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 網絡犯罪:上網也需要孩子練就“火眼金睛”(1 / 2)

網絡聯係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交易,如網絡購物,網上充值,等等。但是也有人利用網絡實施犯罪行為,各種詐騙招數層出不窮,網絡詐騙案件急劇上升。這就需要父母提醒孩子,在上網時提高警惕,不要因為一時大意,造成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

14歲的林林在登陸QQ時發現了一條抽獎信息,她按照信息中的提示登陸網站,輸入抽獎號碼,係統提示她中了一台最新款的索尼筆記本電腦。林林興奮極了,她打電話聯係網站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她需要繳納稅費和運費一共900元,並讓她將錢彙到指定賬戶。

林林彙了錢後,對方再次抬高價碼,以協助辦理網絡套餐、網絡中轉費、媒體費等借口陸續騙取林林2500元。當林林再次打電話詢問時,對方又說他們搞錯了,林林中的是一輛高級小轎車,讓林林再彙款2萬元。

林林再次編理由向爸爸要錢時,爸爸才提起警惕來,於是再三追問。最終,林林向爸爸說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爸爸聽後,馬上知道林林受騙了,於是立即報警,後在警方的協助下追回被騙的2500元。

爸爸告訴林林:“網絡詐騙就是利用人愛貪便宜的心理讓你上當,先是給你莫名其妙的好處,當你驚喜的時候他們趁機要價,逐漸抬高價碼,直到你難以承受為止。以後不要相信網絡上的中獎信息。凡是遇到讓你彙款,或者讓你登陸不明網頁輸入你的個人資料的情況都要提高警惕,堅決拒絕。”

網絡詐騙盛行已久,隨著人們越來越熟知這種詐騙形式,受害者越來越少。但是犯罪分子往往能想出新的招數來繼續犯罪,比如仿造像淘寶網、中國工商銀行這些有公信力的網站的頁麵,然後在交易時發鏈接給對方,通過竊取對方在假冒網站上輸入的賬戶信息盜取對方財產。

孩子的分辨力差,就算知道中獎號碼不能相信,但是當他在進行其他交易時,對方“好心”地把銀行的鏈接發給他,他往往想不到那是假的。一旦輸入賬戶信息便中了對方的圈套,財產被竊是遲早的事情。

還有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犯罪的案例。犯罪分子先是將木馬程序偽裝成某個安全控件的壓縮包,然後在和對方交易時提醒對方下載,從而達到竊取對方賬戶信息的目的。

要想讓孩子在網絡中增強分辨力,學會自我保護,父母就需要在根除孩子貪小便宜心理的同時,讓孩子全麵地了解網絡知識,注意自我防範,不讓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機。

培養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小心木馬軟件

銀行賬號、遊戲賬號失竊,這些案件一般是由犯罪分子利用木馬軟件得手的。木馬軟件隱藏在網絡的各個角落,如果孩子上網時不注意分辨,往往安裝了木馬軟件自己還不知道,這時所有的賬戶信息就處於危險之中了,甚至孩子電腦中保存各種文件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後肆意傳播。

父母要告訴孩子:第一,下載軟件要去大型的軟件下載網站;第二,不要隨意點擊非正規網站上的圖片鏈接和懸浮窗口;第三,不要接收QQ上網友傳給他的不明文件;第四,定期掃描木馬;第五,當網頁提示下載某個控件時要注意分辨,不是正規的大型網站堅決不要下載。

建議二:告訴孩子提防網購中的陷阱

網上購物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網購的行列。當我們在進行網購時,我們的銀行卡信息也隨時處於風險中。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假的購物網站套取客戶的銀行卡信息,隨後竊取客戶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