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麵對極為有利的市場形勢,廠長董世華大膽決策:迅速擴大牙膏生產能力,新建一個牙膏車間。他們一方麵申請貸款52萬元,並自籌資金6萬元,一方麵著手工程設計、設備訂購等工作。由於看得準、抓得緊,結果3月份批準貸款項目。10月份就完成了整個項目的工程,當年取得了經濟效益,當年還清了貸款。1984年生產潔銀牙膏5000萬支,比1983年增長近兩倍,全廠實現利潤600萬元,比1983年增長50%,是軟管廠獲得經濟效益最高的一年。軟管廠在生產場地不變的條件下,預計1985年潔銀牙膏的產量將達到8000萬支,可接近一間大型牙膏廠的水平了。
企業不能守在一棵樹上吊死,而應適應市場變化而變化,才能在市場大潮中站穩腳跟。
以變應變選商機
浙江省有一家以出口煙灰缸而聞名遐邇的工廠,其經營秘訣是:主隨客便,以變應變。
該廠生產的煙灰缸質地優良,造型精雅,投放吲際市場後,一直很受客戶歡迎。但是,有一段時間,煙灰缸突然滯銷。工廠急忙派人赴國外考察,很快找出滯銷的原因:國外掀起了一種使用壁掛電扇的熱潮,工廠生產的煙灰缸缸底過淺,電風扇一吹,煙灰飛出來,到處飄散,令家庭主婦們叫苦不迭。工廠立即生產了一種缸底深、容積大的煙灰缸,投放國外市場後,一售而空。過了幾年,煙灰缸再次滯銷。是市場已經飽和?還是出現了新的情況?工廠再次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調查,又很快找出了滯銷原因:由於經濟的發展,國外許多家庭已將壁掛電風扇淘汰,換上了空調,家庭主婦們嫌這種缸底深、容積大的煙灰缸不好清洗,因此不願意使用它們。工廠針對新的變化義及時地推出了一種造型別致的煙灰缸,投放市場後,備受用戶的青睞。
一個小小的煙灰缸,暢銷——滯銷,滯銷——暢銷,其中的奧秘就這麼多,何況是尖端、高科技產品!
煙灰缸雖小,但如其不隨市場的需求而有所變化,那麼,這也會失去商機,失去市場,導致重大損失。
隨機應變巧設伏
拉納是以色列的第二十一師指揮官。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拉納突破敘利亞軍隊的防線,向敘利亞境內推進。這時,他突然發現有100至150輛坦克和裝甲車的伊拉克裝甲部隊分兩路向他的側翼開來。拉納大吃一驚,如果敵人向他暴露的側翼發起攻擊,後果將不堪設想。拉納立刻下令停止前進,命令部隊向南迂回,變進攻為防禦,在納賽吉·邁斯哈拉賈巴、馬茲設下陷阱,留下一個寬4.5英裏的袋口,專等伊拉克軍隊就範。
拉納發現的伊拉克裝甲部隊是伊拉克的裝甲第三師第十機械化旅。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政府曾許諾埃及政府:一旦發生戰爭,伊拉克就派出第三裝甲師開往敘利亞。戰爭開始後,伊拉克信守諾言,於10月12口命令第三裝甲師開赴敘利亞。第三師第十裝甲旅奉命向特勒邁斯哈拉運動,側擊以色列軍隊。
12日傍晚,伊拉克第十裝甲旅行進至“口袋”口納賽吉地區,發現了以色列的裝甲部隊。伊軍沒有夜戰經驗,在“口袋”口休整了一夜,準備在13日淩晨3時向以軍發起攻擊。以軍不動聲色,靜候“魚兒”上“鉤”。
13日淩晨3時,伊軍按計劃向以軍發起攻擊,以軍按兵不動,一炮不發。伊軍以為以軍力量不足,長驅直入,全部落入“口袋”之口。此時,東方發亮,以軍以火力威猛的謝爾曼坦克在距伊軍僅200碼處開始反擊,伊軍坦克和裝甲車紛紛中彈癱瘓,僅僅幾分鍾,伊軍第三師第十裝甲旅的50輛坦克和70輛裝甲車就全部變成了一堆廢鐵,而以軍竟沒有一輛坦克被毀!
發現敵情,不能力克,隨機應變,巧妙設伏,以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勝利。
卓別林救場補台
留著小胡子,頭戴圓頂帽,手裏拿著手杖,腳上穿著過於肥大的短靴,走起路來像鴨子一樣。
他是誰?
查爾斯·卓別林!
不完全正確。他是查爾斯·卓別林創造的藝術形象夏爾珞。
查·卓別林於1889年4月16日出生在英國倫敦,他的母親是雜劇場的“紅角兒”——一名頗受歡迎的喜劇演員。由於這個緣故,小卓別林經常跟隨母親進出劇場。但是,厄運忽然降臨在卓別林母親頭上。她患了喉炎,嗓子變得沙啞。卓別林在5歲那年,母親迫於生計,帶著卓別林到倫敦西南的一個下等戲館演出,戲館裏招待的對象多數是士兵,稍有不滿意,他們就會跟你惡作劇。
該母親上場了,卓別林站在條幕的後麵。演出到一半,卓別林的母親的嗓子突然啞了,聲音低得像是在說悄悄話,台下頓時哄堂大笑,開始喧嘩:有的大聲嘲笑,有的憋著嗓子唱歌,有的學貓兒怪叫。卓別林的母親隻好離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