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穩健行事,增加籌碼(2)(1 / 3)

於是,這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壞分子就放鬆了警惕,開始為所欲為,比以前還要猖獗,根本不把新任主管放在眼裏。那些一直努力工作、積極上進的員工也開始對新主管感到失望了。可就在這個時候,新主管卻發威了,他把不守規矩的壞分子開除的開除、降級的降級,對有能力的員工則進行了提升、獎勵。新主管的下手之快,斷事之準,與4個月前表現木訥的他相比,如同換了一個人。

終於,在公司年終的聚餐晚會上,主管向大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他沒有直接點明原因,而是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買了一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很想按自己的意願來布置院子,因而,剛搬進去他就把院子進行了全麵的整頓,把院子裏的雜草亂樹一律清除,又改種上自己新買的花卉,自以為幹得很漂亮。一日,房子的老主人來訪,一進門就大吃一驚:自己花費工夫種下的名貴的牡丹不見了。原來這個年輕人把牡丹當做雜草給鏟掉了。後來,這位年輕人又買了一棟房子,雖然院子裏看起來很是雜亂,似乎野草很多。但他卻按兵不動,耐心地等待著。結果,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在春天卻開滿了花;春天被認為是雜草的,到了夏天卻成了錦蔟;半年沒有動靜的小樹,到了秋天居然紅了葉。一直到了初冬,年輕人才認清了哪些是真正的荒草,哪些是有價值的植物,才開始對院子進行整治,大力鏟除那些無用的植物。

講完後,主管又補充道:“公司就如同一個大花園,裏麵有珍木也有雜草,但珍木不會一年到頭都開花結果,隻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能認出,這時再整頓才不至於把珍貴的草木給鏟除了。”

事先製定好策略而後再付諸實際行動,既可避免一時衝動而使決策失誤,又不至於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做出錯誤的決定。王蒙曾說:“在任何處境下保持從容理性的風度。心存製約,遇事三思,留有餘地。”曆史上因不注重思考,做事操之過急,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例子不勝枚舉。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人們要切記:凡事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事不三思終有悔,三思而後行是成事的基礎,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周全的分析,考慮欠缺,終將後悔莫及。做事之前,全麵地思考,周詳地謀略才是成功的不貳法寶,大腦中有了妥善的計策,做起事來才會易如反掌。胡雪岩並非比其他人聰明,他的高明之就處在於善於開動腦筋,遇事反複思量,策劃好後再付諸行動。

3.求長久利益,就不能出“損招兒”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之人大多為金錢而奔波,天下人最難抵製的就是金錢的誘惑。但是,在麵對金錢誘惑時,要分清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要能夠為了長遠利益而做出適當的犧牲。胡雪岩對此深有感悟,在他看來,“利來利往,猶如杯中之水,就算杯子空了,也是為了給下一次的斟滿留出空間”,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他往往能夠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根據利益的大小,做出合理安排。

長久利益“道”中求

老子雲:“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意思是委曲才能求全,低窪之處才有可能盛滿水,而一旦充盈,又有可能溢出。胡雪岩對老子的話有著深刻的領悟並將它運用到商業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意經。在商業競爭中,胡雪岩看重長久利益,且從不為謀求一時的利益而出損招,他經商有道,逐利亦有道,深知商道三味,作為商人,他非常地成功。

胡雪岩在創立自己的第一個錢莊阜康錢莊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一些有身份的人物免費開設戶頭,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第一批客戶。這些特殊客戶就是巡撫布政使司的家眷。他僅僅是籌備了一筆費用為若幹兩的銀兩,分立存折,送予巡撫布政使司的家眷,便獲得了官員家眷與其朋友的存款。胡雪岩的這一措施看似賠了一些錢,其實則是巧借巡撫布政使司的勢力為錢莊作宣傳,大大增長了錢莊的可信度和人氣。

胡雪岩在開辦自己的藥店“胡慶餘堂”時也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如為了給藥店作宣傳,胡雪岩讓下屬在三伏酷熱之時向路人贈送包裝上印有“胡慶餘堂”的丹藥;在朝廷極力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胡慶餘堂”積極配合朝廷,開發並炮製了大量避疫祛鬁和治療刀傷金創的膏丹丸散,以極低的價格供給軍隊使用;瘟疫爆發後,胡雪岩又讓其研製解藥,分發給患病百姓……這些措施在廣泛開拓市場的基礎上,也給“胡慶餘堂”帶來了良好聲譽,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使“胡慶餘堂”在開業之初就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並很快成為輻射全國的一流藥店。

由此可以看出,胡雪岩雖追求利益,但卻有自己的規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注重“做”招牌、“做”門麵、增強信用度;善於經營靠山,廣羅人才;施財揚名,廣結人緣……他所采取的措施看似吃虧,實則給他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利益,為他樹立了良好的個人形象、企業形象,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潛在效益,不僅現有生意客源不斷,他的其他生意像絲茶、當鋪等也受到了良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