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放射學說的建立(一)(1 / 2)

1.居裏夫人(瑪麗居裏)是法國女科學家,原籍波蘭。因從實驗中發現了釷的放射現象及釙第84號元素、鐳(如第88號元素)兩種新的放射性元素,1903年同丈夫皮埃爾居裏,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為電離出了純鐳,她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她的一生充滿了奮鬥、坎坷、榮譽和鮮花伴隨著的荊棘,展示了一位具有崇高品質和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的風采。

2.瑪麗居裏1867年11月7日出生於波蘭首都華沙。母親是一位寄宿女子學校的校長,是一位多才多藝、美麗雅嫻的知識女性。父親斯可多羅夫斯基是一位畢業於聖彼得堡大學,學識淵博,為人正直的中學物理教師。她是家裏五兄妹中最小的一個,大家親切地叫她瑪妮雅。瑪妮雅上有一個名叫約瑟夫的哥哥和三個姐姐:蘇菲、布羅尼雅和海拉。

3.瑪妮雅出生後不久,爸爸被任命為諾佛立普基路男子中學的教師兼副督學,並分到了一套很寬敞的住房。每當哥哥姐姐們上學的時候,瑪妮雅總是跑到爸爸那間堆滿了各式各樣物理儀器的書房裏去問爸爸:它們都叫什麼?爸爸指著每件儀器,逐一告訴她這叫試管,這叫天平、礦石標本

4.瑪妮雅出生的年代,華沙正處於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統治之下。在瑪妮雅出生前的1863~1865年間,沙俄就殘酷地鎮壓了波蘭人民的又一次起義,為了清除波蘭人民的反抗思想,沙俄采取多種手段強迫波蘭俄國化,甚至禁止波蘭人民使用本國語言。自瑪妮雅懂事之日起,失去獨立的民族屈辱,國家的衰敗,人民的苦難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裏。

5.瑪妮雅的父親是一位有強烈愛國思想和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有一次,他因幫一位由於無意使用了波蘭語而將受處罰的學生說了幾句話,得罪了沙俄派來的校長。1873年秋天,正當新學期開學之際,他收到一封公函,通知他奉當局的命令,撤消他的副督學職銜,削減他的薪俸,收回公家分給他的住房,從此之後,瑪妮雅一家開始了動蕩、艱難的生活。

6.1876年月,瑪妮雅的姐姐蘇菲因得了斑疹傷寒病,不幸離開了人世。1878年5月,瑪妮雅的母親在罹患肺結核病多年之後,終因病情惡化也追隨大女兒而去。這接二連三的厄運,對一個僅10歲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太殘酷了。國家的災難,家庭的不幸,使瑪妮雅過早地成熟了。她把所有的痛苦與悲哀深深埋藏在心底,勤奮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7.就在瑪妮雅16歲那年,她以最優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了。在畢業典禮上,校長將一枚金光閃閃的金質獎章掛在瑪妮雅的胸前。前來參加隆重而又熱烈的畢業典禮的斯可多羅夫斯基先生非常驕傲:在此之前,他的兒子約瑟夫和女兒布羅尼雅,已經為這個家庭捧回了兩女金質獎章。瑪妮雅向師長們深情地鞠了一躬,告別了老師,也告別了她的中學時代。

8.19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孔德和斯賓賽的實證主義哲學已經形成一種新的思想體係。人們改過去對藝術和感性世界的崇拜,而把注意力轉向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受實證主義的影響,瑪妮雅和姐姐羅布尼雅參加了波蘭愛國青年的定期秘密聚會“流動大學”,一邊聽課學習,一邊做掃盲工作。這些年青的愛國誌士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即複興祖國。瑪妮雅的社會責任感由此得到了升華,成為她日後報效祖國取之不盡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