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勤做不傻,圓融處事(1)(1 / 3)

縱觀胡雪岩的一生我們便可以看出,他從未停止過奮鬥的腳步,雖然後期的他由於投資失誤、外加靠山左宗棠離世,使得事業輝煌不再,但是他卻一直勤勉做人,在處事方麵極為圓融。而這種勤奮與圓融正是使他前半生如此輝煌的重要原因所在。勤奮地做事,但是卻並不愚笨,在打造人脈時圓融地處理有可能發生的危機與矛盾,這也是眾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所在。

1.踏實做事,誌向長遠

無論是中外還是古今,在任何朝代任何國家,總是窮人要比富人多,而且很多富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很富裕。對這些富人的履曆進行審視之後我們總是會發現,他們的成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些人往往心存大誌、踏實肯幹,他們的成功經曆了艱苦的奮鬥、不懈的努力。富可敵國的胡雪岩也是貧家子弟出身,年幼時,家境甚為貧寒,但他從未看低自己的身份,奮鬥的目標始終沒有改變。遠大的人生誌向和求實的奮鬥精神最終使他走向了商業的成功,為他贏得了不盡的財富。

用踏實勤奮換取前途

在很多人眼裏,踏實就是老實的代名詞,踏實往往意味著不聰明、吃虧,是傻的表現,因而很多人都不願意踏踏實實地工作,不少人在工作中都會投機取巧。在工作中耍小聰明、偷懶。這種看似比別人要聰明,實則是最愚蠢的表現,既影響自己積累職業技能,也不利於取得上司、公司高層的信任,還會給自己的人際關係造成不良影響。胡雪岩從一個農村放牛娃到雜糧店學徒,再到比較繁榮的金華,既而又走進了錢莊,成為錢莊的學徒,他的一係列的進步、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他的踏實肯幹,他的腳踏實地為他贏得了信任、好人緣、好名聲,也使得他掌握了很多必要技能,得以步步高升。

胡雪岩到大雜糧店做學徒的時候便極為用心,他在店裏非常勤快,對老板交代的事情總是一絲不苟地去做;老板沒有交代的事情,能做的他也盡量去做。不像有些人,老板給多少錢就幹多少活,而是能多幹就多幹,他認為機會難得,多幹才能多學,學到手的東西才是自己的。胡雪岩抱著這樣的態度做事,深得老板的喜歡和器重。在胡雪岩15歲的時候,一位金華火腿行的掌櫃來雜糧行談生意,可是剛到大阜就病倒了。這位掌櫃在大阜舉目無親,一時又回不了金華,心裏甚為著急,因急火攻心,病情又加重了。胡雪岩得知後,就來到他的病榻前,給他端藥送飯,為他忙前跑後,精心照顧多日,金華商人終於康複了。他對胡雪岩非常感激,就向老板打聽胡雪岩的來曆。老板給他講了自己包袱失而複得的經曆並把胡雪岩如何勤快、踏實,大大誇獎了一番,說得金華商人羨慕不已,便從雜糧店老板那裏把胡雪岩討走了。

就這樣,胡雪岩從大阜來到了金華。到金華之後,胡雪岩接觸了很多新事物,他勤學好問,什麼都聽、什麼都學。金華火腿行的規模比較大,它與杭州許多錢莊都有業務往來,因而胡雪岩有機會親眼見到了在日後影響他一生的銀票。他在此期間這樣想著,並開始努力,同時暗下決心要先到錢莊去當學徒。

為了能當錢莊學徒,胡雪岩下了不少工夫。每次碰到錢莊來收賬的人,他都纏著對方問長問短,問錢莊裏有沒有學徒,問學徒們都學什麼、做什麼……問清楚後,他閉口不談想去錢莊當學徒的事,隻是在私下裏認真練習、以錢莊學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當他知道在錢莊要算錢算得很快,算盤要打得很熟,而且字要寫得很漂亮時,他就堅持每天練習書法、珠心算。一段時間後,他就可以不用算盤與錢莊的人核對賬目了,他全用心算報賬,而且算得又快又準。這已讓錢莊的人稱讚不已,而他出色的算盤技能又讓錢莊人對他極為讚賞。一個錢莊的老板對胡雪岩很是賞識,就向胡雪岩的掌櫃詢問他的事情,掌櫃把胡雪岩以前的經曆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錢莊老板覺得胡雪岩為人誠懇踏實又勤快好學,實在難得,而自己的錢莊正缺這樣的人,就讓掌櫃的出個價要把胡雪岩帶到自己的錢莊。火腿行掌櫃為了生意上的往來就把胡雪岩讓給他了。這個人就是後來改變胡雪岩命運的杭州阜康錢莊於老板,進入錢莊後,胡雪岩的人生也就開始與眾不同了。

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到底如何,事實上完全由自己決定。人生在世除了把握機會外,還要能為自己創造機會。胡雪岩就是用自己的踏實勤奮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個機會。從他的經曆可以看出,不論在哪一崗位上,不論從事什麼性質的工作,胡雪岩都是踏踏實實、主動積極地去做:在家放牛就要像個放牛的,做好放牛的事;在老板店裏做學徒,就要老老實實地工作,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讓老板滿意。他的踏實工作,不僅給老板帶來利益,更多的還是為自己好。如若胡雪岩在雜糧行好吃懶做,即使他照顧金華火腿行的掌櫃有功,這個掌櫃也不會去討要他;如果他不是勤學苦練,學會了心算和熟練打算盤,也不會那麼順利就成為錢莊的學徒。他以自己的踏實勤奮贏得了老板的喜愛、稱讚,也贏得了自己人生的大好“錢”途。胡雪岩看似吃虧的做法,實則是最明智的選擇。他在店裏粗活細活統統幹,工作踏實勤懇,即使是在現今社會也會深得老板喜歡,被不斷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