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以誠相待的魅力(2 / 2)

這就是劉秀,他明白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最需要的是鼓舞士氣,最需要的是以身作則,最主要的是身先士卒。前文他給人“這麼老實本分的人都起兵了”的印象,激發起大家起兵的信心,現在又給人以“這麼膽小的人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了”的感覺,便立即激發起將士們的英勇鬥誌,結果隻有一個,那就是連連得勝,大部隊勢不可擋地向前推進了。

這就是領導的率先垂範的作用。

假如領導、負責人、領隊的人不以身作則,隻是做個甩手大掌櫃,用神仙指在背後指指點點地指揮一通,那麼,他所帶領的團隊,怎麼會激發出最大的鬥誌,發掘出最大的潛能,進而取得良好的成績呢?要不毛澤東怎麼評價劉秀是“最會打仗”的皇帝呢?如此看來,劉秀的確是深諳此道。誰說劉秀老實巴交膽小怕事?人家膽子大著呢!誰說劉秀隱忍木訥?人家聰明睿智著呢!

劉秀在帶兵打仗中的聰明睿智還表現在很多地方。

五月初一,攻克邯鄲城,殺死了那個冒充真命天子的王郎。結果,在繳獲的文書中,光武發現他自己的部下官員和王郎勾結來往毀謗自己的書信有幾千份。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性質惡劣至極,危害程度至極,傷害兄弟感情至極啊。按理說,自己的部下出現了這樣的叛徒賊子,拉出來斃了都不為過,最起碼也要讓他們嚐嚐苦頭。可是,咱們的劉秀是怎麼做的呢?他並沒有派人展開調查,按圖索驥,順藤摸瓜,將叛徒抓起來斃了,反而看也不看那些書信,還召集將軍們當麵一把火燒掉了那些罪證,說:“讓那些睡不著覺的人安下心來吧!”

你看!這是多麼寬廣的胸懷?這是多麼寬大的肚量?你不仁,可以,但是我不會不義。我放你一馬,權當沒有發生這樣齷齪的事!逃過一劫的那些有負於他的屬下,膽戰心驚地擦擦額頭的冷汗之後,還不死心塌地地跟著劉秀,赴湯蹈火在所不惜了!

後來,銅馬軍屢屢挑戰,光武把他們打得大敗。受降還沒有完,高湖、重連兩支部隊從東南方來,與銅馬殘部會合,光武又與他們大戰於蒲陽,結果又把他們全部打敗迫降了,還封投降的頭目為列侯。

投降的部隊頭領不放心啊,怎麼可能?是不是給我開了張空頭支票,誘我投降,然後再下黑手把我給拾掇了啊?兵不厭詐,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啊!出來混,不得不留一手,不得不防啊!

劉秀很理解他們的心理,便命令他們歸營統率約束部隊。什麼意思啊?叫你回去繼續統領自己的部隊去。劉秀不但給他們官做,還給他們領兵的實權,這還不算,劉秀去巡視他們的時候,居然隻帶幾個隨從前往。這樣的舉動給了那些投降的人多麼大的信任啊!所以,那些投降的官兵相互議論說:“蕭王這樣推心置腹待人,我們能不以死相報嗎?”於是都真心歸附。為什麼叫蕭王啊?這時候的劉秀,是在更始帝的門下效力。他的實力和威望越來越強大,更始帝封他為蕭王,不過也對劉秀有了戒備之心。

光武將全部投降的兵力分配給諸將領,自己的隊伍越拉越大,威望越來越高。這可都是誠信的超強魅力啊!所以關西人稱光武為“銅馬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