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背靠大樹,終鑄輝煌(3)(1 / 3)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以農為本的國家,“士、農、工、商”中,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而官的地位則是最高的。官與商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對立的關係。經商發財,是作為商人的追求,如果想實現經營的目標,除了要有經營管理的才能外,最重要是不能少了“靠山”,這個“靠山”自然是官越大,權力越大為好。

朝中有人好辦事

對於商人而言,朝中的貴人可以投靠,並可以借助他們手中的政權,以達到自己商業上的目的。甚至很多商人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出資為自己捐不同品級的官銜,以便於自己與官場打交道和生意往來。

胡雪岩的發跡,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他在官場上的靠山,當然,他並不僅僅隻依賴王有齡和左宗棠兩個人,其實還有其他的各路大小官員。在所有的商人中,胡雪岩借助官勢,以官經商,沒有人可以達到他這種境界。

在左宗棠收服杭州後,命蔣益澧安撫戰後的杭州。蔣益澧是浙江的一個藩司,在他得知胡雪岩的財產後,就想借助胡雪岩的能力來渡過杭州的難關,這也是同胡雪岩結識的最佳時刻。

因為蔣益澧的幫助,胡雪岩和左宗棠日益密切起來。而這時蔣益澧則希望胡雪岩可以在左宗棠麵前替自己美言幾句,讓自己坐上廣東巡撫這把交椅。

對於蔣益澧而言,如果沒有遇到胡雪岩,做廣東巡撫,他連想都沒有想過。現在因為有了胡雪岩這層關係,自己也想坐一坐巡撫的位子。而對於胡雪岩來說,蔣益澧在當上廣東巡撫後,無論是公還是私,對他都是大有好處的。事在人為,隻要盡力,就有希望。對左宗棠而言,蔣益澧是自己手下,自然也希望他好。

胡雪岩同左宗棠分析利弊,要細水長流,穩紮穩打,浙江方麵不但收入有限,而且不能確切地估計可以有多少收入。田地方麵,已經下旨免去了稅收;鹽方麵,要等到明年春末夏初的時候才能有起色;穀米方麵,要看鄰省願不願意幫忙捐獻;能靠得住的收入隻有厘金方麵的小小收入,如果市麵上越來越旺盛,厘金方麵的收入就越多。但這些是需要人操作的。而在支出方麵,一個是戰後的善後,還有一個就是海塘方麵,都需要大量的銀子,而各個衙門,大小官員的俸祿,也都是需要銀子的地方,並且在地方上還要養兵,需要軍餉。這樣,每個月就需要20萬兩銀子,而藩庫現在已經是一貧如洗,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如果蔣益澧在做這個藩司,又怎麼能做得下去。

左宗棠聽胡雪岩說浙江的情況,認為浙江藩司還不至於這樣艱窘。胡雪岩告訴他,雖然自己所說的有些誇大,但是馬新貽馬中丞剛剛上任,自然想做一番事業出來,如果發現這種狀況,自然會逼迫蔣益澧這個藩司,而蔣益澧是左宗棠的心腹,逼迫蔣益澧就是逼迫左宗棠。

左宗棠將事情利弊想了一下之後,覺得如果兩方發生矛盾,蔣益澧就是第一個受到波及的人。而左宗棠認為,蔣益澧在資曆聲望方麵都很低,如果在上奏的時候碰了釘子,以後再做這個請求就難了,所以,在沒有把握之前,不便貿然動手,也就是如果蔣益澧要想當上這個廣東巡撫,就不能再找別人幫這個忙了,而在朝中,隻要有人幫忙讓左宗棠舉薦的時候就沒有人駁回,這件事就一定可以成功。

蔣益澧最後經過胡雪岩和左宗棠的幫助,順利當上了廣東巡撫。正是因為胡雪岩向左宗棠分析的那一番利弊關係,事情才得以順利進行。而蔣益澧當上廣東巡撫之後,對胡雪岩來說朝廷上又多了一個靠山,自然也是好事一件。

經商要有靠山

很多時候,商業都是服務於政府的。官商之間是建立在當時的實際關係上的。官員方麵,既要限製商人,又要利用商人,還想從商人那裏得到些好處;而商人則是想如何少受或是不受政府官員的限製。經商如果不懂政治,是成不了大氣候的,經商如果沒有後台,是注定要吃虧的。

買辦,是中國近代社會一種特殊的商人,是隨著各通商口岸的開放,在東部沿海各個城市逐漸形成的一個社會階層。

1860年,隨著英法聯軍來到天津經商或開辦洋行的外國商人都帶著買辦,買辦這個職業的植根就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