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秦遇刺(1 / 1)

戰國七雄,以秦國最為強大。其他六國為了抗秦,在一個名叫蘇秦的人遊說之下,聯合起來,采取一致行動。六國共同封蘇秦為宰相,所以蘇秦號稱“掛六國相印”,真是名顯一時。他先在燕國,很受燕王重視,後來到了齊國。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一個寂靜寧謐的夜晚,蘇秦獨自一人在後花園裏賞月。忽然,花叢中竄出一個刺客,手執利劍向蘇秦刺來。蘇秦一麵呼救,一麵招架。可是終因平時很少練武,且隨身未帶兵器,被那刺客刺中一劍。那一劍雖刺在要害處,但並未當場死去。

霎時間,蘇秦遇刺的消息不脛而走,成了齊國的頭條新聞。齊王親自下令捉拿凶手,但一連幾天,絲毫沒有結果,而蘇秦的情況卻一天天不妙。在他奄奄一息的時刻,齊王來看他了。

蘇秦喘籲著對齊王說道:“臣死之後,請大王將臣的屍體車裂了吧。”

車裂,是古代的一種酷刑,俗稱“五馬分屍,,就是用繩子分別將受刑者的頭和四肢拴在五輛馬車上,然後驅趕五輛馬車,向五個方向飛馳,將人體撕裂。

齊王聽蘇秦要求將自己的身體車裂,不解地問道:“卻是為何?”

“我想,”蘇秦斷斷續續地說,“大王若將我五馬分屍,並且出一張告示,就說我是燕國派來顛覆齊國的。那刺客聽說,一定會前來邀功請賞,這樣,臣的仇就可報了。”

“辦法倒是一個辦法。不過,這對先生的聲譽影響很不好啊!,

“人死如燈滅,什麼聲譽,我倒是不在乎的。再說,大王捉住刺客之後,還可以將真相披露出來嘛!”

“好吧,就照先生說的辦吧!”

“此事一定要機密啊!除大王一人外,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不然,臣的仇就永世難報了。”

“唔……寡人明白了。”

蘇秦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齊王回宮之後,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宣布蘇秦的罪狀,然後氣衝衝地說,“似此奸佞( nTng)之徒,縱然死了也不能讓他全屍,明天將他在鬧市車裂示眾!”

第二天,齊國的都城中人如潮湧。齊王親自主持了車裂之刑,並當眾宣布了蘇秦的“罪狀”。

卻說那個刺客,本是被一家大臣收買去行刺的。那大臣見蘇秦受到齊王的百般寵愛,因而萬分嫉妒,才下此毒手。當齊王宣布蘇秦是燕國派來的奸細,並決定裂屍的時候,那大臣就有些後悔:早知如此,何必花錢買刺客去行刺?讓他活活地被車裂,不更解恨嗎?而那個刺客聽說蘇秦要被裂屍,高興極了,認為自己實在走運,這次行刺不僅賺了一筆錢,看來還要立一大功呢。於是,蘇秦的屍體被車裂之後,他便從人群中擠到齊王麵前,說道:

“稟大王:小人早就看那蘇秦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便刺死了他。,

“怎麼,蘇秦是被你刺死的?”

“正是。”

“你可不要冒功啊!”

“小人不敢!,

“你把行刺的經過說一說,我聽聽是不是真的。”

於是,刺客一五一十把那晚行刺的經過說了,與蘇秦說的情況一樣。齊王聽後,喝道:“綁了!”“啊!”刺客驚慌了。

齊王哈哈笑道:“蘇秦先生的計謀果然出眾,是他臨死時要求本王如此行事的。你——上了當了啊!”

在場的人無不讚歎,折服蘇秦的預見。齊王立即命令割下刺客的頭來祭奠蘇秦的亡靈。劊子手將刺客推到十字路口的中央,手起刀落,人頭滾下。.

“慢!”這時齊王才想起來該追查收買刺客的主使人,但是已經晚了。所以,直到今天,是誰收買刺客行刺蘇秦的,還無人知道,成了千古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