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恐龍蛋化石上了解到,恐龍蛋的形狀各式各樣,形形色色,卵圓、扁圓、橢圓和橄欖狀的都有,甚至還有長橢圓形的。
一般的恐龍蛋直徑在10-15厘米之間。在我國河南西峽縣出土的一種恐龍蛋化石,長直徑達30厘米,短直徑12厘米,這在我國是很罕見的。
在法國曾發現過長軸30.48厘米,短軸25.4厘米的恐龍蛋,大小如籃球,曾是世界最大的恐龍蛋。但近年我國河南發現的恐龍蛋,長軸50厘米,形狀像哈密瓜。
恐龍蛋屬羊膜卵。羊膜卵的特點是外麵包有一支既堅固又耐幹燥的鈣質外殼,殼上有許多小氣孔,可為胚胎發育提供空氣。恐龍蛋殼厚2-7毫米,是世界上最厚的蛋殼。
在蛋殼的裏麵,含有一個大卵黃,為胚胎供應養料;一個被羊膜包裹的羊膜囊,其中充滿了羊水,胚胎沉浸在羊水中。另外還有一個囊,是存放排泄物用的。
羊膜卵構造精巧,合理,在陸地上不會幹涸、失水,胚胎在裏麵既安全又舒適。
羊膜卵的出現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飛躍,是動物生殖方麵的一大進步,為它們在陸地上繁殖後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蛋大約有數萬枚之多,但其中絕大多數都弄不清楚是什麼恐龍下的。
還有,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化石恐龍蛋大部分是素食恐龍生的。食肉恐龍的蛋則很稀少。