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劄記2

改革與發展之路——四川省射洪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10年回顧

黃連東

我要感謝各位領導的信任和厚愛,更感謝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沒有侯校長手把手的指導,沒有同事的支持配合和無私奉獻,就沒有實驗校今天的發展局麵,也就沒有這10年來我個人的成長提高。

10年,準確說是12年的實驗校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工作是一次難得的鍛煉和經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談不上什麼輝煌業績或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一路走來,所遭遇是是非非,經曆的風風雨雨卻曆曆在目,讓人難忘,因為它恰好見證了實驗校從無到有,由艱難到興盛的發展曆程,我把這些概括成以下幾點作為過去10年來的總結與大家共同分享,以供所有熱愛並執著於教育的射中人、射洪人思考,望各位指正。

一、實驗校的創立(2000-2002):搶擴模之先機,乘改革之東風,開啟名校的新征程

1998年高校擴招為高中教育大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省內的老牌名校在當地政府支持下,紛紛擴地建園,搶抓生源。而地處縣域的射洪中學,雖全力衝刺國重,卻不得不麵臨辦學場地緊張,生源分散,優質生流失的尷尬。為了不失這一做大做強射中的機遇,團結向上敢為人先的射中人在侯校長的帶領下,一方麵籌錢找地建校舍,一方麵緊張籌備衝破重重阻力,開始初高中6年一貫製教學改革實驗,以吸引優質生源,擴大優質高中生源規模。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射中人6年自加負重,艱苦卓絕的奮鬥,學校於2001年12月26日正式通過首批國示高中驗收,並被省廳譽為縣域農村高中的標誌標杆,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名校。名校不是目的,依托名校發展優質教育才是真理。國重成功不僅擴大了學校在省內的影響,更凝聚了人氣,增強了師生信心,為名校辦名校創造了機遇。經過侯校長的努力,學校依規有序向市政府、縣政府提出了以一貫製教學實驗為主體,以外語和計算機為特色的股份製實驗校的辦學申請,並於2002年9月5日獲得省廳正式下文批準成立。實驗校的成立標誌著國重射中開始了名校發展的新征程。

二、改革實驗受阻(2002-2005):學校發展遭遇瓶頸

實驗校的合法資質為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創造了條件。一是通過規範辦學行為實現“四個獨立”,即獨立的校園,獨立教育教學,獨立的人事權及財務管理,客觀上是保證了教育改革實驗所必需的相對的獨立空間,比如評價獎勵,比如教師配製。二是在侯校長的親自指導下,明確了“示素質教育之範,創全麵發展之優”的改革指導思想,形成了以基礎+特色、合格+特長為重點目標的初高中一貫製教育改革實驗方案。三是教學實踐上開始了以備課組為單位的初高中學科教材教法的整合研究,以課堂評價、學月評價、中期評價等綜合評價代替一考定案的考試評價實驗實踐。四是開設了心理教育、英語口語、計算機實用技術等課程以促進學生素質特長培養和學校外語特色發展。1年後,在侯校長的努力和原川北教育學院的支持下,學校成功取得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質,成為全市唯一獲得此資質的學校,它為學校外語特色發展和後來取得公派新加坡留學基點校資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實驗先期準備不充分(如研究方案不係統,師資培訓脫節,激勵機製跟不上),再加之我本人教研教改經驗能力均欠缺等原因,更有社會家庭升學壓力所迫,致使改革中問題累積無法回避,雖然苦苦支撐,卻不得不通過中考升學的現實。這是教育改革的教訓,實驗校發展壯大遭受空前的挑戰。眾所周知,那兩年是射洪高中生源流失的高峰,而我們又還無可以扭轉局麵的實績,結果是優生流失,家長質疑,聲譽下滑,教師信心受損,學校處於發展的瓶頸期。

三、規範辦學(2005-2008):以質量求生存,努力彰顯外國語特色

自2005下半年開始,由於國家全麵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社會對教育亂收費不滿情緒加深,包括實驗校在內的所有民營性學校都麵臨清理規範的變革之中,但我們始終堅信不管以什麼體製辦學,學校總要存在,學生總要學習,而為學生學習發展服務就必須靠質量、靠管理說話,因此,在不斷地彙報、回複、解釋、規範的同時,侯校長始終在強調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的思想意識,並采取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化“管理從嚴,教學從緊,德育求真,後勤務實”的工作方針,精細“六認真”過程監管,實行教學質量目標管理,恢複教學質量考核獎勵,在學生中開展誦讀經典,陽光夥伴,十項義務和十種習慣等德育體驗活動,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終於使實驗校學生素質和考試成績不斷提升,外語特色進一步彰顯。2006年起,連續三屆有學生成功留學新加坡,被省教育廳表彰為公派留學先進學校,社會聲譽影響擴大,成為了家長期待、射洪初中學子的首選學校。

