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生命的況味(13)(2 / 3)

沿著被積年的棕色鬆針鋪成軟毯的林間小路,凱恩無言地望向被樹陰掩映的遠方。在樹林巨大的綠色剪影裏,仿佛可以聽見每棵樹木最沉靜的呼吸。雲雀的歌唱依舊回蕩在碧色的森林上空,野百合靜靜開放……“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有穿戴的還不如這一朵花呢!”凱恩的臉龐,慢慢浮現出一絲若有所悟的微笑。和年輕的守林員告別後,凱恩在最後一縷晚霞中,離開了這座小鎮……當林中小路再次被厚厚的棕色鬆針鋪成軟毯的時候,小鎮上的環境建設基金會收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神秘捐款,捐贈人的姓名和地址都沒有注明,隻是在一張有百合花紋的便箋上寫著:

“韋爾德的禮物。”

作家的素質

事情是這樣的:一名中文係的學生苦心撰寫了一篇小說,請作家批評。因為作家正患眼疾,學生便將作品讀給作家。讀到最後一個字,學生停頓下來。作家問道:“結束了嗎?”聽語氣似乎意猶未盡,渴望下文。這一追問,煽起學生無比激情,立刻靈感噴發,馬上接續道:“沒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構思敘述下去。

到達一個段落,作家又似乎難以割舍地問:“結束了嗎?”

小說一定攝魂勾魄,叫人欲罷不能!學生更興奮,更激昂,更富於創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續、接續……最後,電話鈴聲驟然響起,打斷了學生的思緒。

電話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準備出門。那麼,沒讀完的小說呢?

作家莞爾:其實你的小說早該收筆,在我第一次詢問你是否結束的時候,就應該結束。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該停則止,看來,你還沒把握情節脈絡,尤其是缺少決斷。

決斷是當作家的根本,否則,綿延逶迤,拖泥帶水,如何打動讀者?

學生追悔莫及,自認性格過於受外界左右,作品難以把握,恐不是當作家的料。

很久以後,這名年輕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談及往事,誰知作家驚呼:你的反應如此迅捷,思維如此敏銳,編造故事的能力如此之強,這些正是成為作家的天賦呀!假如正確運用,作品一定脫穎而出。

當停不止不好,但想象豐富非常重要,兩位作家,兩種認定方式各有千秋。

一粒糖果的誘惑

這是一個寂靜的午後,蘋果花的香味,彌漫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鎮小學的校園裏。其中一個班的8個學生,被老師帶到了校長旁邊的一間很大的空房裏。玻璃窗明晃晃的耀眼,鳥兒,飛過的痕跡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正當學生們強按住內心的好奇,凝神等待著將要發生的一切時,老師領著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他一臉和藹地來到孩子們中間,給每個人都發了一粒包裝十分精美的糖果,並告訴他們:這糖果屬於你的,可以隨時吃掉,但如果誰能堅持等我回來以後再吃,那就會得到兩粒同樣的糖果作為獎勵。說完,他和老師一起轉身離開了這裏。

等待是漫長的,許諾是遙遠的,而那顆糖果卻真真切切地擺在每個孩子的麵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這顆糖果對孩子們的誘惑也越來越大,伴隨著窗外蘋果花的芬芳,這種誘惑幾乎不可抗拒。

有一個孩子剝掉了精美的糖紙,把糖放進嘴裏並發出“嘖嘖”的聲音。受他的影響,有幾個孩子忍不住了,紛紛剝開了精美的糖紙。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千方百計地控製著自己,一直等到那陌生人回來。那是一個比暑假還漫長的40分鍾。但陌生人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承諾,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應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