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來的太空城(1 / 1)

極力主張空間殖民化的科學家們認為,建造和發展太空城決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和長期的奮鬥目標。那麼,在今後一百年內,空間殖民化的發展前景究竟會如何呢?

這是千百萬好心人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科學家從來不相信算命先生的鬼話,也從來不對那些盲目的空想主義寄予什麼希望。他們喜歡站在“現在”這塊基石上,用冷靜的科學態度預測和回答一切問題。如果說他們有什麼天分的話,那麼,這倒是他們的本能。地球上的問題千頭萬緒,而且有些問題,比如人口膨脹、地球資源短缺、環境汙染、潛在的核戰爭危險等,都是關係到人類未來前途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未來學開始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數以萬計的科學家,他們正在對上述問題進行係統而深入的研究,並開辟了一個又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其中最時髦的課題莫過於地球上的“人口爆炸”問題。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問題是我們的子孫後代所麵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描繪未來太空城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之一。

未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除了發生熱核戰爭,地球上的“人口爆炸”問題就是不可避免的。它將是今後一百年內世界麵臨的最棘手的問題。

人口增長率的不斷升高是引起人口爆炸的根本原因。人口學家早已密切地注意到,在人類曆史上,過去幾千年世界人口的增長並不顯著,但在最近一二個世紀中,人口增長的速度卻變得愈來愈快了。聯邦德國教授德·馮·布蘭肯的研究指出,在1750年之前,大約花了1000年的時間,世界人口才翻了一番,但在後來的150年內,也就是到了1900年,世界人口就又翻了一番,緊接著的一次人口成倍增長隻用了65年時間。從1965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

目前,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大約為60億,其中四分之一生活在東西方的工業國家裏,四分之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裏。在工業國家中每年的人口增長率約為0.8%,而發展中國家有的則高達2.2%。如果從此之後不發生嚴重的大災難和特大的戰爭,那麼,到2025年將增加到80多億,而到2080年有可能會突破百億大關,甚至會有120億人生活在地球上。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學家們在進行這些估計時,還是以逐漸減少的人口增長率為基礎的。

在今後一百年內,如果出現這種局麵,我們的地球能對付得了將近3倍於今天世界人口的沉重負擔嗎?別的暫且不講,僅以糧食供應來說吧,據世界糧食組織報告,在發展中國家,今天,每5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症。可以想見,到了2080年,如何填飽120億人的肚皮當然就更成問題了。目前,世界上平均每人每年消費360公斤穀物。如按此標準推算,為了養活120億人,屆時每年需要生產43億噸穀物。若按發達國家的人均消費水平即480公斤穀物計算的話,到2080年120億人的總需求量將高達58億噸穀物,即使到2080年能夠把全世界可用於穀物生產的耕地從現在的7.6億公頃擴展到10億公頃,則意味著每公頃的糧食產量應從現在的1.5噸增加到4.3噸5.8噸,即分別比現在的單位麵積產量增加2-3倍。從現在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來看,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可以想象,人口的大幅度增長,除了吃飯問題難以解決外,資源短缺問題也會變得日趨嚴重起來。有人認為,由於資源短缺而帶來的分配問題甚至可能會引起核戰爭。這也許意味著,如果解決不好,人類的文明勢必將麵臨著崩潰的嚴重危險。

難道說,隻有核戰爭才是挽救人類文明社會得以幸存下來的惟一出路嗎?當然不是。設法嚴格控製世界人口的增長,尋找可替代的新資源,也是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盡快發展空間移民化事業,以便讓更多的地球人遷到宇宙空間去“安家落戶”,也許是解決地球上人口爆炸和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重要出路。

從技術上看,隨著空間技術的迅速發展,在宇宙空間中建造太空城並不存在很多困難。但是,要想從根本上減輕地球上人口迅速增長的壓力,到2080年,至少應讓過半數或三分之一的地球人遷到宇宙空間去定居。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地球人,即40億人到宇宙空間去定居的話,則除非要建造40萬座、每座可居住1萬人的太空城。據現在太空城設計師們估計,每座可居住1萬人的太空城至少需要10萬噸的結構材料。這就是說,建造40萬座太空城,至少需要400億噸的結構材料,實際上,所需要的原材料恐怕會遠遠地超過這個數字。因為為了確保每座太空城的經濟發展和繁榮,還需要源源不斷地供應發展工農業生產所需要的各種原料。在空間殖民化的初期階段,主要是靠月球資源。但是,若要建造數10萬座或上百萬座太空城,光靠月球資源顯然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