四、深化改革(2009-2013):全力打造初中優質教育品牌

2008年起,在全縣初中統考統評中,實驗校連續獲得總成績、優生數、學科評估第一,並在中考中實現三連冠,為射中小班輸送一半以上的優生,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示射中生源基地。教學質量持續攀升為改革深化帶來了契機,不僅減輕了師生家長的顧慮,也提升教師參與改革的意識和水平。在此基礎上,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通過引進專家講學,外出參與研討,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強化改革意識;通過“遠學洋思杜郎口,近學成都四七九”成功的課改模式,提高教師駕馭課改的實際操作技能。特別是2009年下期開始,學校積極開展“三效”課堂建設,圍繞有效、實效、高效三維目標,努力構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新課堂模式,在2011年全市初中教育工作會展示中獲得好評,受到兄弟學校青睞。去年下期,在經過總結修正後我校又推出導學案教學操作實驗方案,以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操作性強的三效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學校積極參與全市“創新育人模式深化素質教育”的專題科研,側重在課程建設上有所突破,通過暑期培訓,開始了每生每周兩節的自主性選修課程,目前開有4個門類,45個科次,覆蓋全體學生的選修和學生社團活動,希望通過3到5年的校本課程建設,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讓實驗校成為真正的優質精致品牌。

五、展望未來: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

實驗校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產物,也是名校射中努力做強做大優質教育的又一次具體實踐,時間雖然隻有10年,但它為射中新校園建成,高中優質生源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據統計,10年來共籌集6000餘萬元,輸送高中新生4380餘人,不僅如此,初高中銜接,上下聯動,還豐富了射中的辦學文化,帶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如果沒有侯校長當年以改革創新促進教育發展,沒有侯校長大膽嚐試舉辦少高班,沒有名校辦名校的思路就沒有今天的實驗校,我們今天堅持深化改革也是基於此原因;二是育人是責任,辦學是係統工程,不僅需要熱情,需要理性,更需要執著跟堅持,隻要堅守依法辦學,按規律育人,堅持實幹和巧幹,最終會收獲屬於自己的春天;三是居安思危,目前的實驗校雖然質量領先,名聲在外,但我們不可滿足於現狀,要抓住現有的機會,走出改革發展的新路,提高教學效率,科學完善學生培養方式,突現辦學特色,提升品牌質量,我們就能走得更遠,為射洪教育長盛和學子發展作更大的貢獻。

(黃連東:原射洪中學副校長、射洪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現任射洪縣太和中學校長,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遂寧市勞動模範)

思想引領 改革創新 教學從緊 質量提升——四川省射洪中學校教學管理的實踐與體會

王永剛

引言

射洪,地處川中腹地,涪江、梓江自北而南,蜿蜒流經全境,溪山鬱盤,植被茂密,風光秀麗,是國家級濕地保護帶,是唐代文豪陳子昂故裏。射洪自古文風濃鬱,學風盛行。射洪中學位於射洪縣城西,源起於1848年“廣寒書院”,辦學曆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

改革開放30年來,射洪中學實現了兩次曆史性跨越發展:1980年被正式批準為首批“四川省重點中學”, 2001年成為全省首批、遂寧第一所正式通過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驗收的中學。在2008年12月26日,學校成功舉辦了建校160周年慶典。160年來,學校共培養優秀畢業生56000多人。 射洪中學是國家級示範高中、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是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校風示範校、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實驗教學示範校、語言文字示範校、綠化示範校、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是四川省民主管校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是遂寧市素質教育示範校、“遂寧名校”、園林式學校。

目前,射洪中學占地274.49畝,校舍麵積11萬多平方米,綠化麵積65000多平方米。有160個教學班,學生近1萬人,在職、離退休教職工800餘人。學校本部在原“廣寒書院”舊址,現為初中校區,高中新校區距本部僅200多米,毗鄰“陳子昂文化廣場”。學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功能齊備,基本配置了遠程教育等現代教學設施。近5年來,學校為高校輸送新生近6000人,一大批射中學子昂首走進清華、北大、浙大、複旦等全國名校,教學質量連續14年保持全市領先地位。

