直跑到皇宮門外,在他的哀求下,皇門官進去啟奏說:“有舊友求見。”
朱元璋吩咐傳進來,那人見麵後即下拜說:
“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廬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他說得動聽、含蓄,心裏很高興,回想當年大家饑寒交加有樂共享、有難同當的情景,心情很激動,所以,立即封他為禦林軍總管。
這個消息讓另一位窮朋友聽見了,心想:
“同是那時候一塊兒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當也不會倒黴的。”
和朱元璋一見麵,他高興極了,生怕舊友忘了自己,便指手畫腳地說:
“我主萬歲!還記得嗎?從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們在蘆花湯裏,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裏煮。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裏你隻顧順手從地下滿把抓豆子吃,卻不小心連草葉子也送進嘴裏,卡住喉嚨。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葉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才把紅草葉子帶下肚子裏去。”
當著百官的麵,朱元璋又氣又惱,哭笑不得,為顧全風度,他喝令左右:
“哪裏的瘋子,拿下,重責!”這位國君的窮朋友,因一味講實話,既不掩飾自己,又不讚美他人結果落得如此的下場。
居安思危早備後路
古人告誡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意思是說,安居的時候,要隨時想到可能發生的危難。保持警惕,才能有所準備。有所準備,才能避免突然降臨的災難。
一代奸臣宰相嚴嵩,曾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皇上也懼他三分。按說,生活在他的手下是很放心和安全了。可是,就有一位嚴府的仆人,不但為此不安,而且巧妙安排日後事宜。
有一年正月二十八。這天正好是嚴嵩的生口。亭州人劉巨塘是宜春縣令,到京城拜見皇帝後,就隨眾人前往嚴府為嚴嵩祝壽。壽禮後,嚴嵩疲倦了,其子嚴世蕃命人關上大門,禁止出入,以使嚴嵩好好休息。劉巨塘因來不及出門,被關在嚴府內。時至中午,劉巨塘饑渴交加,可嚴府大門緊閉,劉巨塘急得團團轉。
這時,一個叫嚴辛的人,自稱為嚴家仆人。他把劉巨塘從一條小路領到自己的住處,並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請劉巨塘享用。飯後,嚴辛對劉巨塘說:“請台下日後多關照。”
劉巨塘奇怪,問嚴辛:“你的主人正是顯赫昌隆的時候,我能幫你什麼忙呢?”
“太陽也不會總是當午時分。”嚴辛情真意切地望著劉巨塘,“但願台下不忘我今日的托付!”
果然如嚴辛所雲,幾年後,嚴嵩破敗,嚴世蕃被殺,仆人嚴辛則因為窩贓二萬兩銀子羈押在獄中。此時的劉巨塘,恰好在袁州當政。想到舊日嚴辛的善舉和托付,劉巨塘為其減輕罪行,改判為發配邊疆。嚴辛總算死裏逃生,避免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