射洪中學是我的母校,1985年至今,從初中、高中,到川師大畢業回校任教,我的人生和成長曆程均在射中,我對母校的情感難以割舍。從懵懂頑童到青澀少年,從初出茅廬到教學骨幹,從備課組長到教務處主任,我的學業成長和教師專業成長,我的人生目標和事業發展都得到了母校的滋養和培育。

1996年7月從川師大物理係畢業後,我就回到母校任教。在教學一線從點點滴滴做起,開始了我不斷改變不斷提升的教學成長曆程。射洪中學有很好的隊伍培養機製,培養和幫助年輕教師成長。

射洪中學更有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管理機製,為持續多年教育質量全市領先提供了堅強保障。下麵就教學質量的話題,射洪中學的一些經驗和做法,談談我作為經曆者、母校發展見證人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一、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的引導是學校教學高質量的前提

思想是人的靈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蘇格拉底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思想。”思想是航標,思想是高度,思想是動力源泉。做教育,思想應當而且必須成為第一要素。

侯校長一直強調教育思想是辦學的靈魂,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堅持貫徹用教育思想戰略管理學校。“德才厚重,博貫兼容”就是射洪中學的辦學思想。學校厚德重才,教學民主,廣納教育,完美人格。教師人品貴重,才學厚實,博學貫通古今中外,有容納各個方麵和各種事物的素質。切實推行素質教育,大力開展教育創新,實現“使學生成為有責任心、有自我發展能力的持久現代人”的培養目標。用優質教育、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群體。這在總體上確定了學校辦學的基調、實施教育教學的方向。

在此思想的基礎上,並經過全校師生思想大討論,達成共識後,學校提出了以師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讓師生喜歡,助學生成才”,包括教師提出“讓學生喜歡,助學生成才”,學生提出“讓老師喜歡,我們要成才”,要求學校領導“讓師生喜歡,為學生成才”的思想,形成了教師、學生、領導三方麵教育積極性在管理學校中的互動,教師與學生、領導與師生的權威與服從的關係被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彼此支持,彼此成就的新型關係所取代。領導和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和盲目的基礎上,而建立在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以促進共同發展的共識上。教師被動轉向真正的主人翁地位,並發揮積極的自覺作用,學生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把學習真正作為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並進入主動積極的自學狀態中,從根本上解決了管理主體的認識問題。理清了相互之間的關係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我覺得射中正是有了這樣的高度的思想理念,才鑄就了大氣射中的大胸懷、大智慧!當時射中辦學和質量就把市直屬遂寧中學作為了競爭對手,把各方麵超過遂寧中學作為一段時間的目標,這正是大氣射中的具體體現。

學校還明確了一係列的學校思想落腳點,“做射中人,為天下事”的學校傳統,“團結向上,敢為人先”的學校精神,“敬業樂教,嚴謹治學,立誌高遠,奇想勇為”的學校校風,“學會做人,學會健身,學會學習,學會創新”,“無愧無悔”的學校校訓。這些都成為了射中人的精神力量,不斷激勵和鼓舞著一代代射中人為夢想去奮鬥,鑄就了全市持續高位領先的響當當的質量品牌。

在教學上提出了“教就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創新”的教學主張來指導全校的教學,始終抓住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學校通過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學管理始終致力於不斷改革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校教學緊緊抓住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改革課程觀念,優化課程結構實施“抓住學科課程,開設活動課程,重視潛在課程,注意綜合課程”的課程結構改革,開展研究性學習,實施以“研究教學內容在課堂的最佳投入方式”為指導思想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以人為本”的全麵質量管理。這些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學觀念、科學的人才觀和培養觀對指導學校的具體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航標作用,是射中質量品牌鑄就的前提。

二、專業化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學校教學高質量的根本

教育質量的提高,教師是根本。教育要發展,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有追求、有智慧、有思想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提高質量、發展教育必須解決的人的要素問題。

射洪中學圍繞“人的發展”這一主題,一直堅持“發展教師”思想,隻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群體。擁有一批思想道德、教育教學、教改科研等綜合素質一流的名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發展教師”就是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博學古今中外的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和方法,並貫穿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責任心的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